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制 | 视角】未若柳絮因风起
京城飞雪正四月
又到一岁花开时,春日京城的好天气,总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好心情。只不过,又到四月,又到了杨树柳树飞絮的日子,给不少的小伙伴带来困扰。相信不止笔者一个人思忖过:京城绿化为何偏爱“四月飞雪”;随风飘絮是否真的“百害而无一利”?


先来说说这四月飞雪的历史。
时间倒退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还没有漫天飞絮的困扰,困扰京城的是铺天盖地的黄沙。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数平均高达26天。
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让北京“绿起来”成了最迫切的现实。而杨树、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土壤气候、易于繁殖成活、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低等优势,脱颖而出。

它们不负众望,很快就在北京“安了家”,枝繁叶茂,为北京挡住了春冬季的风沙,成了拯救北京自然环境的功臣。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显示:北京地区的平均沙尘天数,50年代为26天,60年代-80年代在10天-20天之间波动,90年代不到5天,2010年以后则下降到3天左右。
少了黄沙的侵袭,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飞絮上。杨花漫漫搅天飞,飘扬的杨柳絮一方面会对易感人群带来呼吸道疾病的困惑;另一方面,干燥疏松的杨柳絮也极其易燃,春季因为焚烧杨柳絮带来的火灾事故频发不止……(春季天干物燥,小伙伴们也要注意用火安全嗷~)


再说回杨柳絮的治理,近年来,人们也不是束手无策:湿化、喷药、打针……想了各种办法治理飞絮,但终究不能根治。
有人提出:尽数砍伐换品种。不可,已然成规模的杨柳树林冒然砍伐,势必带来对北京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其他品种的绿化树木也给有利弊。
况且,在多种治理手段的综合应用之下,自有数据统计以来,北京的飞絮已经减少了接近8成以上。
那么剩下的两成怎么办?

……
好像刚才提到了“干燥疏松”?

是的,近年来,有学者立足于飞扬的杨柳絮,探寻杨柳絮回收利用的方式。
杨、柳絮呈纤维状,柔软质轻,便于大批量收集回用。与其春日里让他们满天飞舞,不如集中收集,发挥其纤维状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化学转化,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移除,进而为北京市的碧水蓝天切实贡献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体污染元素之一,便是铬。其存在形式包括三价铬Cr(III)和六价氧化态的铬Cr(VI),Cr(VI)对生物体的毒性也是Cr(III)的100倍,在水生环境中也更具可溶性和流动性,而长期暴露于溶液中的Cr(III)物种也会导致健康问题,如癌症和皮肤过敏反应,且Cr(III)有再次氧化成Cr(VI)的可能。


吸附技术因其简单、高效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潜力而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技术之一。
理论存在,实践……等下在开始。吸附原理固然简单,但问题是吸附剂的制备与回收再利用成为了新的问题:或是成本高,或是吸附剂难以回收再利用,抑或是更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
因此,常见的植物纤维成为关注的焦点。有报道称基于椰子皮,利用化学转化,用于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也有基于平菇粉末以及核桃壳等其他生物质纤维的报道。

立足北京,收集北京春季大量产生的杨柳絮,并将其进行化学处理,或许是下一种用于含铬废水处理的基础原料。
前路既定,万山无阻。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1700余年前古人的诗情画意的比拟,或许在今天能够提供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同样的,纷繁的生活里,也不妨走得慢些,“闻闻花香,晒晒太阳”。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词条 杨絮、柳絮
2. 中国青年网《一到春天飞絮漫天!把北方杨柳树都砍了行不行?》
3. 程婷,张晓,陈晨,吕瑞阳.天然矿物对重金属Cr~(3+)的吸附性能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8,(05):8-10+14.
4. 胡颖,操家顺.天然鸡蛋壳对污水中三价铬的吸附特性[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42(10):14-18.
5. 李晓军. 虾壳和松树皮吸附去除水中三价铬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6. 图片源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 稿 人:科技协会组宣部 李嘉宇
执行编辑:科技协会主席团成员 祁天予
责任编辑:科技协会执行主席 马浩然
总 编 辑: 李晓萌
投稿请发送至:fmmsa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