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读书笔记-第一章-价值
成长分为两种: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
作者的理解
内向成长: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如早起、跑步、阅读
外向成长: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如写作、画画、编程。
我的理解
内向成长:只改变自己的成长活动
外向成长:不但改变自己也改变他人的成长活动
培养习惯容易,打造技能难
原因是习惯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可高可低。技能是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可能不高,但是肯定不低。
注重于社会技能培养,而不是习惯。
技能对社会价值更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
一、价值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建价值
1、复制
复制和转换是大自然的两种基本存在形式
转换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复制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复制有价值的内容
2、价值 用价值规律看问题
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自己创造价值越大,越会被需要,才能参与更大的交换。
创建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内容
三五年后是否还能产生影响来衡量信息
摆脱我想要的思维,尝试我能给的视角
写作就是生产有价值的内容,成长就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成功就是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
从经验写作转换为知识写作
经验有限,知识无限
产出有知识的内容比产出有经验的内容更有价值。
那编程举例,博客如果只是简单的写一些特定场景下的解决方法。这就属于经验写作。
而如果深入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衍生出解决方法,这就属于知识写作
为学习新知识投入大量资源
社会在巨变,但价值交换规律不变。
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
能给他人带来帮助的内容
价值的大小如何衡量?
通过内容的普用性即使用场景的多寡
包含底层原理和知识的内容比只能解决某些特定场景的方案有价值
因为了解底层原理可以解决的场景更多
3、利他
先主动付出才能获取收获
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广
不带功利的利他,会以某种形式反哺到自己
利他是通过自身能力或价值影响他人,而不是强迫自己取悦或者控制他人。
要有利他的想法和能力,缺一不可
接纳利己
不要强迫自己做高尚的人,不要拒绝因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益处。
帮助他人后得到对方感谢,会促进我们更加积极的帮助他人。进入正向的循环。
这也是社会上为什么会有人提倡做好事要留名
4、镜子
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影响到他人。
吸引>付出
自我审视
5、内向
用作品替自己说话
通过产出独一无二的、具有长久价值的作品或产品来与这个世界保持连接
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吸引他人
什么才叫好的作品
能给人产生巨大的帮助,且有长久的生命力
好的作品离不开创造价值
越是在传播手段发达的社会里,越要坚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