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靠“自律”上市,Keep自身的焦虑能解决吗?

2023-07-27 11:40 作者:神经童非童  | 我要投稿

Keep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健身行业上市公司和运动科技第一股。这对Keep自身以及整个健身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正在寻求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也有明显的借鉴意义。短期来看,市场需求仍在增长,Keep抢先上市有望迎来一波上涨行情。然而,健身作为一门“无限游戏”,其魅力和想象空间在于长期性。

在广东省孵化器创新创业导师骆仁童博士看来,以Keep为代表的体育健身业务仍具潜力,运动健身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健康且时尚的生活方式,然而,要想在这个行业取得成果,需要有长期的耐心和毅力,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Keep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运动健身界的“谷歌”,帮助用户实现健身自由。通过提供真正专业的内容和方便好用的工具,Keep降低了用户的健身门槛,提高了用户粘性和活跃度。随着泛内容平台加码健康健身内容,Keep也在不断挖掘增值服务,以保持竞争优势。

与泛内容平台相比,Keep提供的是专业的、连续性的价值。课程内容丰富、系统和专业,同时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为每个用户量身打造健身内容。Keep还构建了完整的健身生态,包括智能硬件产品和Keepland,以提供更好的软件内容体验。

Keep的优势在于其多年深耕的垂直细分内容,半数营收来自自有品牌运动产品,其他营收来源还包括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广告等。但健身行业的竞争激烈,招股书也提到,Keep平台业务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竞争,包括居家健身内容及设备、线下健身房、健康应用程序等。

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Keep还未实现扭亏为盈:四年烧钱33亿流血上市;想靠奖牌打破思路,却又陷入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滑的窘境。

在过去的四年里,Keep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3亿、11.07亿、16.20亿和22.1亿,而经调整后的亏损则分别为3.66亿、10.64亿、8.27亿和10.67亿。这意味着Keep在四年的时间里总共烧掉了约33亿元。

此外,Keep的用户增长也一直疲软,而且用户的留存率也在下滑。尽管公司投入了大量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来推广其产品,但这些努力并未能带来明显的用户增长。每名月活跃用户的月均锻炼次数也在逐年下降。

为了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平台健身活动,Keep不惜牺牲毛利率来提高用户参与度。然而,这种策略并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公司的季度月活用户表现并不稳定,平均月活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

为了应对用户增长的缓慢,Keep选择通过提价来实现收入增长。然而,这并没有帮助公司改善其亏损状况。在黑猫投诉平台上,Keep深陷各种投诉风波,比如公司奖牌质量问题、自动付费问题提示不清楚等。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Keep的保荐商高盛突然退出了其上市过程。有业内人士表示,高盛退出Keep可能与其近期的业绩下滑有关,因为该公司需要大量的投资来维持其业务运营。

“疫情确实令大众提升了对于健身行为的需求。”广东省孵化器创新创业导师骆仁童博士补充,“但从平台状况来看,变现方面的短板还没有显著改善,而港股市场更青睐增长快、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所以对Keep而言上市只是一个新征程。”

当前,我国的运动赛道正呈现出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需求。一方面,尽管中国的健身渗透率相对较低,但预计到2027年,健身人群将达到4.63亿人。另一方面,运动群体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独特的运动体验在各个细分领域中都有稳定的受众群体。

Keep也许是成长市场的受益者,根据其先前的业务布局,无论受众出现何种新需求,Keep都可以在其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但其产品竞争力较弱,尚未实现盈利,目前正处于持续投入阶段。关于该公司是否能在估值较低的香港市场获得投资者认可,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同时,Keep面临着盈利困境,用户增长乏力,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未带来用户稳定增长,甚至导致用户留存率下滑。在拓展新业务的同时,Keep实现了收入增长但利润未增,毛利率呈持续下滑趋势。未来能否扭转这一颓势也充满了变数,因此,公司能否实现盈利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尽管Keep吸引了腾讯、高瓴、纪源资本等知名投资方的支持,但由于公司并未对上市前的投资者设定禁售期承诺,大部分资本方存在变现需求。因此港股市场的现状以及较高的破发率也可能迫使资本方选择抛售离场。

在疫情过后,居家健身红利消失,线上平台能否持续创造有吸引力的内容、服务和硬件产品,以及提升用户留存,对刚刚上市的Keep而言,挑战才刚刚开始。 

⊹⊹⊹⊹⊹⊹⊹⊹⊹⊹⊹⊹⊹⊹⊹⊹⊹⊹⊹

骆仁童老师主讲课程

智慧应用 |《智慧交通》.《数字政府》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 《ChatGPT》

数字应用 | 《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零售业》.《能源》

金融类课程 | 《金融科技》.《数字人民币》

思维与技能 |《组织变革》.《用户思维》

创新与创业 |《创业导师》.《中小企业赋能》



靠“自律”上市,Keep自身的焦虑能解决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