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余地,别拼尽全力|直播节选


老话讲,年年有余。做任何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力。
生活,留一点余力,留一点余粮,存一点积蓄,会更有安全感,更踏实,即使经济不景气,也不会担忧、恐惧。
买房子,一次性全款付清固然好,但如果为此而压上所有积蓄,不留一点存余,很容易恐慌和焦虑。我们会活得很被动,经不起一丝丝打击和变动。工作不开心,不敢换;遇到好机遇,不敢闯。一旦着急用钱,还会病急乱投医,导致最后唯利是图,越走越偏,越错越远。
而贷款买房,就是在给自己留余地,付完首付,按月还款,手里有存余,才能从容应对变化。
与人相处,留一点余地,话不要说绝,事不要做绝;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经营感情,留一点余地,分一点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平平淡淡,才能细水长流,相反,越浓烈的,越短暂。
运动,留一点余力,结束时意犹未尽,明天迫不及待就想开始;而一旦累到筋疲力尽,就会对抗,产生逆反心理,很容易就会放弃。
学习,留一点余力,会更放松,更舒适,如此,才能更持久,更平稳。一旦拼尽全力,还达不到目的,很容易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同时让自己长期活得紧张和焦虑。
爬山,留一点余力,即使比别人慢一点,我们也不着急,也有信心;可若用尽全力,还追不上别人,很容易自我怀疑,感叹自己体力不行。
所以,任何事,当我们还留有一丝余地,没有尽全力,就已经做得还不错时,是最美妙的状态。
然而,留余地,不代表不尽力。不尽力,没法进步;但拼尽全力,又很难持久,把握好这中间的度是一种艺术。而这个度,就在于留的那一两分余力,不能多,否则就会起反作用,变成了不作为、不努力。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疑惑,任何时候都要留有余地吗?那什么时候又当全力以赴呢?
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当全力以赴,如百米冲刺;长期的事,便要懂得和缓、均匀、持久的重要性,就像跑马拉松,上来就拼尽全力的人,往往跑不到最后。
学习、工作、修身,都是长期的事,要做一辈子,就像超级马拉松一样,要想跑到最后,拼的不是瞬间的爆发力,而是持久的耐力。所以,别着急,给自己留点余力,掌握好节奏,绵绵若存,才能用之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