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井长政的背叛:织田信长的越前征伐与浅井家背叛之谜

2023-01-15 21:32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越前征伐

永禄十三年(1570年)四月二十日,织田信长率军从近江国坂本向若狭国进军,于四月二十三日进入若狭武田家的四家老之一粟屋胜久麾下的国吉城。从这再往西走,就是武藤友益的地盘佐分利乡了。

四月二十五日,织田军突然全军转向,朝着东边的越前国进军,随后抵达两国交界的金崎城与天筒山城。金崎城是进入越前国的门户,南北朝时代室町幕府大将斯波高经进入越前国的步伐就曾被南朝名将新田义贞给挡在了金崎城。

朝仓家早就料到了织田信长的动向,毕竟当时织田信长如日中天,却几次都在朝仓家这里碰了钉子,不能不防。早在四月十一日,朝仓家就命令一族的敦贺郡郡司朝仓景恒率军三千人进入金崎城,天筒山城中也有以城主寺田采女正为首的共一千五百人的军势。

不过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织田信长还真敢借公战之名攻打朝仓家。天筒山城虽然位于一百七十一米的高山之上,非常易守难攻,但是在遭到织田军突袭以后,顷刻之间就城破人亡。

按照阳明文库本《信长公记》的记载,此战中织田军的先锋是德川家康为首的三河众,天筒山城中的一千五百人守军中战死了一千三百七十人(按照织田信长写给毛利元就的书信为数百人),也就是说守军基本上全部战死。根据山科言继在京都听到的消息,织田军在这一战中也战死了千余人,可以想象这一战的战况有多惨烈。

织田军攻打越前国采用的策略和当初攻打南近江相同,位于防线更后方的天筒山城遭到织田军的攻击时,金崎城的城代朝仓景恒三度率军出阵救援,但是都被织田军给击退,反而自己还战死了五百多人。次日,攻下天筒山城的织田军转头进攻金崎城,朝仓家的家督朝仓义景亲自出阵救援,但是因为居馆一乘谷发生了骚动,不得不撤军回城。

金崎城被织田军围得水泄不通,织田信长命令木下秀吉前往劝降,表示若是不从,天筒山城就是一个例子。在这样的窘境下,孤立无援的朝仓景恒只得同意了织田信长的劝降,随后织田信长接管了金崎城,又命令秀吉派出两百余人护送朝仓景恒返回一乘谷。

当时在一乘谷的朝仓景恒之父朝仓景纪愤怒地说朝仓景恒开城是朝仓家的耻辱,最后朝仓景恒愤而进入了越前国的永平寺蛰居。

小豆袋的故事

金崎城和天筒山城陷落之后,位于两城南边的疋坛城也失去战意开城投降,按照信长原本的计划,织田军将继续朝着越前国府中进军。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了一个非常劲爆的消息——织田信长的妹夫浅井长政举兵叛乱,准备从背后偷袭织田军。

织田信长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呵呵一笑,然后对着通报的信使说到:“不可能!我给了浅井长政江北的领地,他是没有理由背叛我的。”

信长话音刚落,织田家家臣们的使者纷纷来到本阵,报告浅井长政有不轨的动向,信长这才不得不相信妹夫已经背叛了自己。

关于浅井长政的背叛,在《朝仓家记》里还有一则非常出名的故事。

话说浅井长政的妻子市姬是织田信长的妹妹,兄妹二人的关系还都挺不错的。不过,当她得知丈夫准备背叛兄长时感到非常苦恼,最后还是决定给正在越前国出阵的信长送去消息。

市姬没有让人带去书信,而是命人送去了一份点心:她在一个袋子里装满了小豆,随后将袋子的首尾都用绳子系好。

正在越前国的织田信长收到妹妹的礼物时觉得十分奇怪,这时候送小零食干啥?还特意只送了一小袋。可是当信长看到袋子上的绳子时又不禁陷入了沉思,而后看出了玄机。

“浅井背叛我们了!”

浅井长政若是背叛信长,就有可能同若狭国、越前国的反信长势力结盟,从而将织田军包围在越前国,切断信长的后路,所以市姬才故意用绳子将袋子的首尾系好。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但是真实性上却无法考证。

浅井家背叛之谜

现如今的很多读物都是按照《浅井三代记》的说法,说浅井长政之所以背叛义兄织田信长,是因为朝仓家曾经是浅井家的盟友,给过浅井家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同织田家结亲时,浅井家曾要求过织田家无论如何都不能与朝仓家敌对,信长当时答应了此事,但是在这年又反悔发兵攻打朝仓家,引起浅井长政的父亲浅井久政的不满。

不过,《浅井三代记》的说法是基于《江浓记》里浅井长政的祖父浅井亮政曾与朝仓家缔结盟约,受到朝仓家帮助在江北立足的记载而创作的。实际上呢,在前文有提到过六角定赖时期六角家曾攻打过浅井家,胁迫浅井家臣服。当时的朝仓家是六角家的盟友,而非浅井家的盟友。也就是说,浅井家和朝仓家压根就不是什么世代交好的家族,浅井长政背叛信长也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义理”。

说到底,只能说浅井家在当时的世道里,算是领国一元化进行得非常差劲的大名,浅井家的家内主要还是由家督与北近江的豪族们联合施政。织田信长为了实现“天下布武”,无休无止地进行着战争,使得浅井家这么一个弱小的势力需要频繁地承担过重的军役,最终不满的浅井长政决心对抗织田信长,谋求独立。

除此以外,在信长上洛以后,织田信长完全没有把浅井家当做盟友来看(从赐名之事也可看出),而是将他们当做家臣使唤。近江国北部曾经是六角家分家京极家的地盘,室町时代的浅井家不过是京极家的家臣而已,地位并不高。

在前文提到的信长召唤各国大名上洛之事中,不知是不是有意而为,织田信长在信中称呼德川家、北畠家、山名家、京极家等大名时使用了“德川殿”、“北畠殿”等称呼,而松永家、游佐家等原室町幕府的守护家臣则没有用上这样的称呼,反而称他们为“国众”、“名代(大名的代官)”。

浅井长政也是如此,信长在信中称呼京极家为“京极殿”,而在“京极殿”后的标注里却写了“浅井备前、同尼子、同七佐佐木……”尼子氏是京极家的出云国守护代,“七佐佐木”指的是高岛郡的“高岛七党”,也就是说后边的标注里跟着的都是京极家的家臣。

在浅井长政的眼里,织田信长的上洛指令并非是发给自己的,而是给那个早就没落了的主家京极家。浅井家在织田信长构筑的政权之中没有被当成盟友对待,反而被当做织田家的家臣使唤,这是浅井长政不能接受的。最终,浅井长政决意放弃与织田信长的同盟。

不管怎么样,浅井长政的背叛不光让织田信长的这次越前征伐以失败告终,同时还让信长陷入了被包围的可能之中。


浅井长政的背叛:织田信长的越前征伐与浅井家背叛之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