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考研考生必看 | 浙江财经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2023-06-10 22:21 作者:硕小牛MPAcc考研  | 我要投稿

一、自我介绍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3届浙江财经大学全日制的小禾学姐,关于为什么考研,首先是因为就业形势并不好,希望通过考研得到一段缓冲;其次也是觉得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希望通过读研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另外,对更高学历的追求也是一方面原因,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本科毕业于宁波大学,本科专业是会计(CPA-Canada方向),初试成绩是246分,复试成绩92.88分,我的初试成绩是四十名左右,但是在充分的复试准备下,最终综合成绩排名提升一战上岸浙江财经大学,由此可以看出复试的重要性,当然初试成绩也比较重要!!!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对待数学这门科目,我们应该保持重视的态度,22年以前的说法是真题没有模拟题难,但是22年的卷子难出了新高度,即使23年又简单了,但我们无法预料24年是否同样简单。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就要做好考试时卷子很难的心理准备。准备数学就是要会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点,因此备考重点是通过刷题来掌握各种知识点。前期准备数学一定要打好基础,做好笔记,这样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7-8月)基础阶段

学习任务:

掌握基础知识点。管综数学虽然不像高数的知识点那么高深,但是他难点就在于考得很灵活,并不死板。因此要在数学上拿到较好的分数,要做到能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因此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务必做到不漏不缺。

学习方式:

听课+笔记+习题+

1、听网课了解基础知识点,并最好能看一些带习题班或者习题讲解的网课,了解一些做题思路。

2、做题,因为这个阶段在打基础,所以不求做题的速度也不求正确率,但是强调理解,弄懂每道题,如果有时间,最好做两遍高分指南。

推荐用书:《数学高分指南》机工版

2、第二阶段(9-10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熟练运用知识点,查漏补缺,提高速度和正确率。因为分配给管综数学的时间并不多,最多最多我认为不能超过65min。因此,在考场上需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保持一定的正确率。这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一阶段,除了补充上一阶段的知识漏洞之外,就是要注意你的正确率和速度了。

 

学习方式:

(1)继续刷题,刷题要贯穿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另外,如果在第一阶段只做了一遍《高分指南》,这个过程也可以二刷巩固。

(2)这个阶段要开始记录错题了,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对于错题的态度我们可以放宽一些,而在强化阶段,就需要保证不留死角,因此错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3)也可以听听一些技巧班,覆盖一些快速解题的方法。

推荐用书:陈剑《顿悟精炼1000题》;王杰通题源。

3、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模拟阶段

学习任务:找到做题节奏,不断试错,复盘以及提速。这个阶段,可以认为你的基础知识点大部分已经没有问题了,要开始注意培养考场做题意识以及考场心态训练,还有就是卡点做试卷。 另外,有人说模拟卷搞心态,真题要反复刷,但就近两年来看,我个人认为一些偏难怪的模拟卷也是值得一刷的,数学的变数太大了。

学习方式:模拟卷+真题+复习笔记

合理安排时间刷卷子,一定一定要卡时间,再次强调。

对于模拟卷的一些错题,我认为不必深究,这个阶段还是要回归到知识点本身,再次强化记忆一些基础知识点。

研究真题。对真题形成一定的敏锐度,可以选择辨明每道真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来帮助熟悉。

推荐用书:陈剑讲真题;鑫全十套卷、五套卷;王诚八套卷

题。

数学备考建议:

(1)数学的变数太大,22年数学过难,23年又可以认为是近五年最简单的试卷。因此,在不能预测试卷难度的前提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所有该拿的分拿到。不要死磕难题,在平时模拟时就要形成这样的做题意识和习惯,一眼看过去觉得自己没把握地先放过,等做完所有能做的题目了之后看一下时间是否充裕再回来写,如果时间不够,不如赌运气。

(2)时间把控很重要,因为数学的答题情况会极大影响后续逻辑及写作的时间,所以在平常训练时一定要充分地把控时间,一定不能养成“考试我会注意的”习惯。

(3)心态方面,因为数学错一道就会失去三分,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比较大的压力。因此,对于数学,需要“佛系”一些。最好在平时就给自己设置一个较低的预期,比如你平时模拟平均错三道,但预期考试会紧张,且可能时间不够等因素,给自己的预期降至错5道数学题,这样心里压力就不会太大。

(二)逻辑

把逻辑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讲述:

1、第一阶段(7-8月)基础阶段

学习任务:

