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绝症”!只能预防不能治疗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草莓种植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很多规模化生产的地区,分布于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和安徽等。

但是,有这样一种病害被称之为草莓的“绝症”,据报道,2005年该病害在烟台地区草莓大棚栽培中普遍发生,草莓发病率为5%-30%,到了2007年,该病害发病率不降反增,高达20%-40%,感病的草莓植株几乎没有产量,一个棚损失近30000元,一位种植五六个棚的农户,所有棚的损失加起来都买一辆小轿车了!
它就是——红中柱根腐病!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主要侵害根部,有的发病的草莓植株在久雨初晴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枯死;有的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最终也会枯死。


可是病状如此明显的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依然被认为是草莓界的“绝症”,难道面对它,我们真的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草莓死亡吗?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真的在遇到时就只能自认倒霉,放之任之吗?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的预防方法,为大家的草莓种植保驾护航!

一、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倒茬,一定要选无病地育苗,草莓田要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
2.定植时一定要选用不带病的苗子
3.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减少发病。
4.加强管理,做好排水措施,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5.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带出田外销毁,及时清除病老残叶,并结合药剂进行防治。
6.进行土壤消毒,在草莓清棚时,将地里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干净后施入大量有机肥(黑泽),深翻土壤灌足水后,在炎热高温季节,地面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20-30天,利用太阳能使地湿升到50℃左右,杀灭病菌。

二、精准判断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由低等真菌的草莓疫霉菌引起的,发病病状是红褐色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根系变褐腐朽,易拔起;而根部炭疽病是由高等真菌的炭疽菌引起的,发病病状是从边缘变成红褐色,根系正常,难拔起。如果使用根部炭疽病防治的方法防治红中柱根腐病,只能是事倍功半!


(第一张为红中柱根腐病 第二张为根部炭疽病)
三、药剂预防
1.移栽前蘸根:推荐使用咯菌腈+木霉菌(蘸根宝)进行蘸根处理,减少草莓苗周围的草莓疫霉菌数量。

2.发现初期,在清除病株的基础上,周围健株浇灌药水进行保护,每隔7天左右,连续防治2-3次,推荐使用精甲·噁霉灵(地督)。

优良的农业防治结合精准的病害识别,辅以恰当的药剂就能够有效预防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帮助我们提质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