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V对话 | Facebook Reality Labs带你走近VR/AR的边界(下)

2020-06-23 11:50 作者:VR陀螺  | 我要投稿

由VR陀螺联合中国电信天翼云VR、人民网5G创新中心联合打造首档VR虚拟访谈节目《超V对话》第五期在天翼云VR App(4K VR版)、人民网5G频道、腾讯视频、Bilibili、优酷、Youtube等各大视频网站同步播出。



本期超V对话与数字虚拟影像精英论坛合作推出特别篇,对话Facebook(脸书)虚拟现实研究实验室(Facebook Reality Labs)高级技术美术指导刘晓雨,其多年从事VR和AR相关的交互设计和3D研究开发工作,将从VR/AR交互、内容开发、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带来干货分享。


以下为本期访谈的下篇:

Q:之前刘老师也做过一些这种虚拟人,关于虚拟人我们会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设计者想让大家在VR里面感觉很真实,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太真实了反而会产生恐怖谷的效应。所以您对这个观点怎么看?您认为我们是应该要更真实,还是说我就只要实现互动,实现交流就好了?


刘晓雨:其实看 Facebook的Horizon就是一个很卡通的形象,它没有做得非常真实。我觉得卡通和真实都是有它的用途的。像Facebook社交的Avatar数字角色,当然卡通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大家知道那个是我在游戏里面的代表。我可以和你交流,只是我们的替身是一个卡通类的角色,我们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在VR世界里,通过一个VR平台来交流,没有人会认为这个是真的。就像你玩游戏一样,你会觉得那游戏里面人不真,你就会没有代入感。


但是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公司或者是游戏制作组,他们做的东西就是非常像真人。当然非常像真人的趋势是因为如果它是要表达非常真实的一个故事,比如说战争,比如说可能是人和人近距离的有感情的互动。那么你可能真的是需要一个很真实的人,在虚拟世界里才能表达出这个游戏的意思。当然电影不用说了,电影不真不会有人看,游戏和电影这是两方面。


如果你在未来会有一些购物的体验,你可能会有一个卡通人陪你说话,用人工智能帮你采购或给你一些信息,会让你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做卡通和做真实这两个方面的应用都有,但是可能不会有很多人做真与假之间的角色,就是一个又不太像卡通又不太很真实的一个领域,因为你这样做就会像你说的会出现那种恐怖谷的效应。比如你看这个人,这是一个真的主播,他那个角色就显得比较奇怪,有些恐怖的感觉,这可能就是你说的那种恐怖谷的因素。如果做不到很真实不会给人们感觉是在和一个真人交流,那么它就会产生恐怖谷效应。


接近真人但又达不到真人的感觉就会让人觉得恐怖,就像这个图表一样。但是如果你要做卡通,那么就可能有很多人会接受,比如说你看图表里面,它的意思就是说下面这个(X轴)是3D的人物的逼真性,然后上面(Y轴)是人对模型的好感度,他是基于一个日本的机器学家做的研究。他发现当你做一个角色或者机器人或仿真人,不管虚拟还是现实,你做到一定程度,越来越真,大家都会很有好感。因为他更像真人,更贴近自己。但当他完成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会发现他和真人很类似,但是他到不了极其逼真的角色,就像电影级别那种逼真的话,那么你就可能会有一种生化危机的感觉,你会觉得他可能是一个僵尸,这就是所谓的恐怖谷的理论。


就是说你到达一定程度,不到100%的真实,只有90%左右,那么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变得比较奇怪,这样看着就很恐怖,除非你的目的就是作为一个恐怖的游戏。

Q:VR中的这个皮肤材质看着还是蛮真实的,您看这种会觉得恐怖吗?


刘晓雨:我现在倒是没觉得恐怖,但如果你是在一个VR的世界里休息,把灯都关掉了,你看到他,可能会觉得恐怖吧。它那里面其实有两个曲线,有一个是虚线,有一个是实线,实线代表的是静态,虚线代表的是动态,如果这个模型是不动的话,那么它的真实度可能不会像他动起来那么可怕;他如果真的动起来的话,他这个模型不是很真实的话,你可能会觉得恐怖度加倍。

Q:您之前其实也在微软从事过相关的虚拟人的工作,你认为虚拟人未来的潜力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刘晓雨:我觉得主要现在就是电影和游戏,这是两个大家都知道的点,然后我觉得未来可能是语音助手,或者是在那种比如说B站主播,或者是Youtube主播这个领域会有一些应用。比如说有些人会去做一些游戏的展示,做一些跳舞,才会有他自己的角色。

然后如果真的很多人开始用VR了,他会带上头盔去看,包括其他3D方面。比如你可能就会比较麻烦,现在有一种3D建模的技术,需要有灯光进入,棚里面有很多摄像机,然后他们会做一些不同的照相,把你3D模型建设出来,当然最好的方法来建一个很真实的模型,这样你就可以在3D的世界里面,利用你的表情或者是肢体来控制我,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一种基于2D,一种基于3D,都可以模拟得很真实,但问题是会有人做不好的事情,就像一个名人的图,他被别人用DeepFake把脸给替换掉了,然后换成他的声音来宣布一些假新闻。如果你不是专家的话,至少看一次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说这东西还是挺恐怖的。

