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深海》优缺点的个人分析(评分偏主观)

2023-04-11 23:52 作者:y2938  | 我要投稿

  本文将做到尽量客观的对《深海》进行个人化的分析,对一些观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好的体验进行解释,同时在此基础上夹杂着一定的主观观点。

关于剧情:

  全片故事的起点是一场海上风暴,女主参宿为救被风暴吹上船的鱼而跌落海中,而参宿为了满足找到妈妈的愿望,在海精灵指引下来到深海大饭店。参宿最表层的欲望为找到妈妈,但其实更深层次的,她真正想要的是获得快乐与幸福,能够被重视被理解,而妈妈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符号,一个她永远可以向往与依靠的形象。这一欲望也将成为推动其行为的关键。

  接着来到第二幕。在这一幕中,参宿与南河在各种磨合之下确立共同目标——找到深海之眼。也是在这一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在前半段,虽然基本上画面一直处于动态,但是整体节奏却是偏慢的,甚至让人觉得无聊。这是因为在前半段,两大主角的表层欲望没有达到统一:参宿要去找妈妈,而南河只是想借着海精灵发财,并想找机会扔下女主这一包袱。虽然这是一部双主角电影,但观众是跟随女主参宿的视角观影的,即女主愿望的实现也是最能抓住观众的点。可惜,在前期,因为二者欲望的不统一,且通过南河之口,观众明白女主根本没有靠近自己的理想,只是被南河所骗,导致这一部分对剧情的推进效果其实是很低下的。可能对于很多观众来说,电影是在南河救下参宿,并一起前往深海之眼那里才开始的。对于其他双主角电影,如《末路狂花》,两个女主都有着相同的表层欲望与深层欲望,即逃离追捕与追求自由;或拿田导的《大圣归来》举例,虽然在前期大圣对江流儿有厌烦之感,但是在表层上他们都有相同的目标:走出大山。且对于江流儿来说,他想要自己与女娃的安全,跟随大圣是对其欲望的实现,因此没有出现《深海》中的问题。而且,《大圣归来》中,大圣与江流儿愿望的实现都有着共同的阻力---一个妖怪,但在《深海》中,前期南河却成为了参宿找妈妈最大的阻力。同时,餐厅闹剧这一事件的耗时偏长,也导致一些观众注意力开始转移。

  之后,深海之眼这一设定,因缺乏前期铺垫而突然出现也让人猝不及防,其实只要在天狼星号上,借小丑之口进行下铺垫就会好很多。虽然看上去只是一小点,但是对观影影响却是非常之大。因为,本身在前半段对于参宿愿望的实现的搁置已经消耗了观众的注意,冲淡了找妈妈这一支撑整个旅程的关键在观众心中的印象。且在中点处,南河抛下参宿这一事件中,观众其实要比参宿还要迷茫,因为完全不知道接下来参宿何去何从,甚至连家都不知道怎么回,而如果前期铺垫一下,虽然可能一时想不起来,但观众心中也会有一定方向。结果突如其来的设定,将故事的主线引向了寻找深海之眼。虽然观众知道一切情节都是为了帮参宿找到妈妈,实现愿望,但在情感上还是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割裂感。这或许就是一些人觉得剧情零碎的原因:找妈妈这一关键印象被冲淡,同时未铺垫的重要设定又将剧情切割。

  最后,来到电影的高潮。其实对于一个故事来说,支撑整个故事的脊梁来自于主角对欲望的追求。能感受到《深海》是希望参宿在最后得到她想要的东西的。回到开头所说,参宿真正希望得到的是被爱,是理解。她也确实得到了,从南河那里。南河取代了她心中的“妈妈”,且与“妈妈”这一理想形象不同,南河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就在参宿身边,一直陪着她的。但是这也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南河之死对参宿的影响,参宿是否能够真正好起来。个人观点是否定的。参宿成功的从南河那里得到了自己渴求的关心,关注,但是她却没有获得一个人走出困境的能力。犹如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不经让人担心,南河死后,参宿一个人能否面对这个残破的世界。所以,如果南河活下去,成为参宿生活中实体的支柱,可以给予她积极的反馈,可以照顾,关心她的情绪,或许参宿才会真正的得救。其实,我个人更偏向于在这个故事中,有非自然力量的存在。参宿的梦,其实是她与南河共同做的梦,不然的话,结尾对南河的告别仅仅是参宿自己脑中的一厢情愿,那未免有点太过残酷了。如果是建立在南河死去的基础上,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比较希望结局是南河与参宿一同死去,在那个世界里永远活着,而不是参宿失去唯一的支柱,孤独的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是这样的结局太过低落,尤其是碰上了抑郁症这一题材更是没有办法呈现。所以总觉得这一部电影,成在抑郁症,败也在抑郁症

关于人物:

  前半段的叙事,总让我感觉真正的真正的主角是南河,因为对他的塑造要远大于女主参宿。参宿在前面的形象偏扁平,这不应该是一个主角会呈现的状态。不过也可以理解。整个故事的框架和人物形象的设置其实跟《大圣归来》相近,都是类似于公路片的电影,且都是一个英雄,拯救孩子,或者说相互拯救的故事。但因为大圣这一家喻户晓的形象在观众心中是有基础的,而要塑造一个原创的英雄南河,必定要进行更多的塑造,或者说通过产生足够的反差,来展现南河的人物性格真相。但,参宿塑造的欠缺也确实影响着观影体验。

关于演出:

  个人认为,这部片贡献了教科书式的演出与配乐使用。配乐上,不嘈杂,不喧宾夺主,同时能充分的调动情绪。画面上,富有张力的构图与流畅且复杂的动作也让观影过程足够有趣。其中本人最喜欢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寻找深海之眼的路上,南河向参宿展现着未来的图景。星空在参宿眼中闪烁,同时镜头拉近,在3D转为2D后将镜头拉远,随着运镜,南河星空下的“起舞”首先出现,之后是如梦般的星空,从近到远,从渺小到浩瀚。

第二个是在深海之眼中,参宿拼尽全力推着沉重的舵,小小的身躯,却迸发着力量。精妙的构图,光影的对比,人物肢体所展现的弱小却不屈服,配合音乐与参宿的呐喊,将画面的张力拉满到溢出屏幕。

  不过画面和音效带来的丰富清晰效果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他们天然的反感这种试图操纵情感的行为。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仅靠构图、音效与丰富的动作表演传递出的故事性与情感就足以感动,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控制”。我个人偏向后者,所以在餐厅闹剧那一大段一些人觉得冗长的情节中,我在南河的肢体动作,快慢镜头的切换,动作所表现的张力以及丰富的色彩糊脸中找到了观影的兴趣与动力。

  再说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一处处理,在参宿与南河告别那一段中,最后参宿问南河:“我们是否会再见”时,南河并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这样一段低调处理,用简短且平常的一个动作传递复杂的感情,比任何“漂亮话”都要直击人心。

总结:

  《深海》不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但也不是一部一无是处,除了画面一无所有的作品。我个人非常愿意能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看到这样一部动画电影的出现,题材的大胆不用说,内容也开始往现实,往深刻,甚至是黑暗中去,虽然没有做到十全十美,但也开了个头。我一直这样认为,敢说但说的不是很好的人,总好过什么也不说的人。我们确实需要更多更加优秀的“深海”。

  

关于《深海》优缺点的个人分析(评分偏主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