学习基础知识点。逻辑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因为后面写作等也需要具备逻辑思维,用到逻辑知识。另外后期,要想快速解题,也是建立在基础牢靠的前提上。

学习形式:听课+笔记+总结

(1)看网课

(2)笔记一定要及时复盘,逻辑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才能进行下一步,不然会无从下手。

推荐用书:《逻辑精点》基础篇、强化篇

2、第二阶段(9月-10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提高逻辑的正确率和速度

学习方式:听课+刷题

(1)刷技巧课能够使你对逻辑题目题型的题干有更深的了解,且提速的话技巧课还是值得一看的。比如说李焕的72技什么的。

(2)刷题。逻辑的全部基础知识点其实并不多,主要是通过刷题来形成熟练度和敏感度。尤其综推,其实在考场上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去思考题目,很多都是下意识的思路,下意识的解题习惯来得到答案。因此还是要保证一定的刷题量。

推荐用书:赵鑫全的逻辑1000题

3、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模拟阶段

学习任务:反复剖析真题+模拟提速

(1)逻辑相比数学,我个人认为真题的研究价值更大,因为一些论证题,真题的解题思路和模拟卷会有所不同,更别说,还有争议题的存在,因此逻辑一定要好好研究真题。

(2)研究论证真题我建议是建立一个excel文档,按照不同题型,比如“削弱”、“支持”等等建立不同表格,然后把近十年的每一道真题分别归类,并在后面写上你的正误情况,解题思路,正确答案和思路。通过这样的形式,论证真题基本上能被吃透。

(3)模拟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综推,可能一些难题在考场上一紧张就没有思路了,因此要通过模拟来形成一种下意识的反应,不要太相信考场当天的状态。另外,分给逻辑的时间,我建议平时模拟最好把控在50分钟左右比较好。

(4)考前我认为也可以看看王诚老师的救命班,对于题干分析和解题速度会有很大帮助。

推荐用书:薛睿逻辑真题;鑫全冲刺五套卷、十套卷;王诚八套卷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1)浙江写作属于旱区,所以作文给分不会太宽松,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拉不开分差,性价比不高。要是不好好准备,你会见识到给分有多严格。

(2)写作的话,一定要动手写,网课都是其次,只有重复写作,不断批改,才能打磨好你的写作习惯,写作思路。

(3)写作需要用真题训练,并不建议刷模拟题,真要写,也只是在后期做模拟套卷时为了还原考场来写作。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1、论效部分

(1)(7月):看网课,怎么分析论效,怎么识别错误

(2)(8-9月):合理安排时间,完成近十年真题论效的写作。第一天写,第二天看完真题课视频或者对照着写作书来修改。

(3)(10月-11月):第二遍写作,尝试从不同的分析方向撰写。这一遍,可以找其他人进行批改。

(4)(11月-考前):第三遍写作,这一遍需要在答题纸上练习,这一遍不修改也没关系,主要考虑自己整个写作过程是否形成了恰当的分析习惯和分析思路。保持考场作文的手感。

总的来说,论效其实不难,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分析习惯,找到漏洞并不难,另外,论效不要试着去理解文章,而要从文章结构入手找攻击角度和逻辑漏洞。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王诚的课

(1)(7-8月)论效网课看完就看论说,这一过程通过观看网课来掌握论说文的考法、结构,

(2)(8-9月初 刷完第一遍真题。初下手,论说可能没有思路,因此建议先看真题课老师对论说材料的讲解,然后进行写作。第二天再对照着真题书所给范文进行批改。批改建议把自己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写出来,再尝试去分析范文的结构,进行比对,对于一些写作过程中感到别扭的用词用句在批改时考虑替换。

(3)(9-10月底)第二遍真题。这一遍需要掐着点来完成,不过这一遍可以给其他人批改,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写作缺点。

(4)(11月-考前)第三遍写作,这一遍需要在答题纸上写,不修改也没关系。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考场手感。因此可以整套卷子一起做来模拟考试。

论说相比论效更难,对于材料的分析是论说的关键,也即对写作方向的把握是重点,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动作来保障,同样它不是单纯的阅读理解

备考建议:

(1)论效的难度并不大,基本多练习几次就能形成较高的熟练度和准确度,因此拿到标准分并不难。论效的重点可能在于每段行文的排布上,很容易出现说不够的问题,因此语言的简练也是练习的目的之一。

(2)论说的话,若要拿到标准分,重点不在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很丰富生动的例子,而要体现你的逻辑性。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有逻辑用词,能够体现你的逻辑思维,你的写作结构与思路。

