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王乡南坡村:参观渭南红色地下交通站旧址

2022-06-03 08:46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2019年6月30日,在渭南市博物馆领导的带领之下,我们前往临渭区阳郭镇苌坡村(原大王乡南坡村),参观了这里的渭南红色地下交通站旧址。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渭南临渭区的大王乡南坡村,现在归阳郭镇苌坡村管辖,位于秦岭山的北麓,渭南与蓝田交界处。在连接渭南市区和蓝田县的S108公路边,新竖立了一块褐色的长方形旅游指示牌,上面写道:“1946年秋,李先念回延安住过的地下交通站旧址”。

 

2018年4月3日,渭南红色地下交通站旧址正式揭牌。它位于一条隐蔽的山沟里,离开公路,沿着小路,步行大约十分钟,终于看到这处旧址。 

这里是刘正印家,他出生于1916年,1938年开始从事地下党工作,1946年10月曾经护送过李先念同志过渭南。如今,这里的院落、马房和烧酒坊等保存完好,经过修葺,焕然一新。


这条红色地下交通线是解放战争时期渭南三大交通线之一,承担着豫、鄂、陕边区和陕甘宁边区的联络工作,以及护送干部和输送物资等任务。

上个世纪30至40年代,这里的烧酒坊颇具盛名,流传着“千杯名酒汇满堂,不及一口南坡香”的美誉。为了掩护地下交通工作,刘正印扩大了酒坊规模,给同志们提供了容身之所,也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

走进红色地下交通站旧址的大门,迎面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干净整洁。刘正印先生已经去世,她的女儿带领我们参观,饱含深情地向大家讲述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几度落泪,令人感动。


门房


客厅


客房


院子的西侧是客厅,东侧是客房,按原样布置。北侧的正房,作为陈列厅,展示了李先念睡过的炕,以及用餐和办公的桌子,见证着这里重要的时刻。

1946年8月,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第五师,从中原解放区突围,胜利到达商洛地区,与当地游击队会合,建立了鄂豫陕边区革命根据地。9月,中共中央联系李先念返回延安,并且部署了时间、路线和安全事宜。

9月11日,李先念一行四人从龙驹寨出发,越过敌人的封锁线,进入蓝田县厚子镇,立即联系这里的地下交通站,在刘正印和多名队员的掩护下,顺利来到南坡村的刘正印家里。次日,刘正印雇了两头毛驴,将李先念等人护送至渭南和临潼交界处的铁炉镇,顺利完成任务。


李先念住过的炕


李先念用过的桌子


在屋子的西北角,李先念睡过的炕旁边,便是刘正印自己的炕。据说,墙壁上曾经糊满老报纸,可惜后来都被清理掉了,失去了曾经的沧桑之感。

在屋子的东南角,摆放着四个展柜,里面陈列着刘正印的老物件,以及各种介绍刘正印和渭南红色地下交通线的资料。刘正印的女儿告诉我们:“现在很多博物馆四处收集藏品,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征集过任何东西,这里展示的各种物品都是老人生前留下来的!”

在这些展品之中,可以看到四枚银元。当年,刘正印护送李先念,快到铁炉镇的时候,李先念笑着对刘正印说道:“你们的工作做得真好,谢谢你们了!”同时,掏出四块银元,交给了刘正印,让他们在回去的路上买饭吃。刘正印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返回家中。但是,刘正印一直没有使用这四块银元,而是将它们收藏起来,成为这段交往的见证……


刘正印住过的炕


刘正印的老物件


四枚银元


大王乡南坡村:参观渭南红色地下交通站旧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