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寺人独居寺庙28年,1996年留女香客过夜后,他狂奔25里下山报案

“呼哧,呼哧”寂静的山林里突然响起一阵与周围极其不和谐的声音。
与此同时一名男子正慌不择路的在崎岖的山路上狂奔,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逃命”似的往山下赶去。

这一幕发生在1996年的一天,当事人是山西省平顺县金灯寺的守寺人。
他独居寺中28年,自从昨晚留两个女香客过夜后,第二天他就不惜狂奔25里山路下山报案,究其原因静待分晓。
默默无闻,守护一方
开篇提到的守寺人名叫冯开平。

所谓守寺人其实和守村人差不多,他们孑然一身,用自己的青春和一生换来一方的宁静。
而冯开平已经独守金灯寺28年了。
很多人会问冯开平没有家人吗,他家里人是怎么同意他成为守寺人的。

实际上冯开平有家人。
而且当他成为守寺人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孩子还只是个躺在襁褓里的婴儿。
1995年上任守寺人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幸去世,于是偌大的金灯寺和里面各种价值连城的文物失去了它们的“守护者”。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冯开平决然的从领导手里接过“守寺人”的接力棒。
“你问问孩子答不答应”孟喜梅一脸怒意的朝着冯开平吼道。
当着孩子吵架的夫妇正是冯开平夫妇。

面对冯开平的“想不通”,作为妻子的孟喜梅又急又气。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丈夫要抛妻弃子,选择去寺庙住一辈子。
自知理亏的冯开平,面对不理解的妻子只能好言相劝。

虽然气丈夫的“不争气”,但心软的孟喜梅还是接受了此事。
临行前,孟喜梅叮嘱冯开平要照顾好自己,寺庙不比家里。
看着妻子的脸,冯开平红了眼眶,他自知这一走后,妻子孩子就再也不是自己想见就见的人。

但满怀愧疚的冯开平不得不离开。
当他上山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褪去亮丽颜色的古刹,还有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
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冯开平还是免不了一阵心酸。

但此时他并没有其他想法,依旧选择成为金灯寺的守寺人。
然而“守寺人”这个职业守的不仅是文物,还有自己的“心”。

金灯寺因为地势偏远,下山的路不仅崎岖还很费时间,所以每次下山采购生活物资对他来说都是极限挑战。
然而物质上的缺乏尚有一线希望,虽然苦点累点但总归可以解决,最怕的是心理上的无助。

那个时候并没有通电,现在习以为常的电器更是遥不可及,所以悄无声息的夜晚尤其让冯开平绝望。
无人与之交谈,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让他近乎崩溃。
然而这么长时间的看护,他早已与这些文物产生了感情,舍不得离开的他为了解决心理压力。

索性托人买了个收音机,好让自己听听外界的声音。
后来金灯寺有了香客,这让冯开平慢慢逃离了孤寂的侵袭。

当香客来上香时,他总会热情的带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转一转,向他们介绍金灯寺的历史和文物的存在。
平静的生活总算泛起了涟漪,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危险。
因为寺中的文物历史悠久十分珍贵,所以就引起了文物贩子的觊觎。

这不在1996年的时候,金灯寺的文物就让两个文物贩子盯上了。
引狼入室,毫不知情
那天冯开平把所有的香客送下山后,就准备关闭寺庙大门。
结果突然听到有位女子让他等一下,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位滞留在山上的女香客并没有离去。
只见其中一位女香客说“大师,我们来的比较晚,上完香也不早了,这离下山还有几十里的路程,这马上要天黑了,下山很不安全,可否留我们在寺中暂住一晚”。
冯开平想着对方说的不无道理,而且寺庙之前也有香客借宿的先例。
于是就答应了她们的请求,两位女子听闻连连道谢。
冯开平将她们带到空着的房间后,说“寺庙条件简陋,两位不嫌弃就好”。
那两位女子连连摆手并且称收留就已经很好了,怎么会嫌弃呢,见状冯开平就离去了。
等到第二天,冯开平前去寻那两位女香客。
想让她们吃过早饭再下山去,但冯开平敲了好几次门都没见有人出来。
意识到有些反常的他推开房间的门,结果哪里还有什么女香客。
反应过来的冯开平急忙去佛殿查看,大殿的门不知何时被打开了。
下一秒冯开平就朝着山下狂奔,足足有着25里地的路程,让到达山下派出所的冯开平上气不接下气。
原来那两位女子根本就不是什么香客,而是文物贩子。
她们趁着金灯寺夜半无人,所以偷偷撬开大殿的锁,将佛像里的文物盗走了。
意识到不对的冯开平这才不顾一切下山报警。
后来经过冯开平的描述,警察很快就开始了调查和摸排,终于成功的锁定了嫌疑人,并且抓捕的过程十分顺利。
还好被盗走的文物并没有被贼人倒卖,所以有惊无险的再次回到金灯寺。
这件事仅仅是冯开平“守寺人”生涯里的其中一次,这一次的前车之鉴,让冯开平在看护寺庙的时候更加用心。
但他同时也担心白天上山满脸虔诚的香客,在夜晚会不会变成盗物的“魔鬼”呢?
负重前行,令人敬佩
幸运的是在冯开平“守寺人”的第13个年头里,金灯寺终于迎来了光明。
寺里通电以后,冯开平再也不用凭借着一盏煤油灯去对抗未知的黑暗了,想必大殿里的佛像也为这个守护者高兴吧。
金灯寺除了通电外,由于国家对文物的重视,所以在金灯寺里不仅安装了监控,还有各种保护措施。
相信这些电子设备也会化身不一样的“守寺人”,和冯开平一起保护金灯寺。
正是因为有着像冯开平这样的人在负重前行。
所以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才能完好无损的再次现世,供人们参观和欣赏。
为那些无名的守护者点赞。
这就是“守寺人”冯开平的事迹。
28年的守护生活让他与金灯寺的羁绊会越来越深,这种奉献与无畏的精神将永远延续在每一个前行者的身上。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警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