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嘀嗒出行再曝安全事故:女乘客被司机丢在高速应急车道

2022-03-11 17:33 作者:网约车观察  | 我要投稿

网约车观察3月10日消息,据凤凰网风暴眼报道,近日,乘客吕女士在搭乘嘀嗒顺风车时竟被司机丢在高速应急车道。

吕女士称,当天自己乘坐嘀嗒顺风车从山东泰安返回北京。途径G3高速公路廊坊北京交界处检查站时,需要检查司机以及乘客的核酸报告。

因为司机的核酸检测结果无法在北京健康宝上显示,该司机要求吕女士配合自己,向检查人员谎称司机与吕女士一同做的核酸,但是吕女士拒绝配合。

但没想到之后该司机竟辱骂吕女士近十分钟,因被骂的受不了吕女士回骂了几句。然而之后司机便将吕女士推下车,将其丢在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上。最终吕女士步行走到检查站,通过拦车回京。

此外,吕女士被司机丢下后,曾致电嘀嗒出行客服,希望平台能帮助其回京。客服表示将会核查事实,若属实将会封停司机账号,但对吕女士其他诉求并未回应。

吕女士称,事发后第二天平台仍然扣取了顺风车产生的费用,吕女士多次致电平台反映情况但未获得处理结果;事发后第三天,嘀嗒方面表示愿意退还部分车费。

最终,经过多次沟通无果,吕女士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中递交投诉申请,事发后第五天,嘀嗒出行主动联系吕女士,表示愿意退还全部车费。但是关于此事处理结果,客服并未正面回应。

目前,嘀嗒出行方面尚未回应此事。

致于为何事发一月后才选择曝光?吕女士也向凤凰网风暴眼给出了自己解释,称其在多次拨打嘀嗒电话反馈,均无后续处理结果,沟通过程中,吕女士认为嘀嗒全程都在推脱责任,所以才选择曝光给媒体。

嘀嗒为何频曝安全问题?

以拼车业务知名的嘀嗒出行,并不是首次曝出安全问题。

就在去年11月,嘀嗒出行被曝出顺风车司机辱骂恐吓女乘客,引发广泛关注。彼时,嘀嗒出行的回应是暂停司机接单,呼吁用户平和沟通。

在此之前,嘀嗒顺风车也曝出过多起安全性事件,并被监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

公开资料显示,嘀嗒出行创立于2014年,先后共获得4轮超1.3亿美元融资,机构股东包括IDG、蔚来资本、崇德投资、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但在2017年3月获得最后一轮融资之后,嘀嗒出行再无新的融资进入。

与滴滴、快滴、UBER等网约车平台不同,嘀嗒出行一开始就选择了顺风车赛道。目前,嘀嗒出行的业务板块主要包括顺风车和出租车,其中顺风车作为主打业务,占据了收入大头。

嘀嗒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嘀嗒出行收入分别为1.176亿元、5.806亿元及7.91亿元;顺风车业务作为嘀嗒出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分别占总营收比例为66.3%、91.9%、89.2%。

较为单一的业务模式是嘀嗒面临的最大挑战。有行业人士指出,相较于普通网约车,顺风车以分摊成本、利益共享为目的,且多以行程较长的城际订单为主。

由于顺风车司机多位私家车主,监管存在一定的限制,摄像头等安全措施的开展有一定难度。所以,顺风车容易成为安全事故的重灾区。

2018年,滴滴顺风车业务先后发生两起女乘客遇害恶性安全事故,遭到监管调查和舆论抵制。当年8月,滴滴不得不宣布下架顺风车业务,才上线5个月的高德也宣布下线顺风车。这让嘀嗒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但侥幸的嘀嗒,却没有解决顺风车出行的真正问题。

此前,有报道曾指出,嘀嗒平台司机审核不严,仅300块钱就能通过中介注册该平台顺风车司机。中介称,只要提供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和车辆招聘就可以帮忙注册,驾龄不够、车型不符、车辆所有人与驾驶人不一致等问题都能解决。

嘀嗒也在招股书承认了顺风车相关的安全性风险。

嘀嗒在招股书表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我们促成的顺风车搭乘过程中的汽车事故数量分别为27宗、216宗及419宗,均涉及身体受伤及私家车主的责任,並已完成保险索赔程序。”

对于两次提交招股书的嘀嗒出行而言,安全问题仍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嘀嗒出行再曝安全事故:女乘客被司机丢在高速应急车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