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在哪个大国有能力在1年内生产1000辆主战坦克?

2022-03-25 23:59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现代战争都是高烈度和快节奏的。而主要军事装备和武器弹药的消耗也相当惊人,大规模战争开战后每个月的弹药消耗量,至少是以十万吨为一个基本单位。因此一场高烈度的战争,经常会把一些军事大国的多年武器储备都会消耗到近乎彻底清库存的程度,这方面对精确制导弹药的消耗率十分明显。也恰恰是因为精确制导弹药在现代战场上参与的门槛越来越低,导致过去上百年来的所谓钢铁洪流,也就是大量的主战坦克加伴随步兵战车进行大范围快速突击的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战争仅仅一个月,双方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辆,加起来就有几千辆,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主战坦克,而且是造价比较高的二代和三代主战坦克。各种弹药,包括精确制导弹药,大量消耗了很好办,


赶紧加班加点地制造和继续往战场上输送就是了。更大的问题是作战双方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消耗也很大。毕竟全部出现在战场上的各种履带式车辆也不过两三万辆,开战后的第一个月就已经消耗了大约全部同类装备的四分之一以上甚至接近三分之一。那么战争如果还要打下去,上哪里寻找更多的主战坦克和其他履带式战车来补充呢?总不能打着打着,把过去的机械化陆军,全部打成真正靠两条腿机动的“纯步兵”吧。说到底和弹药的消耗一样。主战坦克和辅助的履带式作战车辆,也需要进行快速补充。补充的办法无非有两个:第一就是后方加紧生产新坦克。第二,就是把过去库存的坦克拉出来,争取能重新启动起来,对战场进行紧急补给。单凭印象可能会认为,从仓库里把库存的坦克拉出来紧急补给,


肯定比加班加点新生产坦克要快得多,但是实际上库存老坦克的恢复战斗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先不说那些库存老坦克的性能是否还适应当今的高烈度战场,就是仅仅能不能让这些老坦克的发动机再运行起来,让其炮塔能够再次旋转,让其主炮再次发射配套的弹药不至于突然出现炸膛事故,都是很不容易的。虽然苏联解体时,曾经留下了超过5万辆之多的T54以上级别的各种坦克,但是大部分完全成了废铁,已经回炉炼钢了。在整个前苏联范围内,至今还存在的各种苏联时代的遗留坦克,已经很难超过1万辆。就算是把这些老旧坦克都搜寻回来,想马上使用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毕竟苏联解体后,大部分老旧坦克都被抛弃到露天已经30多年。完全不存在真正恒温恒湿的高档仓库,来存放这些当年也当做快速,


消耗品的钢铁作战平台,不用说坦克,就是一辆新车在露天停放十年以上都会自动报废,而大量的坦克在露天存在了30年,状况普遍已经不适合再用来作战。如果希望再次强行重启。那么必须要拖回现代的坦克工厂,进行全面的翻新操作。真正能保留继续用的,也不过是当年的焊接车体和部分的主装甲,至于发动机、主炮和行走装置,必须完全更换。其实有部分坦克工厂,就常年在进行这类翻新工作。但是“产量”总体不大。在一定程度上,翻新老坦克的时间效率,还不如全新生产新坦克来得快,毕竟新坦克不需要彻底除锈等烦人的工艺阶段。不过新生产坦克的生产很容易吗?同样未必如此,因为现在全球传统的坦克工厂,都面临产能萎缩的大问题。比如英法意大利等有独立三代坦克生产能力的欧洲国家。


最近20年来,都没有新生产任何一辆新坦克。而英法意三家现在任何一家都只有不超过250辆的现役坦克,这三家的坦克工厂即使复产,每家一年内也拿不出20辆新坦克。还有一个传统的欧洲坦克生产大国自然是德国。但问题是最近10年来,德国的坦克生产线也基本停滞了。如果现在开始加班加点。一年后也拿不出50辆豹2A7!至于超级大国,萎缩的更彻底,最近30年来,M1系列新坦克的产量已完全归零。如果急着要货,M1的工厂也许一年之后可以交付60辆左右的翻新产品。当然这几家和当今的战况都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可能向战场上输出主战坦克。那么当事的两家如何?其中一家的坦克工厂已经被毁。不论翻新和新生产都不用再指望了。而另外一家原本有3大坦克厂,但是真正生产活动还活跃的也就是一家,


只有每年翻新200辆左右T72的能力,和战场实际消耗对比也是杯水车薪,根本补不上巨大的缺口。因此到目前,全球所有坦克生产企业中,还可以紧急赶制1000辆全新主战坦克的,只有一家。在这家看来,真不是单纯针对谁,只是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现在哪个大国有能力在1年内生产1000辆主战坦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