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泸州消失的古迹:你知道泸州皂角巷,曾经有一座张飞庙吗?

2023-08-11 15:06 作者:江阳沽酒客  | 我要投稿



泸州城趟过几千年的风雨,很多历史印记却在改朝换代中都逐步消亡了。不过没有了的,并不代表没发生过,作为一些被人遗忘的东西,其实还蛮值得跟大家聊一聊。

所以,江阳沽酒客将陆续为大家讲一些泸州过往的历史遗迹,有的早已经烟消云散,有的还存在地名或者残留的遗迹让人浮想联翩,不管怎么样,还是值得有兴趣的朋友去读一读,也算一次有趣的本土历史文化之旅。

这次,我们聊聊皂角巷的张爷庙。说到张爷庙,很多年轻的泸州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就是张飞庙。

张飞庙,又称"张桓侯庙",全国张飞庙很多,目前有记载最早的应该是重庆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原址位于飞凤山麓,庙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字画碑刻,稀世文物200余件,被誉为"巴蜀胜景、文藻胜地"。张飞庙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那么泸州的张飞庙又是怎么回事呢?

泸州皂角巷张爷庙在皂角巷73号,根据《泸县志》卷一108页记载说它叫“桓侯宫”,老百姓都叫它们是张爷庙。“城厢有三:一在皂角巷,一在南门外,道光二年建;一在小市厢,道光元年建”。它是供奉三国张飞的庙宇。”

另外忠山上是武侯祠供奉诸葛亮;江阳北路工商总行背后,以前是关圣殿,供奉三国关羽的庙宇。张爷庙和关圣殿的庙宇和菩萨很多泸州老一辈的人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都见过。武侯祠的遗址在泸医附院修母子楼时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二十个文臣武将石菩萨。应该是八十年代左右。

你看泸州的三国文化底蕴其实也很多,还有董允,可惜泸州现在都没有利用好,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大的遗憾啊!

皂角巷十多年前张飞庙的遗址

据老一辈人回忆,解放初期,张爷庙里是皂角巷小学。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些在这里读小学的老一辈泸州人,还看到张爷庙宇菩萨全在,菩萨雄伟高大,庙里没人点香烛,屋顶高光线差较黑,一两个小学生进庙令人生畏。

就在五一年暑假里学校女性曹校长请几十个工人来拉倒菩萨,将粗绳套在菩萨颈上齐力拉,菩萨轰然倒下,有时只拉断头,又将粗绳套在菩萨腰上拉,一个暑假几十个菩萨全部弄倒运走。据一些老人回忆亲眼见到菩萨轰然倒下,还压伤了三四个工人,一头一脸冒鲜血。

皂角巷小学停办后,此庙变成泸州市皮鞋厂,泸州市皮鞋厂搬走后来了酿造厂,生产豆油醋和豆办。后酿造厂只余一个门市,生产车间全没了,整个地盘要搞开发。2007年已将房屋拆光,形成了乱七八糟的坝子,这个时候张爷庙的遗迹荡然无存。

大概今天的铂金公馆电梯公寓的位置就是原来的张爷庙,因为供奉的就是张飞了。相传他是杀猪匠出身,屠宰业对他建祠奉祀。这里挨着宰牛院,原来也有杀猪巷子,360行不仅仅行行有状元,也行行有祖师爷。张飞就是屠夫的祖师爷,不过张飞杀猪出身,却建功立业,成就了千古美名,屠夫虽然不是个个都能如此,到底给大家提供者日常的美味。

当年的屠夫们,过着粗糙的生活,但是心中也有敬畏和信仰,跟今天恐怕不太一样,唯利是图虽然好像是商人通病,但是我想他们总应该有自己的约束。

皂角巷这是老泸州人所熟知的地名,连接大慈路至太平街,一段202米长、6米宽的长巷。名为巷子,如今其实已和街道差不多,两边井然有序排列着副食店、美发店、文具店、火锅店等商铺,宁静祥和。但是就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曾经的历史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

泸州消失的古迹:你知道泸州皂角巷,曾经有一座张飞庙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