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老叶年末新作:300B全平衡顶级耳放 初印象

2023-11-24 14:46 作者: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 我要投稿

老叶同志最近不声不响,连着几个月闷声在家搞东西,终于在年末放出大招了——全新的300B全平衡胆耳放。我可能是老叶本人之外首先听到这台300B旗舰耳放的吧。为了这个耳放,我周四特地夜访叶宅,仔细试听过后,和老叶一起把这个首台机器搬到自己的车尾箱。

耳放硕大!宽度是标准43厘米,深度达到41厘米,主机高度达24厘米,分体的电源高度也有15厘米。垒起来的话高度也有40厘米了。占了我一小半的车尾箱。

下图就是我在老叶家里试听中的300B耳放(主机)。必须承认,这是我见过最“气派”的一个耳放!

这个耳放用了11只电子管:ECC81*2、ECC802s*4、300B*4(四只300B构成平衡放大)、274B*1,电源部分也十分“大阵仗”,单独一个43/41/15尺寸的机箱(下图中底下的那个)。主机和电源之间用老叶亲手特制的一根1.5米连线连接。

主机的顶盖设计为可以抽拉,往后抽,露出内部,这样无需拧螺丝就可方便地换管或调整内部。

输出阻抗设置了高、中、低三档,这样做到了高低阻通吃。当然,其实听的时候不是非要遵循耳机的实际阻抗。比如,低阻耳机也可以拨在中阻甚至高阻去听,听感会有差异,选择自己喜欢的即可。

老叶的耳机那是非常地多(二三十副有的)。包括他自制的,品牌的,国内厂家的,都有。一个个试过去,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插在这台耳放上面,只只好听。这台耳放是KK也能推的,音量开到12点位置,听KK,声音很棒。

有意思的发现:多副高档耳机一起听,我注意到HD800的声音其实并没有超越很多年前的HD540G。HD540G只是难推好,但一旦推好,它各方面素质都丝毫不弱于、甚至有些方面略强于同样推好的HD800。也就是说那么些年森海塞尔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没什么“进步”。或者说,换个角度看,HD540G超前了。

铁三角ADX5000,素质非常强,有些地方其实已经超过HD800了。这个耳机其实也就是难推好,很考验耳放。一旦推好,也是那种可以听过世的东西(抱怨一下这个耳机铁三角国内一直断货,不知道在搞什么)。

老叶300B耳放推平板耳机那是非常强!我多次说过平板耳机本身“吃胆”,适合用胆机搭配。遇到老叶300B这样顶级的耳放,平板耳机很幸福,真的可以发出顶流的、难以挑剔的声音。

其实老叶之前那个ZERO胆耳放(两万多元的)推多数平板耳机已经很好了,只是个别最难推的平板耳机稍微力有不逮,而到了现在这个300B,可以说“通吃”“都好听”了。

价格是这样的,这台是标准版,定价49800。用的300B是国产林籁之音。另外还会做一个电位器升级为RK50,原配300B管升级为JJ的,内部元件更升级的至尊版,定价79800。

-----------------------------------

今日(周六),搬回的耳放在上海安润开嗓了(下图)。

上图是主机,下图是独立的电源部分。两机之间的老叶手制连线有1.5米长,所以足够拉开安放。

下图是两机连线,足足有17芯。每根线都要屏蔽,所以最后连线十分粗壮。

下面是耳放的背后。它的后面是敞开的,顶盖也可以向后拉开。

输入是一组XLR和一组RCA(面板切换),还有一组RCA是前级输出。RCA座都是古河。

耳机口为四芯卡农、6.35、4.4三个。

由于四只300B管子全平衡放大的缘故,线路板很大,整机也硕大,机箱深度足有41厘米。优点是很雄壮!缺点是,很占地方!