Q:刚刚您说的那种放到一个房间里面,用这种可见光建模,然后还有一些激光建模或深度相机的建模,您认为真人建模技术现在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刘晓雨:我可以说一下,刚才我说灯光的场景,比如说很多制作的公司都会有那种大的篷子,他们就会交替来制作这个模型,一、两年前就有的一个技术。这一年出现的就是不仅是可以用摄像机和灯光来扫描人体模型,并且捕捉它的颜色,甚至可以用这种机器来扫描一个材质的属性,还有可能你要有个斗篷或者是,比如说手表之类的。

我很近距离的观察,这是其中一个比较流行的材质扫描,你可以拿一片皮或者一个金属,然后你把它放在一个材质扫描圆口上面,你需要让这个机器运转,有时候是10分钟、20分钟,然后这个机器就会给你一系列的属性,这是一个挺新的技术。这种东西就会挺有突破性的,它保证只要遵循这一套物理系统,就可以把真实度保留下来。


Q:我这边还有一些关于趋势方向的提问想请老师解答一下。今年其实是VR发展的第5个年头了,从很多早前的预测来看,发展是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的,您怎么看待这个没有达到之前的这种预期的原因?


刘晓雨:很多人对一项新的技术会有一种新鲜感,我觉得这项技术是非常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据最近趋势,我可能觉得过5到10年,我们能带上VR头盔跨时空真实地交流,像戴上一个很轻便的眼镜一样。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很多因素都是人不可预计的,比如像当时很多新兴的技术出来,也没有人预计它快或者慢,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

Q:抛开技术上的一些门槛,您认为VR这样的一个新形态、一些新技术,或者说VR游戏这样的东西真正要走向用户普及,最核心的需要解决的瓶颈是什么呢?


刘晓雨:首先我想说技术是最大的顶点,技术的瓶颈会导致很多其它的瓶颈,我相信就算技术完全解决或者是接近完全解决的话,也会有其他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法律合不合理,你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个真实的人来控制它的模型;比如有些人想试VR,他可能试了两下,他觉得很晕很难受;我觉得很多这些因素其实都是和技术息息相关。


Q:其实我们也看到海外的疫情影响,就有很多人在VR里面来办一些这种大的虚拟活动,您可能觉得这会是一种过渡心态吗?


刘晓雨:首先我其实没有做过这种VR节目,但是我觉得今天我做了VR节目和您交流,就比2D视频要更真实更贴近一些。哪怕没有疫情,这种东西以后也会是一种趋势。加上咱们现在只是比较普通的这种设备,就已经有一种距离被拉近的感觉了。疫情可能会推动这方面的发展,就会开发出远程会议,大家会更愿意去使用现在咱们这个会议,技术的推动会让VR会议变得更真实,这是我的想法。


Q:Facebook是整个布局最靠前的,甚至说是投入最大的一家公司, 您个人从团队的范围或您的研究内容来看,认为未来引领这个领域的会是Facebook吗?


刘晓雨:首先个人观点,目前我当然希望肯定是Facebook。因为我在Facebook工作,Facebook有很大的投入,最近几年展示demo和发布会都是挺领先的。比如说手部追踪都是非常好的,包括很多游戏已经有手部追踪的视线了。可能随着平台的开发,有更多的人在做。Facebook的Oculus就很有潜力的,毕竟是之前最开始兴起的一个VR公司,被Facebook收购,然后Facebook可以支持它做很多的开发和研究。Facebook更侧重于用户,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社交平台。我个人观点认为苹果会把眼镜当成一个手机的附属窗口作为一个开始。

Q:下面是观众提问环节,这边有个观众提问,刚才提到的材质扫描仪能够模拟物理效果吗?


刘晓雨:不能模拟的,只能模拟视觉。它扫描后会生成一系列的贴图,有一种贴图是它的高光贴图,有些地方是它的法线贴图,举个例子你去饭馆,饭馆里面的模型很真对不对,但是你从视觉上你不知道他是塑料,你觉得它是真的,但是如果掉在地上可能你就会发现是假的了,因为他们弹性属性不同。


Q:未来面部识别的技术落地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刘晓雨:面部识别的现实落地,在普通商用我看现在好像没有,苹果有一个开发平台叫增强现实开发,它是一套系统,这个框架里面有功能,可以指挥苹果手机去渲染或者是识别用摄像头,他可以识别你的脸的肌肉变化。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模型,有时候识别的其实挺真实的,所以我觉得已经很贴近了,如果你是个动画师,会做一些3D,那么你自己都可以做一个游戏。


Q:这边还有一个问题,认为动画专业对于VR研究有什么帮助呢?


刘晓雨:我觉得帮助还是挺大的,比如举个例子,你做一套动画系统,在动画系统里,它是按帧算,就跟电影一样按帧算。技术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了如果你说的动画是广义的,不仅是骨骼,可能还有视觉上的东西,那么它的应用范围就更广了,比如说你以后在虚拟现实里面做模拟驾驶,把3C图像给机器识别出来,哪个是灯,哪个是路,哪个是人,自驾车在经过学习后,就会去躲避或者是刹车,或者是根据情况来决定他怎么走,这种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超V对话 | Facebook Reality Labs带你走近VR/AR的边界(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