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镇回忆张国荣(转载)
以下片段摘自黄国镇《玩美》
也许是因为语言的桥梁,说广东话的我跟香港艺人很容易沟通,感觉也很亲近。
其中令我最难忘的经验之一,就是跟张国荣的短暂接触。张国荣是国际知名艺人,不论在歌坛或是影坛,不论在台湾或是香港,他都是家喻户晓的大牌,在日本跟美国也都闯出名号。
好多年前张国荣来台湾做宣传,《ELLE》杂志邀请他拍摄当期的封面,依循往例请我做封面人物的发型,这是我第一次帮张国荣做发型,很遗憾,也是最后一次。
身为发型设计师,我从不因为客户是大牌艺人或普通人,而给予不同的待遇,但我会特别斟酌该怎么在短暂而快速的拍照场合中跟艺人『过招』,因为艺人往往会特别宝贝自己的头发与造型,通常都不希望自己的发型由不认识的发型设计师处理,所以当我面对首度见面的艺人时,会特别注意该怎么取得对方的信任,好让工作顺利进行。
这次跟张国荣合作让我格外紧张,我担心着现场可能会有预想不到的状况出现,我甚至主动设想他搞不好会很高傲,在我为他做发型的时候东挑西嫌,或是不准我动他的头发,那可就伤脑筋了。
到了拍照的那一天,果然出现了让我预料不到的状况,他的态度居然是我想象不到的轻松愉快。打从张国荣出现在摄影棚,现场就弥漫着一种轻飘飘的气氛,他亲切的跟工作人员打招呼,知道我要帮他做发型,很随和的跟我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任我发挥。
『原来张国荣是这样的人!』我压抑住心中的惊讶,着手帮他梳发,在过程中他亲切的跟我聊天说笑,犹如认识很久的朋友。
艺人拍照的时候都特别注意皮肤的光泽,不论男女通常都要分色精细的粉底来调整肤色,但张国荣梳好头之后说:『我想不需要化妆了!』因为他相信『真实』是最好的粉底,不需要往上加料,这个决定也让我那些杂志社的朋友惊讶万分,因为我们都没接触过不需要打粉底就能拍封面的艺人。
于是我帮他整理好发型之后,他就这样连粉都不抹、用真面目面对镜头,完成了这张《ELLE》的封面照片。

《哥哥的胡子》一文中这样描写上面的照片:他的表情有点严肃,或者说是种执拗.嘴角抿着,眉毛稍稍用眉刷扫过,剑一般斜插入鬓.他的眼神一直让我迷惑不已,当我试着遮住他的左眼,右眼的坚定犀利令整张脸充满理性的智慧;然后我遮住他的右眼,因为左眼的眼神深邃而忧郁,脸上立刻换了一种神情,变成了艺术家的敏感和多思.他唇上清晰逼真的须根和颈中围着的质感粗糙的针织围巾强烈烘托出这种矛盾又复杂的表情.一张脸上有这么复杂的内容,可我又分明看见了完全纯净的婴儿般的气质,没有一点世俗的气味,没有功利感觉,没有圆滑和作态,甚至我怀疑那一刻他是否意识到了摄影师的存在.

这一天的经验在我心里造成很大的震撼,原来一位真正经历过大风大浪、在影剧圈当中功成名就的人物,往往是对于身边的工作人员最和善最亲切的人。他们能够这么亲切自在,源自内心对于自己高度自信,知道不论今天做了什么样的发型或造型,不论有没有化妆,只要一站在镁光灯下,就会有最好的表现,因为他坚信自己永远是最棒的!
我想,是这样的自信让张国荣能够在影剧圈当中一步一步崭露头角,也因为自信,让他可以放下对外的武装、在拥有名气的同时仍能够亲切待人。
拍照工作结束至今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但『这一天的张国荣』还是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