日记
我从小就想当世界王主,宇宙之神——由于经历种种挫折,又缺乏超能力,这种愿望愈发强烈了! 每当不熟悉的人对我好时,我就觉得不好意思 愧疚 这种情感会扰乱我的思绪 以至于强行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是费时间的 为了避免那些多余的情感 我只好冷漠地接受 今天阴雨连绵,有一些可亲的似曾相识的东西来找我,它们如下: 大部分时候,一些缺乏思考的人口中的“人性”是原始、自然、非理性的性; 兔子、马那些动物有兔性、马性——也就是低级生物性。简称低物性。 我们可以在神话故事中把它们比做神的化身,或者人为通过宣称等手段赋予它们神性。这也就是人有时欢悦地非理性地赞美它们也有灵性、神性——所以从客观实际上来将它们根本没有。(下文将讲到的“低原性”也是它们没有的原因之一)要是不通过人为主观意识的派生,它们就不会有其它性的,连低物性也没有。如果有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了。 它们更不会进行理性的思考,因为它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下意识的条件反射。 饿了就要吃草,没意识到狼虎的威胁就吃,不会主动晚点吃,控制饮食时间。 会么?不会的! 而人性又因人而异。一些人性格很简单,看他说几句话,做几个动作就可以归纳描述出来了。这样的人从不会花时间精力去细致地剖析人性。我们可以在全部人中找到共同点,也可以从与每个人的相处了解中认知到属于自我的“个人性”,这种个人性都是通过个人经历以及机缘巧合凝结而成的——这就叫“特点”。 “特点”推言篇: 所以每个人的特点由于跟人人都有的“共性点”不同,所以我们平常总是第一意识到特点,并对其格外敏感、感兴趣,喜欢抓住“特点”当作好的话题素材。 以至于一想起一个人,可能还没在脑海里清晰勾勒出它的形象,它的人还没来到跟前,这个“特点”就会抢先一步来到我们跟前(在一瞬间嗖地一声),赶在那个人的前面。 而那个人到场之后,还是发现自己身份卑微,被自己的“特点”挤在一边的角落里——因此呀因此他的心不安。 自己的特点成为了主角,仿佛自己成了他们的跟班。 这也是“特点”的作用所在。 “我的特点来了——属于我的小宝贝又跑出来了,对不起。我恭敬对待他们。倒茶。” 在这里,“特点”可以指各种我们平时说的“特点”是复数;也可以当成那些“特点”的总和,那些分支小特点结合在一起了,成为另一种意义更深重的东西了,变成了一个不可数名词。 看个人理解吧,不强求。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用左手写字,之所以成为特点,是因为大部分人用右手写字——这也就说明: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特点。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加深对“理性”和“非理性”的理解、增强对两者的概念。 这在哲学的学习创作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特点啊特点~我为你唱一首赞歌“啦……一拉欧卡其呀…哦么呢……” 特点总是表露出来,这是正常现象,人人应当理解。 可它总是伺机在生活中围绕着我们,抢走自己的位置,替我们当主人公。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变异、学习锻炼来让自己提升,以便更好地拿捏它们。 驾驭好自己的特点——强者、优秀之人的特点表现。 正是由于人和人在时空中发展发育过程中必然导致的差异性,因此特点无法全部隐瞒,你可以强制将一种/一部分性格改变,结果又成了另一种特点。 之后你会怀疑恍惚,那还是自己的性格特点么? 要是说“这个人没什么特点,千篇一律的。” 这是不严谨的,也是不道德的非理性歧视表现。 “特点啊特点……你别杀我!” “嗯嗯,好,我跟你走,乖乖地跑掉。” 特点。 结合全文我们可以推论特点和三性是构成一个人性格的主要成分因素。性格绝不只是“一般性特点”的总和。我们谈到一个人的性格时一定会联想考虑到他身上所有的“一般性特点”——这是引证论据之一。 三性的条件暂不保留了…… 性篇:一个人可以经过学习、经验、理解和时间的磨炼来使自己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越复杂就越想要继续分析人性,看自己和别人身上的性格就会越来越清楚,分析起来也会愈发得心应手——这就成为一种循环了。这样这个人(在这里不包括其它生物,因为前面说过了它们事实上只有低物性,所以这绝大部分文字跟它们没关系的。谢谢,“再来杯拿铁,可颂加一块就好了。”)就会变得越来越机敏强大了。 前提是这个人要求知若渴,善于观察。 而人类文明之所以会高度发达/人是高级生物 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身上还会出现更多的灵性和神性,她们常常进行非理性的思考,这两性在人体内充盈四溢,就会压制隐藏那比较低级的第三性——人性。 从客观理性角度来说,神性和灵性基于“低级原始人性”,从“低原性”的贫瘠土壤上顽强又神奇地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直冲云霄——到达神界、灵界。 后两性就跟“高等复杂人性”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两者再比较一下,我认为是灵界跟人性界的关系第一密切。 神性到达神界,已然跟那片土地十分遥远。 也就是说,我们要夸赞/评论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这样说:“我更欣赏她的神性和低原性,她的低原性尤其牢固;灵性我很少能捕捉感知到,这让我对他的感觉时而变得麻木。 