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析姜太公对周王朝建立的作用

2023-03-18 15:29 作者:鉴史可明智  | 我要投稿



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历代以来,只有君臣和睦,臣辅以君,君信于臣,治国之道才能得以完善和实施,社会才能百业兴旺,国家才能得以富强。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虽然有过分裂,但是却整整持续了八百年。这么长的存在时间,是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王朝能比拟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偏偏是周朝能存在这么多年,又为什么偏偏是周朝可以使文明进步。除了帝王们尽心尽力,努力建设国家,还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的,那个人就是吕尚。

姜子牙,也可以叫做吕尚或者姜尚、姜太公,是周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

他的先祖辅佐夏禹治水有功,所以被封在吕地,所以也叫吕尚。

可能是上天也很嫉妒有才华的人,所以那些有才华的人一生都是坎坷而又艰难的。或是郁郁不得志,或是遇不到赏识他们的人,又或是摆脱世俗,归隐山林。

总之,有才之人得不到施展,或是君王听不到人才的劝诫,国家必定是不会有大成就的。

姜太公形象

生活贫困潦倒,心却志向远方

姜子牙的一生就是坎坷曲折的,吕尚出生的时候,家境就已经败落了,所以吕尚在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做过,他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卖过酒,来缓解他当时穷困潦倒的境地。

可是吕尚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困境就萎靡不振,他人穷志不短,努力学习知识,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军事理论,什么都学。

《封神榜》里面的姜子牙有着法力无边的本领,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吕尚没有那么神,但是他的智慧和能力也是十分超前的。

姜子牙

吕尚曾经给商纣王打过工,商纣王自己荒淫无度,整日只想着讨美人欢心,自己奢侈无度,导致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他不仅自己胡作非为,甚至让人民也不好过。他曾“酒池肉林”,让男女赤裸着身子在用酒灌满的池子里享受。因为商纣王的问题,使得阶级矛盾加深,失去了民心,所以吕尚就从商纣王那里辞职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期待明主出现,江边垂钓等君

吕尚一直想等待一个贤明的君主,希望帮他料理政事,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心愿,可是一直得不到实现。

满腹经纶,腹有诗书的吕尚,满身的才华却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他也走上了归隐的路。直到他72岁的时候,他就盯上了善于执政,广纳贤才的周文王。

他在渭水之滨磻溪用直钩垂钓,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所以周文王姬昌也寻到了他。

两人此时相谈甚欢,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吕尚告诉周文王,商朝的政治腐败,经济糜烂,民心涣散,如果抓住了机会便可以把商朝消灭,从此统一天下,实现治国安邦的心愿。

姜太公钓鱼

于是周文王把吕尚当成了老师,虚心求教,励精图治,治国安邦。

其实在周文王姬昌的先祖时期,和殷商是友好关系的。

周文王的先祖古公亶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打下了西岐这个伟业,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需要有更庞大,更丰盈的合作伙伴,于是古公亶父就抱紧了殷商的大腿,甚至废了自己的原配妻子,娶了殷商的女子做老婆,他们生下的儿子季历成为了继承人。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的儿子季历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人,他到处开拓疆土,引得商朝胆战心惊,害怕有一天季历会威胁到自己的国家,于是商王就派人把季历抓回来并囚禁起来,后来为了除掉祸患,就把他给杀了。

这为他们后来想要灭掉商朝有一定的影响。其实周文王和商朝是有着杀父之仇的。

图片来自网络

文王拜师太公,共谋讨伐之计

周文王拜了吕尚当太师后,周朝发展的越来越好,经济繁荣,民心凝聚。商纣王看着周一天天壮大,心里害怕周会威胁到自己,于是纣王派人把周文王囚禁到了羑(河南汤阴)的监狱中,关了七年。

在这期间,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前往商朝,恳求纣王能放了父亲,囚禁自己。纣王却把伯邑考杀了,并剁成肉泥,加入了文王的饭中,让文王吃自己儿子的肉。杀子之仇不共戴天,这仇在文王心中逐渐生根。

在被囚禁的期间,文王的下属吕尚等人在四处找美丽女子和奇珍异宝。放在纣王面前想要赎人,而且当时的周以及其周边的盟友已经十分壮大。如此一来,纣王很开心同时也迫于周朝压力,就把文王放了。