下图是我对比试听拜亚动力T1和老版的DT880。我这个DT880不是最老的,是十多年前的黑色皮包版250欧(铭牌都掉了)。但和T1直接对比(T1还升级为BISPA耳机线了),DT880主要就是声底略薄一点,其它并不示弱。

在300B的驱动下,两副耳机都很好听!DT880单独听,除了低频略薄外,也很难挑剔了。

300B耳放搭配GRADO那种高灵敏度耳机会“过推”吗?必须试一试。

应该说300B耳放确实蛮容易对高灵敏度耳机造成过推的。但实际试听下来,它搭配歌德GS3000X很好听(下图),并没有“过推”。声底仍是足够宽柔的(在低阻档位听)。当然和欧系耳机比,声音还是会更“前压”一些。

我在老叶家甚至搭配试听了一副灵敏度高达120分贝的德律风根头戴耳机(GRADO只不过99分贝),也依然好听。甚至把音量开大,没有可闻底噪。音量要开到接近最大位置(不可能在此音量聆听的)才有一点儿底噪。应该说此耳放的底噪控制是优秀的。

有了这个300B作为我的“参考耳放”,也可以更准确地聆听手头的德国HEDD2耳机了。这个耳机已经给厂家下单了但还没有到货,只来了这个样机。它不是动圈也不是平板,而是独特的AMT气动式全频单元。目前它好像也不是唯一的AMT耳机,国内有其他厂牌AMT,但HEDD耳机的声音我是很认可的,之前的评价是——风格纯正,堪称HD800的升级版,声音在HD800的基础上信息量更大,音色更细腻。

在300B全平衡的驱动下,HEDD2还是发出非常中正而全面的声音,我挺喜欢的。第二代的HEDD与第一代的区别更多在于头梁设计、耳罩、插针形式等方面。第二代的耳机线插针改成了很常见的3.5mm。这样升级耳机线就更容易了(原配耳机线声音偏监听)。

再拿出最近收到的一副比较“难推”的耳机——水月雨的“乐园”(平板振膜耳机)。在300B全平衡耳放的驱动下,这副只卖1999元的平板耳机同样发出Paradise(它的英文名)般的美妙声音。

平板振膜耳机经常容易声音偏薄(振膜薄,瞬态好但声音容易薄),但这副“乐园”倒真是一点不薄。用晶体管耳放已然不薄,用300B更是醇厚。

应该说,从高灵敏度耳机到难推的低灵敏度耳机,从高阻到低阻,从动圈到平板耳机,老叶新作300B全平衡耳放都表现出“一概动听”的本事,声底温润宽柔,但也有足够动态和爆发力。在耳放里下,像这样接近“全能”的作品,真的极少,可能是我所“仅见”的。 最后补充一点:老叶这台300B虽然是全平衡放大结构,但是RCA单端信号进去,效果仍很好,和平衡信号进去差别不大。如下图我用CYRUS CD i XR作为音源。它只有RCA信号输出的,连到300B耳放,出来效果依然很好。

因此这台耳放不苛求非得是全平衡输出的音源。机内有伦达LL1527牛做单端-平衡的转换,RCA信号进去声音也很好。

以前曾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耳放里面顶级的、贵价的都是胆机?晶体管耳放固然也有比较高档的,如德国湖人的US5、鲁迪的RP030、Moon 430HA等,但顶级的胆耳放仍是“更贵”。这个问题现在我是这么看的:晶体管耳放做到再高级,测试参数肯定会更高,但耳机的适应性没法做到“全面通吃”。像430HA和US5都有一个局限——推动圈耳机好而推平板耳机一般。我多次阐述过,振膜轻薄的现代平板耳机普遍“好胆”(特性接近静电耳机),搭配晶体管耳放不容易像胆机那么好听。而顶级的胆耳放,像老叶300B这样的,是确实能做到动圈和平板俱佳。这是晶体管耳放难以企及的一个优点。

暂时只说到这里。这台No.001号的300B全平衡耳放我自己留下来了,放上海安润店里公开用,既自己听,也给来的发烧友听。

(完)

上海老叶年末新作:300B全平衡顶级耳放 初印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