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竹国画杂谈

2022-05-17 12:00 作者:太原超人  | 我要投稿


风竹

我国是竹子种类最多的国家,约有三百多种,竹子四季常青,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菊、兰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着长寿,幸福和刚烈不屈、虚心直节的高尚品质。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元杨载《题墨竹》中有“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苏轼更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子具地上茎(竹竿)和地下茎(竹鞭)。竹竿常为圆筒形,极少为四角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一般是中空的,节由箨环和竿环构成。节上有分枝,竹枝为互生状态,一般竹节并生两枝,另一节向不同方向生枝,左右交错。叶有两种,一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为营养叶,即人们常说的“竹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

在国画中,竹子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唐朝时,竹子已经开始入画;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尊为墨竹画的始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渭,清代的石涛、郑板桥、蒲话、吴昌硕等,都在画竹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虽然竹子的种类较多,但人们通常以水墨画竹为主,画彩色竹子的较少。画家画竹并非特定画某一种竹子,而是撷取竹类中的干枝和叶子加以提纯,最后成为美的程式化的墨竹。郑板桥尤爱画墨竹,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他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具有一种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被世人视为其自身的人格写照

第一:先画枝条。每一节竹竿要一笔画成。

第二:竹叶要两头小中间大,靠叶柄一端较叶尾一端略微钝点。竹叶一般呈“个”字型或叠加的“个”“介”字型排布。

第三:竹竿和竹叶要浓淡相映。竹叶要疏密有致,构图要简洁明快。


风竹国画杂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