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下厨房,应当不是为了做预制菜
11月24日,有关马云入局预制菜的消息不胫而走,A股预制菜概念股冲高。
从消息面来看,源于11月22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PAU JASON JOHN,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日用品批发、酒店管理、技术服务等。
由于内含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销售,于是,媒体就将预包装食品与预制菜绑在了一起,认为马家厨房进军预制菜行业了。而马家厨房为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又由马云持股99.9%。于是,也就变成了马云要进军预制菜了。想象力之丰富,令人惊叹。

我们并不否认,预制菜行业是一条商业新赛道,相关媒体、专家也早就将其说得天花乱坠,千亿、万亿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层出不穷。企业和投资者更是闻风而动,纷纷涉足预制菜行业,加快预制菜布局。特别是相关的上市公司,更是把进入预制菜行业作为一大利好,向投资者传递投资信号。实际上,预制菜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特别是教育部门,迄今为止没有对预制菜进校园松口。对广大居民来说,对预制菜也是排斥者居多,认为预制菜营养价值不高,对预制菜进校园强烈反对。
这也意味着,预制菜这条行业新赛道,并没有媒体和专家描述的那么好,能否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否进入到学校、医院等重点消费领域,按照目前预制菜的“口碑”,从总体上讲,是比较悲观的,反对者也是远大于支持者的。对广大消费者来说,难得尝尝味道,还是可以的,广泛接受则不仅需要时间,还要看预制菜能否发生革命性变化,亦即不要让广大消费者有营养价值不高、添加剂过多、安全性不强等想法。否则,就有可能倒在赛道上,形成投资等方面巨大浪费。

马云作为市场嗅觉非常灵敏的企业家、投资家,进入食品行业,不排除对预制菜行业的看好,但决不是奔着预制菜行业而去。毕竟,马云已不是当初的创业者,不需要用“赌一把”的心理对待投资,而是会以十分成熟的心态看待马家厨房。为什么注明“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既是对预制菜行业的看重,也给马家厨房下一步的发展留下了空间。预制菜不行,不代表其他预包装食品不行。毕竟,现实生活中,需要预包装的食品很多很多,销售这方面的食品,自然是空间很大、需求很多、市场很辽阔。在淘宝、天猫等非常受消费者喜欢的情况下,马家厨房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预包装食品,更是有着天然优势和特别条件,而马云的名人效应、企业家效应,也可以为马家厨房进入市场的信誉背书、形象背书。
这也意味着,把马云注册马家厨房与进军预制菜行业联系在一起,还是有点牵强。如果马云真的涉足预制菜行业,最有可能的是“买断”盒马生鲜的预制菜供应,切断其他为盒马生鲜提供预制菜的通道,由马家厨房独家为盒马生鲜提供预制菜。在此基础上,再扩大到其他企业、其他预制菜主要销售平台,而不会为一些小商家提供预制菜。如果能够打通学校的预制菜通道,马家厨房则极有可能快速扩张,全面进入学校的预制菜供应。而学校要想对预制菜放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马云不是一个会让自己轻易寂寞的人,也是一个市场眼光极其敏锐的人。他可能嗅到了预制菜行业的某些味道,但也不会一个猛子扎进去。货物进出口、食用农产品批发等,可能才是马家厨房眼下最主要的涉足点,特别是货物进出口,马家厨房会利用阿里巴巴的优势、淘宝、天猫等的触角广泛,在农副产品的进出口方面,涉足更深更广,将国外优质农副产品引进,把国内优质农副产品输出,形成农副产品进出口的一个大通道。不夸张地说,三到五年时间,马家厨房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之一,甚至没有“之一”。而马云本人,也会因为马家厨房的成功,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烟火气的“凡人”、“普通人”,而不是总让人望其项背,或高高在上的“高人”“仙人”,从而让他由“可敬”逐步转变成“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