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后羿射日到干支纪年,传统的知识又增加啦!

2022-08-01 10:15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开头是: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开头是: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

“癸丑”“戊戌”,都是干支纪年法,在书法作品中常有出现。很多小伙伴写作品时,也喜欢用干支纪年落款,比如今年的作品就可以落“XX壬寅作”。

那这个干支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何时开始用于纪年的呢,就让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


1、干支是咋来的?


干支即天干、地支。

其中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


天干本是用来纪日的,第一天是甲日,第二天是乙日,依此类推,第十天是癸日,第十一天又是甲日,从甲到癸一个循环就叫一旬。这种十日一轮回的安排,可能和十进制有关。一般人都有两只手,十个指头,掰着手指数日子,到了第十一天开始重新数,是很自然的想法。


另外,天上有十日的故事,也可能与十天干有关。《山海经·大荒南经》上说: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也就是说,羲和是天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先民很可能是用这个神话解释为什么会有甲日、乙日、丙日等十日。当然,如果真有十个太阳,万一它们不轮班,改一起出来了,怎么办?😂所以,中国神话里还有一个故事叫“后羿射日”。☀

如果说天干和太阳有关,那么地支就是和月亮有关。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山海经·大荒西经》上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常羲也是天帝俊的妻子,她生了十二个月亮,和地支数量一致。


这十二个地支,或者说十二个月亮,明显出自一年十二个月。所谓一年,就是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一次循环,约365天,所谓一月,就是月亮经历一次阴晴圆缺变化所需的时间,约30天。两者一除,就可以发现,一年有十二个月,这个月是子月,下个月就是丑月,依此类推,直到亥月。


关于这十二个月,古人又有一个浪漫的想法。屈原在《天问》里说“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可见当时人们认为月亮从圆到缺,慢慢死去,下个月蹦出来的是新月亮。😳也就是说子月和丑月不是同一个月亮,寅月和卯月也不是同一个月亮,一年不是有十二个月,而是有十二个月亮。🌙


2、干支是咋用的?


如前文所述,天干、地支是可以分开使用的,所以它们一开始很可能是独立发明的。😮但后来,人们把它们搭配起来,组成干支,用以纪日、纪年(纪时、纪月比较复杂,这里不论)。


这个干支搭配的结果就是六十甲子。它们配对的逻辑是这样的,天干从甲开始自顾自地往下排,地支从子开始也自顾自地往下排,直到甲与子再次重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按这个逻辑搭配,有些干支是永远碰不到的,比如甲丑、甲卯都是没有的。😲用小学数学的话来说,这个干支搭配的总和是——10(天干数)和12(地支数)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60。


配出六十甲子后,就可以纪日、纪年了。干支纪日的方法很简单,第一天是甲子,第二天是乙丑,依此类推,直到第六十天癸亥,然后第六十一天又从甲子开始。


这种干支纪日,甲骨文中就有,比如这块甲骨拓片上有这么一句:

癸酉贞,日夕有食,惟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

也就是说癸酉日这天傍晚有日食,商王就占卜问,这是吉兆呢,还是凶兆呢?另外,最晚从春秋时代的鲁隐公三年起,我国的干支纪日就一直没有乱过,这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历时最长的纪日资料。


干支纪年和干支纪日类似,第一年甲子,第二年乙丑,依此类推,直到癸亥,然后又从甲子开始。干支纪年的推广使用比干支纪日要晚,一般认为是从东汉“四分历”开始的。但是,虽然它起步晚,目前的使用场合可能还超过干支纪日。不信你问问街上的行人,知道今年是壬寅年的可能还有一些,知道今天是壬午日的,怕是少之又少……🙀

文字 | 壬申咸鱼癸

「    大   凝   书   房    」期待下次与你的相见

从后羿射日到干支纪年,传统的知识又增加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