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分享||纪实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2022-11-01 17:42 作者:视频快剪王导  | 我要投稿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所有对摄影有所钟爱的人,估计都很难不知道这位大师级人物。它是上世纪最有名的纪实摄影大师,也是现代新闻摄影的开创者。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作品和背后的故事。

1908年亨利·布列松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显赫商人家庭中。父亲拥有一个纺织厂,母亲家族在诺曼底有一个大农场,以此作为基地世代经营棉花。


可以说布列松从小就有着较为优渥的生活,使得他不会为自己的生计发愁。这是他能够去学习艺术的背景。

不过他的父亲打算将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好好地管理自己的纺织厂。对此布列松完全没有兴趣,他从小对美术、绘画有着较高的热情。

因此上大学时布列松毅然选择到英国攻读艺术专业。这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伍后,布列松被应召入伍,每天接受艰苦的训练。这是一段难忘的日子,也是布列松最煎熬的岁月,因为他不喜欢当兵,醉心于艺术的他不想自己肩膀上抗的是来复枪。

幸运的是,一年之后他就退伍了。重回自由的他没有回到家中,也没有进行艺术创作,而是出人意料地来到科特迪瓦,在这过起了狩猎生活。

他从没有跟人谈起过这段岁月,所以没人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后人推测他应该是受到了《黑暗之心》这部小说的影响。

那段岁月里,布列松与非洲大地上的野生动物斗智斗勇,警惕、观察、等待,直到扣动扳机,他的狩猎经验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这一段看似与他职业毫无相关的经历,正是成就了这位一代新闻摄影大师。打猎练就了他超强的观察能力,所以他总能看到别人不注意的一些精彩场景。

面对突发事件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在非洲草原与凶猛的野兽搏斗的经历恰恰练就了他超越常人的冷静。


所以他总能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观察到独特的精彩瞬间,并冷静地分析形势,像狩猎一样出其不意按下快门。这些优秀的素质,让他的摄影作品在当时别具一格,受到世人的推崇。

在科特迪瓦回来后,布列松拥有了人生第一台相机,35毫米的莱卡和50毫米的镜头。由此开启了他的摄影创作生涯。


25岁那年,布列松来到正值战火的西班牙旅行。在一处断壁残垣地,他看到了一群玩耍的孩子。于是他灵感突发,将镜头对准这些在战火中的小孩。

他巧妙地以被破坏的墙为框架,将这些小孩包裹其中,孩子们神情茫然,姿态各异,对自己身处战火之中好像并无太多愁绪。

此时的孩子包括布列松还不知道,这场战争连开始都算不上。二战爆发后布列松被德国俘虏,在战俘营度过了近三年时光,先后三次才成功逃脱回到法国。


布列松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这为他拍摄现实题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很擅长捕捉人的表情,像一个猎手一样,常常在不经意间将影响世界的作品拍摄出来。

而且布列松非常自信,他拍摄的照片从不摆拍也从不剪切。

他说过:“在动作当中,只有一个片刻的瞬间,所有元素都保持了平衡。摄影必须抓住这个重要的瞬间,还有维持它固定的均势。


这是布列松在街头随意拍摄的小男孩,他怀抱着两瓶酒,神态得意,步伐轻快,好像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这张照片早一会晚一会可能都无法拍出同样的效果。但布列松机敏地捕捉到了这一瞬间,而且画面并没有失衡,不得不佩服他的即兴发挥能力。

在这方面,布列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决定性瞬间”。主旨就是被拍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一瞬间恰好达到和谐、达意的画面场景。

1948年布列松的旅途走到了正值内战的中华大地,他的镜头对准了此时的中国的人和物。客观地记录了当时中国在黎明前夜的历史瞬间,向世界展示了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生活。


本来布列松只在中国安排了十天的行程,但时局的动荡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前后一共滞留了十个月之久。

这张人挤人排队的照片是他在上海拍的,当时已经到了解放前夜,国民党因为币制改革,疯狂敛财导致同伙极度膨胀,于是大量市民在疯狂购买黄金。

布列松非常幸运的在中国命运转折的时刻来到了中国,他记录了这期间中国各地的景象,客观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面对时代变迁的无奈现状,为后世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布列松的照片都是他即兴发挥的创作,看起来往往漫不经心,实际上他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摄影记者。

他说:“摄影师的一只眼要睁得很大,用来观察取景器;另一只眼则要闭上,窥视自己的灵魂”

我们必须避免不经思考的快照,不需要的众多影像使我们负担过重,它混淆了我们的记忆,减弱了整体事件的清晰度。

他非常善于观察,他能从一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中,感应到时代隐藏的信息,所以一些小人物总能反映出大思想。

对于他而言,相机只是一种工具,他最看重的恰恰是观察世界的能力,就如同当初在非洲狩猎场上,几种所有注意力观察草木微妙的动向。因为一个不留神就可能有一只动物擦眼而过。

想要捕到动物,最重要的是观察,只有观察到才有枪法的用武之地。摄影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以为他的作品都是漫不经心的即兴之作,其实他是经过绝妙的观察,然后适时扣动了相机的快门。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分享||纪实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