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人记事
的散文,目的是帮助学生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人生意义。
这篇课文题为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先生
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选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
幅短小,语言简练,对老师的真情实感融入在叙述描写之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关于梁实秋和梁启超的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学习在叙述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运用加旁注的阅读方法,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全面感受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
(2)学习梁任公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主要刻画了梁任公先生的性格,为了让学生快速而又准确地分析出人物形象,我主要采用
以下方法:
(1)诵读法:学生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加旁注法:圈点筛选2—9段中的主要语句,各小组讨论、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
(3)合作交流法:学生展示交流分析结果,进一步丰满人物形象。
(4)点拨法:针对学生最后交流的结果,教师进行点拨。
三.说学情
学生已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学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通过讨论,基本上能拿出正确答案。但
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不会产生太深的影响,因此学生不会做深入的思考,需要教师在授课
过程中不断强化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深切感知并树立起要向梁任公先生学习的信念。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一
段话振奋人心,极具进取精神,出自谁人之口呢?——梁启超。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梁实秋的回忆走
近梁启超》(板书显示课题)
(二)授新:
1.介绍梁实秋和梁启超的相关文学常识。
1
2.学生朗读课文,各小组探究、讨论、交流。
(1)文章题目看似记事,实为写人,找出依据。(速读文章的头和尾,找出依据)
(2)快速阅读2—9段,圈点筛选每一段能够表现出人物形象的语句,分析出人物特点。(小组讨
论完成)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4)教师归纳整理。(板书显示)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加旁注的阅读方法,通过人物的肖像及行为抽象概括出人物的
性格特点,认识了一位在教育中渗透着自己喜怒哀乐的真人,从而对梁任公先生多了一份了解,多
了一份崇敬之情。希望大家一要掌握这种分析人物的方法,二要学习梁任公先生的优秀品质。
(四)作业: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梁任公先生的事迹材料,写一篇200—300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
的评价和感受。
板书: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外貌: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
外在
气质:潇洒、自信、有神采
人物形象→有学问、有文采、
有热心肠的学者
态度:认真、有激情、爱国
内在性格:幽默、谦逊、自负
知识:博闻强记
内容来自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