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鱼片是日本传到中国?搞笑吧这是!

2018-12-30 12:42 作者:格林机铳  | 我要投稿

生鱼片制作简单,食用起来也较可口,从营养方面来说,生鱼片没有经过传统的炒、炸、蒸等烹饪方法,因此肉中的营养物质没有流失,拥有营养多,但是从卫生方面说的话,生鱼片要是没有处理好,那么有可能你吃下去之后你得做好染上传染病,甚至是吃进去虫子的准备。

现在网上有些人天天听说什么日本生鱼片就以为中国就没有类似的食物,其实中国有,只不过我们可以去吃熟的干吗要去吃生的,前面也说了,从卫生方面来讲的话要是没处理好,你要做好得病的准备。

中国最早关于中国人吃生鱼片是可以追溯到周朝,在《诗经。小雅。六月》中就有相关记载“饮御诸友,炮鳖脍鲤”,当时是周宣王五年,大将伊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炮鳖就是烧甲鱼,脍鲤就是生鱼片。

在《礼记》和《论语》中也有关于生鱼片的记载。《礼记》中:“脍,春用葱,秋用芥”,《论语》中有对脍等食品“不得其酱不食”的记述,故先秦之时的生鱼脍当用加葱、芥的酱来调味。就连《孟子。尽心下》中也提到了脍(生鱼片)。:曾晰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这也是成语脍炙人口的由来。

而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有一条就是:“祝阿不食生鱼”。这个可能是说明了在当时吃生鱼片这个应该也不是什么稀有的事,

据记载,三国时期的曹植也喜欢吃生鱼,在他的《名都篇》里就提及:“脍鲤臇胎虾,炮鳖炙熊蹯”这个的意思应该是说把生鱼片蘸虾酱吃。

在唐朝诗人李白的《鲁中都有小吏逢七朗以斗酒双鱼赠余于逆旅因鲙鱼饮酒留诗而去》在诗名就提到了生鱼片,还有王维诗中的:侍女金盘脍鲤鱼”;王昌龄的《送程六》诗中也有一句“青鱼雪落鲙橙虀”;白居易的《轻肥》:“脍切天池鳞”,《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朝盘鲙红鲤”;夏彦谦《夏日访友》“冰鲤斫银鲙”;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宠妃花蕊夫人《宫词》亦“日午殿头宣索鲙”。以此可见当时生鱼片并非是什么珍贵食材,这个生鱼片可能于唐代传至日本。日本那边估计有类似吃法然后一结合。在文献中有名的鱼脍菜就达三十八种,如“鱼鳔二色脍”、“红丝水晶脍”、“鲜虾蹄子脍”、“鲫鱼脍”、“沙鱼脍”、“水母脍”、“三珍脍”等等。

就连女真人也有食用生鱼片的习惯,根据《三朝北盟会编》中“止以鱼生、獐生,间用烧肉”女真人在入主中原前就有以生鱼片作菜的习惯,在元朝的宫廷菜中也有生鱼片所做的菜,明朝的刘伯温还把制作方法写进他的《多能鄙事》一文中:“鱼不拘大小,以鲜活为上,去头尾,肚皮,薄切摊白纸上晾片时,细切为丝,以萝卜细剁姜丝拌鱼入碟,杂以生菜、芥辣、醋浇。”不过生鱼片已经不像之前一样普遍了。

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中:“粤俗嗜鱼生,以鲈以鰽白以黄鱼以青鲚以雪龄以鲩为上。鲩又以白鲩为上。以初出水泼剌者,去其皮剑,洗其血腥,细脍之以为生,红肌白理,轻可吹起,薄如蝉翼,两两相比,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至甘旨矣。而鲥与嘉鱼尤美。”

我的这一期专栏主要是为了打某些人的脸。既然那么喜欢跪舔还非得强行在美食这一方面比,还说什么中国没有关于生鱼片的菜,那么只好资料打脸喽。另外说一句,大中午的搞是在真的饿。





生鱼片是日本传到中国?搞笑吧这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