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摩天轮如何差异化?更大还是更有趣?

2022-10-05 17:31 作者:BDL新商业  | 我要投稿

 上一篇我们共同探讨了摩天轮功能和内涵的演进过程,本篇文章我们将聚焦发展趋势,探索时代变化下摩天轮的‘变’与‘不变’。


图片


诞生于工业时代鼎盛时期的摩天轮,在过去20年间经历了粗放增长的高速发展,摩天轮的数量和高度每天都在不断刷新,摩天轮的设计师们不断寻求钢铁结构和技术直径的突破,城市的建设者们也将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旋转物“作为目标。由此,一场摩天轮的“建造比赛”开启序幕:

・1999年,英国伦敦眼,高度135米

・2006年,中国南昌之星摩天轮,高度160米

・2008年,新加坡飞行者摩天轮,高度165米

・2014年,美国豪客摩天轮,高度167.6米

・2021年,迪拜眼,高度210米


图片


这场竞赛似乎还未停止……但我们不禁发问,未来我们真的需要越来越大的摩天轮吗?答案可能并不尽然。



图片

摩天轮建设者在高度上的追求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映射,带有浓重的工业时代的痕迹。生产力的大解放,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一座伟大的地标体现出来,而摩天轮的这种巨大的动态的美感恰好成为一个最佳的选择。但随着摩天轮数量的增多,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摩天轮都能复制“伦敦眼”的商业成就。进入体验时代,稀缺性变得愈发重要,当所有摩天轮登高望远的体验趋于一致时,甚至在摩天轮上发现俯瞰的周边景观并没有那么美好时,人们对摩天轮的新鲜感和付费意愿就会越来越弱。另外动辄上亿的建造费用以及无法回收的建设成本让人们发现“摩天轮可能也不是万能的”,让人们开始思考未来摩天轮的差异化策略。



图片




图片

设计师们开始寻求造型上的差异化,比如更加具有未来感和现代感的无辐式摩天轮,代表案例有山东潍坊的“渤海之眼”,彷佛一枚戒指镶嵌在白浪河入海口。澳门知名娱乐场所新濠影汇之上的“影汇之星”摩天轮甚至突破了单环设计,创造了世界上首个“8字型”的摩天轮。甚至有设计师提出可以打造一个类似于浑天仪的双环摩天轮。不过从技术层面来说,摩天轮天生具备吸引眼球的优势,但同时也很难突破原有的框架,摩天轮是一个命题作文,形状上的微创新并不能从本质上带来摩天轮功能上的改变,即便是创造出方形的摩天轮,但这也不是重点。


图片

常州紫荆公园摩天轮

图片

澳门影汇之星摩天轮




图片

与此同时,摩天轮的后端运营商们也开始在盈利模式上寻求“门票经济”的突破。位于深圳的“湾区之光”摩天轮,是深圳欢乐港湾文旅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之一。“湾区之光”设计之初就设定了6个主题各异的轿舱,为人们提供“云端聚会”、“美食轿舱”“超豪华高空婚礼”等高端私人定制体验,并不断更新推出周年主题轿舱、摩天轮盲盒等主题活动,以活动为抓手,为摩天轮带来衍生收入。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样的,上海大悦城SKY RING摩天轮也通过摩天轮下午茶、摩天轮礼品、节日灯光秀等模式,将摩天轮IP与多品牌进行跨界合作,通过更多内容的填充为摩天轮带来更多附加价值。这些做法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雏形思路,尽管我们无法改变摩天轮的框架,但摩天轮本身其实可以更有趣,其背后代表的含义可以无限延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市场体量、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工具的改变,要避免摩天轮的同质化竞争,在千篇一律中突出重围,需要摩天轮开发商和运营者们重新思考摩天轮的意义。这意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维的转变:


第一、从钢铁结构转向主题定位:摩天轮在技术层面已经达到天花板,人们不再追求摩天轮造型的奇特和直径的大小,而更加关注摩天轮带给人们独特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体验。


第二、从城市地标转向空间载体:赋予摩天轮每个轿舱更多的内容,从目的地经营转向空间经营,社群经营。


第三、从观光功能转向用户体验:从用户洞察和需求出发进行摩天轮设计,将更多体验的元素加入到摩天轮打造中。


第四、从单体经营转向混合综合体经营:更加注摩天轮与周边街区、项目的互动关系,以区域整体的生态结构考虑摩天轮的定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显然,下一代摩天轮的更新和迭代

需要打破一些陈规,需要更多的想象空间

随着新世代客群、新技术手段、新运营理念的不断涌现

下一代摩天轮的打造者需要

全方面对摩天轮进行颠覆和重塑

如何快速的切入?

如何打造一个有趣的摩天轮?

如何获得Z世代或者更年轻群体的青睐?

更多洞察,请持续关注BDL新商业!



图片

聚焦新商业综合体

探索下一代新商业创新模式

面向次世代

传递新思考与最强音




图片


摩天轮如何差异化?更大还是更有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