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紧急刹停,那是苏炳添的广告画
辅助驾驶本意是帮助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增强交通安全,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情况,比如“幽灵刹车”。

据热门视频,5月25日,四川甘孜的时先生驾驶理想L7在路上正常行驶,突然车速从80km/h降到20多km/h,后直接刹停,时先生表示,当时路上没有任何障碍物,只有一个广告牌,上面有一个准备起跑的人物。

从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看,在某国道上,一块硕大的广告牌屹立在路边,上面有个准备起跑的苏炳添人物形象,广告牌体积大,已经延伸到了路上。

时先生称,事后联系理想官方,他们表示是因为激光雷达把广告牌上准备起跑的人物,识别成了在路中间的真人,所以才紧急刹停。
在接受采访时,理想售后客服回应,称激光雷达有一个视觉感知的效果,识别广告牌刹停这种情况也要看当时用车环境,具体原因需要工程师做分析诊断。
“幽灵刹车”不是个例 “辅助”驾驶只是辅助
实际上,这种“幽灵刹车”在汽车辅助驾驶上较为常见,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车辆传感器误检测所造成。无论是特斯拉这种纯视觉避障,还是主流的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避障方式,以上这些手段只能用作车辆对于外界的感知类别和方式,但最终车辆还是要依靠自身的软件算法来实现车辆的自动辅助操控。
今年3月份,一位理想L9车主在无人的陵园驾车行驶时,发现车内的屏幕上显示周围全是人在走动,还有骑自行车的,看得人后背发凉。今年1月份,一位理想L8车主驾车在夜间行驶,突然发现中控屏显示车后方“有人”在追车,查看后,却发现车后面根本没人,理想解释称这是“视觉感知算法的BUG”。

早在今年4月8日,就曾有理想车主发文炫耀“理想跑高速太爽了,140公里的路有120高速领航,自动超车,变道,不需要任何操作,看看风景聊聊天就行。”照片中方向盘右半部分夹了一个重力块,司机的双手并不在方向盘上。
这条博文发布后,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一些知名汽车博主也站出来发声,车评人陈震直接劝车主“赶紧去自首吧”,车评人韩路也批评道“辅助驾驶欺骗环,送命设备”。不过车主并没有认识到错误,还反怼道:“我觉得辅助驾驶开得比人好,比人聪明,比人安全,我十分信赖”,结果今年五一期间在高速上开辅助驾驶撞到了雪糕筒……

这种一方面需要出色的软件优化,同时也需要大量的道路测试来累计样本,帮助辅助驾驶能力不断自我学习和优化,这点看上去和目前十分流行的人工智能AI较为相似。
这几年,由于车主使用辅助驾驶发生的意外事故不在少数,其中有很多都是车辆没有及时辨别路况所发生。而之后各大厂商也开始针对辅助驾驶功能进行了限制,不再强调“自动驾驶”改为较为保守的“辅助驾驶”。这样一方面在法律上免除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是提醒车主:车辆的驾驶权始终在车主手中,需要实时监管。
目前来看,国内在售具备辅助驾驶能力的车型,只开放到L2级别。再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要么是不成熟,要么就是尚未开放。另外目前国家虽然对于自动辅助驾驶在法律上不断地放开,但在采用类似功能时发生车祸的责任依然还是车主自己承担。所以最后还是要奉劝大家,新技术还是需要谨慎使用,在使用自动驾驶时依然需要完全留意前方路况,并做好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BEV感知占用网络技术,可以解决问题吗?
近几年大家可能会发现,现在很少再看到特斯拉车型出现“幽灵刹车”的问题了,特斯拉出现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2022年之前。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从2021年底开始,车辆配备的HW3.0软硬件中,开始加入了BEV感知技术,也就是特斯拉车型通过8个摄像头再结合相关算法,就能以车辆自身为中心,站在一个俯瞰的视角,观察周围的情况。

而在2022年底,特斯拉又把占用网络技术加持了进来,在原本的俯瞰视角下,再把周围的物体变成占用空间的立方体,这样几乎可以在不用完全识别的情况下,也能让系统知道这里有物体需要躲避。这两项技术的加持,可以让特斯拉利用视觉打造3D效果,更好地避免因为没有雷达传感器而导致的感知能力不足,而且有了这两项技术后,几乎让幽灵刹车这类问题绝迹了。

从今年开始,新势力们的辅助驾驶系统纷纷开始“进城”了,各种减轻或者不依靠高精地图的方案已经开始上车,但是我们看到大家都开始把BEV技术等更为完善的视觉感知融合了进来,理想在此前的沟通会上也强调了,会融合BEV和占用网络技术。
因为城市环境中,像各种广告牌,大型车辆车身上的广告图案,玻璃幕墙的折射反射等问题,都在影响着目前新势力车型感知决策方案的准确性,之前已经有很多网上的视频,在调侃特斯拉把公交车广告上的人像,识别成真人。所以引入BEV和占用网络这类空间感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有着迫切需求的。

但是在现在绝大部分新势力的车型,包括这次出现幽灵刹车的理想L7,还没有向前进化,目前还处在感知识别,到数据库里找对应目前的阶段,虽然新技术已经在开发过程中,但是落地进程可能还需要半年的时间,其他车企可能还会更长,所以在这一阶段,所有新势力车型都要引起注意,不是你有了激光雷达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到头来还是要增强视觉感知能力。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全行业的辅助驾驶系统,其实都在模仿特斯拉,而头部新势力的这几位其实本就可以说是特斯拉的门徒,而特斯拉走过的一些弯路,比如在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这些方案上的抉择,踩过的一些雷,比如幽灵刹车,众多边角案例等,国内的头部新势力们也沿着这些路线在一步步地走,而走着走着大家逐渐都在往特斯拉的路线上走,虽然大家依然把特斯拉当作不友好的竞品,但是身体都很诚实。
在如今这个新势力车型大批量交付的阶段,看到疑似的“幽灵刹车”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如何去完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感知技术过渡的阶段,如何能够少出问题,找到出问题的根源,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