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典译读】黑格尔《逻辑学》存有论(7)——质的第三个评述(上)批判康德和...

2022-04-26 20:11 作者:曼妥思椰子斯基  | 我要投稿

注释三

有与无是统一的不可分的环节,而这统一又与有、无不同,所以对有、无来说,它是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最特征的形式就是变。“变”不是有与无之间的变化,而是有与无本身,两者都是这个运动(生成)不成熟的侧面,由两者的其中一个(?)开始做出。

有、无只能在生成中存在。由于“无”是 有 的第一个规定,所以它已经暗含着某种实在了,它要靠有待被填充的有待性,靠它的对立面;“有”则是明确的不明确状态,有要靠它的不明确和无规定,并把不明确状态当做是它的明确状态。

在生成中有许多经验的形态(有与无在互相中介的过程中形成差异,产生丰富的内容),但有的人为了纯粹这两个生成的产物(有与无),不让它们过渡,便把它们的形态放一边去了。对付这样简单的抽离态度,只需提及具体本质(出来存在)就行了,在这种经验的存在中,与我们打交道的就不是纯有与纯无了,而是实有。

要使不可分离的有与无固定地隔开,只是用了别的反思形式,无需我们干涉,这种反思形式将自己驳斥自己,因为是存在的内在矛盾推动着反思性生成出来,知性的概念是反思性的自我指涉产生的效果,一个临时位面;不是知性主体发起反思(人反思事物),而是反思在自我呈现(事物自我反思)。

“要把反思的一切曲折、断想及其推理一齐抓住,以杜绝反思掩盖其自相矛盾的出路和躲闪,并使其不可能,那是白费力气”,因为事物自身就是矛盾,反思可以指出它的内在矛盾,但如想掩盖矛盾,于外部使它变得平滑,那是白费力气。


假如有与无互相隔绝,一个被放在另一个范围之外,这样也就否定了过渡,于是发生一些现象,现在就要加以考察。

巴门尼德说“无什么也没有,只有才”,意味着“有”完全不曾规定,它是封闭的,它无法指向和开启任何东西,这个开端不会从它明确的不明确状态中出来,不会把否定前缀(“不明确的”)当做它的第一个存在样态,这样的话,第二个它物不能从“有”这第一个开端出来,只能从第二个开端出来,非法地加到 有 上面去;而“无”什么也没有,连“无”自身都没有。

总之,假如“有”有规定性,它就不会是绝对的开端,它就是依赖中介的、被回溯性设立的、不是直接的,不是开端;如果“有”是不明确的,因而是真的开端,那它就没什么东西来转变为它物,它同时是终结。

其实,开端自己就能指向它者,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指向它者。


下面是费希特,他绝对的、无条件的基本命题:“A=A”

第一个开端、设定(同一性)“A=A”意思是,自身意识通过理智直观(去除意识的规定性)把自己看出来,把 看 本身当做自己的对象。

第二个开端、反设定(反同一性)“A≠A”。它的意思是,我看到的那个不是我,我 不是 我看到的过程,因为我如何确证这个过程?它永远在意识之前发生,它已经死了,而我是活生生的,于是又回到理智直观。这个过程中,自我是无条件的,直观到的对象(非我)是有条件的;由于自我产生非我,但非我又否定自我,于是自相矛盾。

这是一个外部反思的过程,它既把用来开始的绝对物(A=A)重新又立即否定(A≠A),同时又立即使第二个绝对的开端(非我)成为有条件的开端(非我出自自我)。

否定性的自我指涉才是绝对的东西(真正的开端),“A=A”只是否定性的自我指涉生产的效果;在第一个开端(A=A)已经包含着它者可以连接到开端的东西。真正的开端是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同一,既有“A=A”又有“A≠A”,它们在生成中才能区别出自己的对立面。


再下面是耶柯比。他问,是什么东西使先天的空间、时间与数胎结而将它们变成一个纯粹的繁多呢?代表自我的声音如何冲出内听觉那无声的不断的声息呢?

耶柯比坚持要保持这种抽离状态,是为了使得以综合的条件与综合的进展成为不可能。这个综合(准确来说是生成)有两方面:

1.一个规定了的东西可以从一开始那个无规定的东西中发生出来。

2.那些不同的、彼此区分开的 项 自我统一(自我打包),光靠看自己,不需要援引前项,自己就能领会并把握自己,就其自身而言是定在,是个封闭的存在论单元。

生成就是这种有与无的内在综合,但说“综合”容易引起误解,以为是彼此外在的现成的东西的外在联结,所以我们都用“生成”这个词。


耶柯比问是什么东西为不明确状态带来规定性?这个规定性是如何发生的?

康德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先验统觉。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的问题属于反思的坏方式,它好像在说,可以外在地看这个发生过程,可以举出一个范畴来框定一样,但是,提出的问题所使用的范畴已经把答案用范畴给限制了,就像薅羊身上的毛制作羊毛衫,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自产自销自问自答属于是,康德这么干了;而耶柯比没有追问综合的必然性这高一层的意义,他仍主张综合的不可能,把一切综合的要素驱逐出意识,使之停留在无区别与无规定中,好比班里30人,将另外29张满分卷子撕掉,自己不及格的卷子就是全班最高分一样。

【经典译读】黑格尔《逻辑学》存有论(7)——质的第三个评述(上)批判康德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