图片来自网络

文王从商朝归国之后,更加坚定了要消灭商朝的决心,于是他和吕尚暗中商量讨伐商朝的办法,文王性格宽容,精明图治,礼贤下士。使其他的诸侯国和平明百姓们都尊崇他,信奉他。他注重礼仪,施行礼教文化,周朝上上下下都谦卑有礼。给外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文王使用了吕尚的策略,对外联络和纣王不太友好的诸侯国拉近关系,对内行爱民之策,让百姓信服他。同时他又训练军队,使得军备力量提升。文王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规模建设的越来越大,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国都倾向周。

文王用这一办法让商纣王身败名裂,侧面也说明姜太公钓鱼让商纣王上了周文王的钩。

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统一大业还未完成,文王就先走了,但是他为周王朝统一奠定了非常厚实的财力,军事,政治基础。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

武王即位后重用了父亲在位期间那些忠心大臣,把姜太公立为了“师尚父”。

他励精图治,至圣至明,周朝治理有方,所以逐渐繁荣起来。对内,他继续用吕尚为国相,用自己的弟弟周公旦为太宰,重用贤良,使群臣各当其位。对外他积极联合周边各诸侯国,拉拢人心,壮大力量,为灭商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并等待时机一举灭商。

武王伐纣

又做武王军师,等待一举灭商

武王十年的时候,时机已经成熟了,然后就开始通知各个诸侯国准备应战,他们约定着在盟津会师,准备要起兵讨伐商朝。

周武王蓄势待发,率领着战车三百乘,勇士三千多人,其他士兵四万多人,气势汹汹的向商朝发起进攻。周军一路向商朝出发,最后到达盟津,与各个诸侯国会合。

周武王信誓旦旦对着诸侯国国主们慷慨发言,“商朝荒淫无度,没有国法,国君暴虐无道,一心只在歌舞淫乐上,整日无所事事,不把民生放在心中。我们决不允许这样的国家存在着,现在我要替天行道,讨伐商朝。”

武王十一年的时候,军队朝着牧野进军,在最后一次视察盟军军队的时候,武王看到盟军带来了四千多乘兵车,战士无数,武王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这绝对是一场必赢的战争。

牧野之战

而纣王刚开始并没把周朝放在眼里,只顾着清理周边的东夷,放松警惕的他酿成了大祸。

眼见着密密麻麻的战士和兵车从远方袭来,纣王慌了,急忙去在商朝里召集壮丁,管他什么老弱病残还是青年男子都统统拉去打仗。还有以前俘虏的一群奴隶,也都去打仗,就这样凑够了七十万人,纣王觉得自己准备好了,觉得自己的军备力量已经十分充足,准备好应战了。

武王带着军队卷土而来,气势汹汹,殷商凑起来的军队哪能抵得上周朝的精兵铁匠,逃的逃,跑的跑,本就人心涣散,再被强拉上去打仗,心里就特别想跟着武王去建设一个统一安定的国家,于是商朝灭了。周朝实现了统一,从此天下安定。

周朝

被封齐国做王,圆家国之梦

作为这一切的主事姜子牙,成为周朝的国相,作战的军师,辅佐了周朝四代帝王,使得周王朝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发达。

后来姜子牙就被分封到了齐国,当了诸侯王,被分封到了齐国之后实现了以法治国。

在政治上,任人唯贤,唯才是用,让人才都能各居其位;在经济上,农业,工业,商业共同发展;在文化上以礼治国,让民众都乐于接受。

有了他之后,齐国从一个小小的国家成为了泱泱大国。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说为什么姜太公钓鱼有人愿意上钩呢。就是因为他满腹经纶,能文能武,能让国家有更好的发展。而且他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地为辅佐君王完成统一大业,陪着一代一代的君王共同建设着周朝,使得周朝越来越壮大,而自己也活了一百多岁的高龄,虽大器晚成,但是好在周朝没有流失了这个人才

所以说,君主能成大事,要靠忠心的大臣细心辅佐;臣子能成大事,要有很强知识储备,并有着负责的态度。如此一来,便能实现治国安邦的伟大愿望。如此一来,国家必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兴旺。



浅析姜太公对周王朝建立的作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