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货币银行学 货币金融学 期末复习(十)

2023-06-29 23:27 作者:月亮没空喏  | 我要投稿

金融十 (这个文字里面有缺少的部分是算式,大家看一下视频里有讲的哈)

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部分准备金制度,是指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只需缴存部分资金作为存款准备金,其余资金可以全部贷出的制度、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银行不用把所吸收的存款都作为准备金留在金库中或存人中央银行,进而为创造存款货币提供了可能。

2.转账结算制度

转账结算制度,是指不使用现金,而是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直接划转到收款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的资金结算方式。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因此,转账结算制度使多倍的存款扩张成为可能。

二、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

原始存款,是整个银行体系最初吸收的存款,具体见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再贴现而形成的存款,是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这部分存款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变化,仅仅是流通中的现金变成了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的增加正好抵消了流通中现金的减少。原始存款对于银行体系而言,是现金的初次注人,是银行进行信用扩张的基础。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派生存款,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假定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并且,第一,商业银行不持有任何超额存款准备金;第二,没有现金从银行系统中漏出;第三,没有从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的转化。

假设某A银行吸收了10000元的活期存款,按照规定提取存款准备金1000元,其余的9000元全部贷款给客户甲

假定客户甲将这9000元贷款存人其往来行B银行(也可以是A银行),B银行校的规定提取90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再将其余的8100元全部贷款给客户乙,

假定客户乙再将这8100元贷款存人其往来行C银行,C银行按照规定提取81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后,而后将其余的7290元全部贷款给客户丙。此时银行活期存款已经由最初的A银行吸收的10000元,加上B银行的9000元派生存款,再加上C银行的8100元派生存款,达到了27100 元,但此时,银行存款的增加还远未停止,还会照此发展下去,直到存款总额达到100000元为止。

三、存款乘数与制约存款创造的因素

货币乘数,简称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即:存款乘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如以K表示货币乘数,则有:

存款乘数表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能力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降低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从而降低其信用扩张能力;反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其信用扩张能力。正因为如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和收缩却要复杂得多。它要受到以下诸多因素的制约。

1.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除按照规定保留法定准备金外,为审慎经营起见,还愿保持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在存款创造中所起的作用与法定准备金完全相同,即不再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因此,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存款乘数成反比。若用e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存款乘数公式为:

假设A银行需要持有5%的超额准备金,则它的存款乘数不再是10。如果其他银行也都持有5%的超额准备金,则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能力就达不到10倍,而只有6.67倍了。

2.现金漏损率

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的现金与存款总额之比。在实际生活中,客户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不再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能力也就降低了。

借款人甲从A银行获得9 000元贷款后,如果甲从其账户中提走了900元的现金,B银行能得到的存款就只有8100元了,显然,存款货币创造的能力又下降了。若以c表示现金漏损率,此时存款乘数为:

假设现金漏损率为10%,则在综合考虑了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和现金漏损率后的存款派生倍数就降为4,

3.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

在中央银行对活期、定期存款分别规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低,因而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能用发放贷款的资金就越多,创造的派生存款就越多,反之则相反。

设定期存数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t,定期存款法定推备金常为 存款乘数变为:

假定甲得到9 000元贷款后,有20%转化成了B银行的定期存款,另外的80%转化为B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为8%,在综合考虑超额准备率、现金漏损率等因素后,存款乘数进一步降为 3.8倍了。

K=10%+5%+10%+20%x8%=3.8


四、基础货币

通常是指流通在外的通货(C)和准备金(R)之和,即B=C+R

基础货币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总额,由于可以支撑数倍的货币供给额,故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五、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M对基础货币量B的比率,表示货市供应量随基础货币B的变动而变动,它是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量的倍数。用m表示货币乘数

即m=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M基础货币B

于是,货币供应M与基础货币B之间的关系便为:

M=货币供应=货币乘数x基础货币=mXB

在一般情况下,货币乘数总是大于1,因此,货币供应量成倍于基础货币,这个倍数就是货币乘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通常又将基础货币称为“高能货币”

货币乘数公式应用看视频哈,里面讲了。

货币银行学 货币金融学 期末复习(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