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叔本华&德里达&克尔凯郭尔.通识.读书笔记

2022-08-01 06:17 作者:我命我掌控  | 我要投稿

已输入807字







叔本华 

牛津通识读本 


序言 

在叔本华死后四十二年,即1902年,一个叫王国维的无名之辈,竟捧着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英语版啃了整整两年。后来这使青年王国维的学业如火山喷涌。 

有识者屡屡从王国维的墨迹中读出了叔本华。 




尾页 

这个人(叔本华)的哲学我一向珍爱……他的一字一句像甘霖,滴进干涸的心田。——李银河 





正文前言 

叔本华对思想史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激怒从瓦格纳到维特根斯坦的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和思想家,并激发他们的灵感。 




P2 

叔本华外学校接受了广博而丰富的教育,而且富庶(shu)家庭所提供的旅行经历和社交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叔本华的素养。 

要知道自己的差距。——190413 





P4 

如果没有这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叔本华的成就会大打折扣,但是这个优点却被一个缺点所抵消:对哲学家而言,多与人交流,多一些对话和自我批评意识,这是一个长处,而叔本华有时的表现却与此相反。 


选择合群可以做出较为正确的选择,但自己就会失去练习思考的过程;选择孤独可能做出不明智的选择,但保护了自己人格的完整性。合群的优点与合群的缺点相抵消,孤独的优点与孤独的缺点相抵消。 


合群—>迷失自我—>不知道真正想要。 

孤独—>过于自我—>不明白他人意思。 

所以讲平衡,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保持平衡就要振作起来向前骑。 

——190413 







P120 

真正驱动我们的是:无意识的,自然的意识。 





P127 

弗洛伊德一定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为保持原创权要避免读什么,这一点人们很不情愿指出。










德里达 

牛津通识读本 


C9 

坏读者的阅读习惯:这类读者畏惧阅读过程的风险、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他们希望阅读到预先确定的意义、与自己信仰和经验相符的意义。对他们而言,阅读不过是强化自己偏见的行为。 

//李永毅(译者)注。190419







克尔凯郭尔 

牛津通识读本 


Chapter 1 

他坚持认为,要写出好东西,就得过好生活,然而,他要告诉世人的东西却令人很不舒服。 


C2 

神学的秘密最终被证明是人类学。 


//此书略读,不过精读了第一章与最后一章。




叔本华&德里达&克尔凯郭尔.通识.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