我会因此困惑、苦恼、有时又特别兴奋。” 我赞叹道:“人性与神、灵界——我们多么依恋?” 综上所述,我不禁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性不稳定的盈弱性(注释:时而低原性强时而神性强、充盈肉体控慑灵魂;时而另两性都由于某些因素减弱了)决定了人的特点,及特点的形态。 所以兔子、马成为了少数群体,马车被汽车淘汰,人类主宰了地球,使这颗小行星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 ——《论三性与特点的关系、意义》 老实说,这样的逻辑推演在空闲时间的一种娱乐方式。哈哈哈哈哈。“嘿嘿,开心的爷们儿”我一段哲理推演思辨,大家是否感到逻辑混乱? 至于神和灵性,咱们另当别论,日后再言。 特点啊特点 鞠躬 再见! 现在,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条路多么广阔啊是在地面上平铺还是伸向空中直达神界呢? 我是个环保主义者,并且不爱吃荤。 我不抽烟不喝酒,杜绝开燃油车、杜绝! 除非是在广阔无人的田野。 能开风扇绝不开空调。 心不在焉地弄丢了价值不菲的物质。 比如眼镜压坏遗失十几副了。 我感觉自己在这个世上拥有的一切东西都若即若离。 我的猫离开我已有七年,我十分怀恋。想必它在天堂一定很寂寞。 如果伙计们因为别人的一些言论动态而一生受到较大影响的话,那就说明 1 作者是思想教育家/文学使者 2 自身意识不够坚定 3 是时候想到并赞同赞同蝴蝶效应了 4其它 我喜欢表演 抛头露面 但我更喜欢欣赏别人那么做 那样自己就可以享受清净了 现成的书籍更容易激起人的窥探欲 讨厌剧透 简介也不常看 记录可以让你以后发现自己过去存在的问题 更加认识了解自己 哎呀 先接受福楼拜的教诲 然后我跟莫泊桑等前辈就成为师兄弟啦……哈哈哈 真是乐此不疲呀! 莫师兄,我为你献花,哀悼。 我认为一部好的作品里的每一段话拿到现在都是上好的文案 而在书里 每一个词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细节 你无法知道作者做了多少次修改补充 为其倾注了多少心血(这是真的 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联系着) 经历思考了多少才写出来 所以我怀着崇高的敬意 内容就是思想活动的具象化表现 你直接面对一个人跃然纸上的思维活动 怎能不肃然起敬深有感触 我承认试图改变人们的思想是我们潜在的动机 我们宣泄情绪意图获得更多的稿酬因为我们作家也不容易 我们热爱 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一个人写作的权利 我们不仅可以揣测断定你的想法 描述你 还可以帮助构建你的思维体系 这就是作家擅长的东西 我们擅长说谎 勾心斗角 并且享受 有些人五音不全 嘲笑一个在演唱时五音不全的人难道不正常么 亲爱的 这很自然啊 写作绝不是为了贪图享乐 幻想的时候不思考 这是两种心理活动 每次投稿 收到回复的时候我都十分激动 那感觉可比逢年过节来的强烈 我敢说只要能给我发表 我宁愿不要稿酬 暂时的哈哈哈 我经济能力太有限了 唉…… 每次退稿我都感到沮丧但我很快就调节好了! 永恒是我自始至终一直在追求者的东西 以我的文字作为媒介 了解我吧 看你能看出多少来 亲爱的 这就是敏锐感知的乐趣 无论什么人 只要变得麻木愚钝 就显得底下 会被施以自然的嘲笑 而愚钝往往比敏锐更容易感知 这主要靠直觉和潜意识那种东西 当一个人得知他的朋友要恋爱 他会下意识地觉得 彼此之间的友情要变得冷淡 仿佛觉得早已遭到了破坏 如果没把这个消息提前告知 那是一种背叛 或许他没仔细考虑过 彼此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好 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玩具 因为一切娱乐方式你能想象到的东西都能装进他的脑子里 哼哼 肯定有不少人就想嘲笑我双手合十的样子 可我认为我还是十分虔诚的 世界上最有趣味的事情莫过于交谈了,交谈连带着思考一起进行,促进思考。有时像一场战斗,有时像做游戏。我十分享受这个过程,交谈是一个人智慧,学识以及修养的体现。我重申 书籍是乐谱 交谈是演唱 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知道我为什么开心么? 因为我的大脑不断地工作着 我存在 我享受视力 听力 咀嚼 我还可以穿衣打扮…… 这不幸运吗? 正像圣地亚哥说的那样: 我们生来就很幸运 就在此刻 有很多孩子正在遭遇不幸 我时刻提醒自己 不能忘记他们的苦难 时刻为他们祈祷 献出我的同情心 当你傲慢享乐和抱怨难受的时候 可曾想过他们 ? 他们遭受了很长时间的苦难 以后不知还要忍受多长时间 有的人甚至已经变得麻木了 从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变得不幸 你是否也希望 你的竞争对手一个个死去 为你腾出生存空间?当他们与你争挑配偶 抢占资源时 对知识的渴求,将我变成你,将你变成它 收拾整洁的房间被我神游的时候洒下的灰尘弄脏——我认为这是思绪的排泄物 蛹壳 我追求“自由性人、物事陪伴永恒链接” 文明程度的发达致使进食这种行为被我们行为认定是原始而野蛮的行为,尤其是吃荤的时候 尽管你吃猪的姿态多么优雅绅士尽管羊不是你杀的。牛又不是你烹饪的 最终还是你结果了他们让他们烂在了你的肚子里举行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