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国唱反调,其实是为了欧洲去防美国,马克龙是个明白人
和英国唱反调,其实是为了欧洲去防美国,马克龙太精明了
据英国相关媒体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在试图阻止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成为北约下一任秘书长,理由是因为法国希望由欧盟成员国人士担任这一职位,而英国已经不属于欧盟。马克龙不想让英国人员担任北约秘书长,其实正是在保护欧洲,防止美国过于干涉欧洲事务,给欧洲带来危机。

在法国呀,戴高乐主义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戴高乐主义是指,在欧洲的事务方面,应该以法国为核心,法国不用遵从任何国家的意愿,法国是独立自主的,为欧洲对抗美国控制的政策和主张。戴高乐主义在二战后成为了法国外交的主旋律。
法国想阻止英国掌握北约最重要的职位,是因为英国是完全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的,与法国意见向来不和,如果英国的华莱士任职北约秘书长,那么欧洲的话语权相当于落在了美国手里,这显然是法国不想看到的。

马克龙说希望欧盟成员国人士担任北约秘书长尤其说是理由,倒不如说是借口。英国确实已经脱欧,但是仍然属于北约,自然是可以让自己的人士担任北约的职位,又不是在竞选欧盟的职位。就算英国没有脱欧,法国也不会同意华莱士担任北约秘书长。按照法国的想法,欧洲应该围着发过这个大国转,以自己为中心,保证欧洲的稳定和发展,而不能将欧洲的未来交到美国这个外人手里。
另外,美国在新冠疫情后,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美国也发现了自己国内轻工业的不足,无法应对像新冠这样的冲击,像中国可以马上生产出大量的口罩,而美国则只有资本,没有这类生产力。美国一旦掌握了欧洲话语权,会制造各种借口和假象,来对欧洲进行“吸血”,将欧洲的资本纳入美国,以维持美国自身的霸权地位。现在的俄罗斯就是由美国制造的假象,甚至之前的“北溪”管道遭炸,很有可能就是美国或英国干的。

马克龙是个很有抱负的领袖,不仅难得地连任两届,而且还解决了诸多沉积已久、先前多位总统无法下手的社会问题,比如生产力不足,需要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社会压力等等。马克龙在多项分歧中力排众议,为法国谋发展,比如在之前的访华问题上。需要注意的还有,马克龙在访华后称,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避免卷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

要知道,保持独立自主是很难做到的,在很多人眼里,随波逐流总不会出错。就像买车一样,很多人都是看哪个车卖得好,而不是看哪个车适合自己。哪怕是普京,也是在苏联解体多年之后才醒悟,曾经所谓的西方伙伴,正是现在最大的敌人,苏联解体后一切都没有好起来,地缘政治利益要比与苏联的意识形态对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