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人瑜伽培训班
内分泌系是神经系以外的另一重要机能调节系统。内分泌系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形态结构上独立存在,而且肉眼可见者,称为内分泌器官,如垂体,松果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等;另一类为分散在其他器官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团,称为内分泌组织,如胰腺内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和卵巢细胞及黄体细胞等。

内分泌腺无排泄管,又称为无腺管。其分泌物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借循环系运送至全身,主要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或生殖功能等。
瑜伽体式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侧,是不成对的腺体,为棕红色,呈“H”,由左右叶和连接两叶的甲状腺峡组成。甲状腺分泌含碘的甲状腺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糖分解,维持机体正常发育和生长,尤其对骨骼和神经发育极为重要。
甲状旁腺呈扁卵圆形,棕黄色,如绿豆大小,一般有上下两对,均贴附于甲状腺左右叶的后缘或埋藏于甲状腺组织中。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如果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可引起血钙下降,出现手足抽搐。
在临床上,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神经系统兴奋,机体代谢旺盛亢进。多表现为激动,易怒,失眠,紧张,多虑。甚至出现心悸,食欲亢进,体重减低,多汗,眼睛突起等症状。相反,如果分泌过少,则会出现嗜睡,食欲减低,肥胖,眼睑下垂等症状。
而瑜伽体式要求我们在一个稳固而且舒适的姿势上保持深长呼吸,而个别体式由于对我们的颈部前侧起到了一定的伸展性效果,如果配合上深呼吸,使血液中融入了更多的氧气,由此加强了颈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强了甲状腺素的分泌。所以,这里就该注意了,患有甲状腺激素分泌旺盛(即甲亢)的患者是不适合做这些姿势的。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眼镜蛇式,蝗虫式,弓式等。还因为这些体式属于热性体式,易加速体内血液循环,使机体出现兴奋,情绪高昂。相反,针对甲状腺激素分泌过低的患者,如果没有形成脖子粗大而压迫喉部和气管,则可以适当练习这些体式。还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些姿势拉伸腹部功效较强,刺激和按摩到肠胃,所以患有胃下垂,肠结核,疝气和胃溃疡的人也不适合练习这些姿势,以免造成肠胃黏膜的损伤,或加重下垂。
另外,我们那些收束下颌的姿势,比如下颌收束法,犁式,肩倒立式,将血液封锁约束在下颌,借以刺激甲状腺体,加强体内新陈代谢,所以,患有甲亢的患者也不适合练习下颌收束的姿势。

可是,针对甲亢患者,应该如何习练瑜伽呢?向大家推荐几种:
1、练习一些前弯的体式,如双腿背部伸展式,束角式,头碰膝扭转等,可以减少烦躁的情绪,易使人安宁镇静。
2、练习休息术、语音冥想等,可极好地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在关注自我的过程中,稳定情绪,改善机体的亢奋状态。
3、瑜伽呼吸法,平衡机体新陈代谢,放慢心率,使人体宁静祥和,调节人体机能,呼吸趋于稳定,控制感官。怎么练瑜伽呼吸?
在做任何姿势时,不要勉强自己的承受限度,呼吸尽量深长自然,并学会关注自我,让意识与自我,呼吸与身体和为一体,进入瑜伽所赋予的和谐状态当中。
瑜伽体式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肾上腺
肾上腺位于两肾的上端,左右各一,呈黄色,左侧近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腺实质可分为外层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两者的结构和所分泌的激素均不相同。
肾上腺皮质分泌多种激素,如调节水盐代谢的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盐皮质激素为防止血液流失,而储存钠,增加血液含量,而这会导致高血压。此外,还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者都使心跳加快,心力加强,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人类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的状态当中,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睡眠不稳定,就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旺盛,其中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周围小动脉收缩;而肾上腺素则增加心排血量,均使血压升高。
持续的高血压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并引起心脑肾的多种病变——
1、对于心脏,血压增高,左心室负荷过重,可使左右心室肥厚,扩张;因其对血管的影响,可导致心肌缺血。
2、脑小动脉硬化,可伴有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造成脑出血。
3、肾小动脉硬化,一些肾单位萎缩,另一些则有代偿性肥大,肾表面呈颗粒状,皮质变薄。
4、此外,还可能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及神经乳头水肿。
肾上腺属于腹轮,这些体式对腹轮具有很好的功效:
1、扭转体位——因为扭转体位主要采用腹式呼吸,因此,对肚脐周围的内脏,包括肾脏,肠脏,胃脏产生很好的按摩功效。由于脊柱的扭转,使脊柱周围血液循环加强,因此,可以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2、前屈姿势——伸展背部肌肉,拉伸脊柱,对下脊柱区域具有滋养作用。另外,前曲姿势可以缓和心情,改善易怒的紧张的情绪,所以,可以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压下降。但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谨慎练习头向下的姿势,或者干脆不做,以免压迫头部血管,造成危险!
3、蝴蝶式,鸽王式——放松髋关节,同时改进腹内脏器血液循环,放松肠胃,按摩背部,促进肾部血液循环。

高血压患者在做瑜伽体位时,一定要保持深长而自然的呼吸,做姿势时一定要慢,并配合好意念与呼吸。切记,不要屏住呼吸,尤其是内悬息,极宜造成心脏压力,从而使外围血压升高。另外,要饮用清淡食品,戒烟戒酒。
针对低血压患者,可以练习:
1、拜日式——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血。
2、倒立姿势——加强头部供血,恢复头脑精力,使脑细胞充满活力,增进心智。并且使两腿血管得到放松。如犁式,肩倒立等。
瑜伽人(yoga_in)
瑜伽体式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胰腺
胰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在第1,2腰椎的高处横贴于腹后壁。胰形态较长,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胰头较大,被十二指肠包绕,胰体为胰的中间大部分,横跨下腔静脉和主动脉腹部的前面;胰尾较细,伸向左上,至脾门后下方。
胰管位于腺实质内与胰的长轴平行,它起自胰尾部,向右行过程中收集胰小叶的导管,最后胰管离开胰头与胆总管合并,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的功能:胰由胰腺外分泌部和胰腺内分泌部混合组成,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可分解蛋白,糖类和脂肪;内分泌部分分泌胰岛素,可调节血糖的代谢。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之一,此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的。临床多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血管病变;皮肤感染而导致败血症等并发症。所以在临床上,多数人说: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瑜伽里认为胰腺属于脐轮,一些对腹部伸展性较强的体式,在保持过程中不仅锻炼腹部肌肉,而且还会对十二指肠和胃,包括胆囊产生一定的按摩效果,如果在保持中采用腹式呼吸,那么就会使丰富的血液聚集到腹内脏器,从而起到调节脏器血液循环功能,使脏器更有效地发挥其自身功能,或起到很好的相互协调功能,气血运行旺盛,条理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