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懂肝肾电糖22(肝酐酶法)

2023-07-09 19:38 作者:探尐尐  | 我要投稿


总胆红素:偏高是肝脏,胆道,血液系统,如果是轻度的升高,没有太大的意义;偏低是营养不良,贫血急性黄疸性肝炎恢复期。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生理因素,肝细胞性黄疸,胆管梗阻,溶血性黄疸;偏低是蛋白类食物摄入量少、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单次升高并且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一半,可暂观察后再做相应处理,如果持续反复的升高,一般提示肝脏病变,需进一步检查;偏低无临床意义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长期熬夜、劳累的人群,过量运动,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肝炎、肝癌、肌营养不良等疾病最为常见。超过2.5倍持续2周才有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偏高是生理性原因肝胆疾病骨骼相关疾病其他因素;偏低是贫血,骨质流失,重症慢性肾炎,病毒性感染,营养不良等

亮氨酸氨基肽酶:偏高是肝炎肝硬化或者是胆道的肿瘤性疾病以及肝外的肿瘤性疾病;偏低无临床意义

y-谷氨酰转移酶:偏高常见于肝细胞损伤或毛细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多是由于酒精性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胆道堵塞性疾病等导致;偏低无多大危害

总蛋白:偏高是脱水生理性或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偏低有水肿和腹水现象时就医,低于45g/L严重,常见肝硬化结合其它检测看

白蛋白:偏高是摄入高蛋白食物,剧烈运动,溶血,腹泻呕吐高热;偏低是合成障碍,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烧伤失血。

球蛋白:偏高(超过5倍)是 系统红斑狼疮,肝炎,肝硬化;偏低(<10g/L)是烧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低y球蛋白血症

白球比例:升高原因主要是血液浓缩,患者可以多饮水、补液盐等措施纠正血容量不足。降低可能是生理性减少或免疫功能抑制,或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等。

前白蛋白:偏高是血液浓缩,肝脏的代谢能力强;偏低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营养不良。

总胆汁酸:偏高是进食后或肝硬化,脂肪肝,肝炎;偏低是无临床意义或胃肠手术,甲状腺功能减退

尿素氮:偏高是食用高蛋白或药物,肾衰竭,肾动脉狭窄,甲状腺功能亢进;偏低是蛋白质摄入过少。

肌酐(酶法):偏高是运动或吃肉太多,133μ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偏高是 素食者,消瘦者或肝功能异常,厌食症,肌肉含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偏高是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早期糖尿病肾病;偏低是急性肾损伤或正常年龄衰减

尿酸:偏高受饮食,运动,药物影响过大或痛风肾炎;偏低是长时间进食减少,糖皮激素,维C,疾病(肝功能坏死衰减)

空腹血糖:偏高短期受运动,用药等,长期是糖耐量降低,糖尿病等;偏低是胰岛素分泌异常,降糖药使用不当,运动过大。

钠:偏高是 水摄入不足或水丢失过多,钠输入过多或肾排钠减少特发性高钠血症;偏低是胃肠道失钠、尿中钠排出增多、皮肤失钠、钠摄入不足、酸中毒、某些疾病等

钾:偏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损害,细胞钾释放增加,摄入钾的量增加;

轻度低钾: 3.0~3.5mmol/L 中度低钾: 2.5~3.0mmol/L 重度低钾: < 2.5mmol/L

根据患者钾缺乏的机制,可分为:缺钾性低钾血症:含钾食物摄入不足;胃肠、肾脏丢失钾过多,

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导致血钾下降,细胞外液过多、血容量增多,血钾浓度相对降低。

氯:偏高是长期缺水、腹泻、呕吐和使用利尿剂,长期服用药物,过量使用正离子交换树脂或输尿管手术;偏低是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是

钙:偏高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骨质疏松;偏低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摄入不足

总二氧化碳:偏高是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幽门梗阻或急性胃炎;偏低由于恶心、呕吐、腹泻,手术肠道的引流,服用过多的酸性药物,大剂量的维生素c等,呼吸性碱中毒。

磷:偏高是磷摄入过多,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维生素D中毒等;偏低是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肾脏疾病。

镁:偏高是过多摄入含镁食物或过量服用补镁药物肾功能不好无法清除体内镁;偏低是饮食单一导致缺乏镁,病理性原因利尿剂使用

阴离了隙:偏高是代谢性酸中毒由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氮质血症或尿毒症可导致磷酸盐和硫酸盐的储留,也可使AG增高,严重的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偏低是阴离子间隙偏低可能与低蛋白血症、腹泻、营养不良等有关

渗透压:增高常见于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急性肾炎、外周循环不良、腹泻、肾脏充血等;偏低是严重腹泻或呕吐,尿崩症容易造成极度口渴、大量排尿,遗传缺陷所致,会造成肾功能下降。


看懂肝肾电糖22(肝酐酶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