(3)写作一定要动笔,不过前两遍写作,可以用电脑进行写作, 这样节省时间也便于修改。

(四)英语二

英语二相比英语一,一般来说拥有足够的单词量和基本的句子分析能力,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它的备考重点在阅读理解和大小作文上。如果从7月开始备考,那么英语二的准备时间是很充裕的,另外没什么必要刷模拟题,因为出题和解题的思路会有所不同。大部分时间要用在记背单词上,单词是英语的核心。

1、记单词相关经验

(1)所用软件:墨墨背单词。

(2)记背单词没有时间期限,需要一直持续到考前前一天。

(3)背诵方式:墨墨背单词的话,有英对中,中对英两种方式,第一遍建议英对中的方式记忆中文意思,第二遍可以中对英来熟悉单词拼写。

(4)背诵时间:按照自己每天的学习计划来。或者说一般是按每天记背多少个单词来计划,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差,建议往多了记背,后期单词熟练了,可以每天200个单词这样复习。

(5)背诵技巧:反复记背

(6)如果有单词本、默写本之类的,在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默写强化记忆。

2、阅读理解

推荐用书:黄皮书      

(1)7月初-9月底:英语二近十年阅读理解,每天一篇text这样去完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情况下),不过如果单词量不够或者基础很差,可以先记背单词,或者看看长难句。

(2)10-11月:对10、11两年的阅读进行精析,因为这两年阅读比较难;刷英语一text保持手感。

(3)11-12月:刷真题套卷模拟考试

建议:

(1)做完一篇英语阅读后,看唐迟的真题课来理解英语二的分析思路,以及找到自己选错答案的原因。另外对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也可以加以记忆,可能会重复出现。

(2)可以使用电子工具比如电脑、ipad对每篇阅读做记号。

(3)要进行掐点模拟,可以跟着管综一起,挑一整天来进行模拟考试,要使用答题纸。

3、其他题型

完形填空:

基本情况:完形填空对学生单词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出现的生涩词汇一定要摘抄背诵,了解文章脉络。

学习方式:完型没什么窍门,主要在于拥有足够的单词量能够理解文章,读懂文章,这样一来,错误率就能得到控制。

七选五/新题型:

基本情况:这道题是比较简单的,不能丢分,熟悉做题套路后没太大难度。

学习方式:关于新题型,做法是要找到关键词,找准关键句,正确理解句子,只要单词量足够一般不会有理解上的问题。

英译汉:

基本情况:相较于其他部分,翻译的准备无需花太多时间,因为彼此分差也不会相差太多。

学习方式:用唐静的翻译书,每天翻一句句子,可以先翻英语一的句子,练习一下翻译需要的语感,以及一些常规的翻译用词用句。然后去翻英语二的句子。

写作:

基本情况: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

学习方式: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准备写作的方式主要就是记背各种范文,积累各种用词用句,然后练习一下你的字体。对没有基础的同学,或许可以听一听写作的网课,据反映通过网课积累写作句子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备考建议:

(1)单词是英语的基础,相比英语一,英语二其实掌握了单词,大部分问题就都能得到解决了,因此一定要好好背单词。

(2)阅读真题课还是建议听一听,因为老师会逐篇逐句分析。

(3)作文一定要积累素材,可以背作文书,或者别的比如小红书也有研友分享积累的模板句子。此外,也建议练一练字。

(4)如果没什么时间,完型也可以战略性放弃,对翻译和新题型备考花不了多少时间,大家的分差也不会拉得太大。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细则公布:3月27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31日-4月1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2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笔试:会计学综合(中财、财管、审计)+专业英语

面试:英语口语+案例分析

(二)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1)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按照50%50%加权平均。综合成绩=(初试成绩/3)*50%+复试综合成绩*50%

2)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复试综合成绩由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等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比分别为50%。复试成绩=笔试成绩×50%+综合面试×50%

(三)综合成绩构成

笔试:专业课闭卷

面试:综合素质、外语

(四)复试比例

1、专业课(满分100分)/同等学力或跨加两门

线下笔试

主要考核内容为(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

2、综合素质考核(满分100分)

线下面试,内容包括案例分析以及英语口语

(五)复试流程

1、笔试流程

2、笔试注意事项

1)重难点:专业课,时间短题量多

2)对于知识的熟练度和准确度要求高


四、学姐寄语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24考研考生必看 | 浙江财经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