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35、J-16,谁是最强侧卫?真正的强者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B乎精选】

2023-07-10 15:00 作者:SasugaSetsuna  | 我要投稿

B站和知乎精选第11期,大家看个乐,没事多来公众号看一看也是可以的嘛。


既然来到第11期了,我们还是谈谈老话题——Su-27家族。

家族的命运是非常曲折的,出生就是难产(第一版设计被打回,回了一下锅),碰上拉胯的苏联电子工业不得不装了个近1吨重的垃圾雷达(结果还是被F-15吊打),刚想现代化改造就遇上了苏联解体(然后老叶搞休克疗法把大毛经济彻底搞休克了),好在外国金主拉了它一把(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甚至在中国的逆向工程之后还装上了AESAJ-16等),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最后大毛也拿出了自己的终极改型(Su-35),被我称为“完美的起点”(大毛终于拿出了一个达到业界平均水平的四代机)。


但是,肯定有很多人想要弄清,究竟是谁家的、哪款Su-27才是最强的呢?


有请下面的几位选手——Su-35J-16,当然还有几位一会儿再出场。


说起Su-35,大家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作为俄罗斯的“超侧卫”,大毛给自己评的分是“4++”代,简单来说就是二代机可以随便欺负、四代机能够打“4个”的水平,甚至要和五代机掰手腕,大毛对其的改进是更强的航空电子水平和更强的机动性。

先说机动性,机动性主要是两个用途——要么是视距内机炮和格斗弹激情对射,要么是像《壮志凌云》那样躲导弹,前者比较有实际意义,因为空战是战斗机的主要职责,高机动性用来欺负一下二代机“小朋友”还是很爽的(一梭子机炮一架MiG-21);后者就越来越不靠谱了,躲导弹?这可不是全民麻雀和R-27烧火棍的时代了,欧洲有流星、老米有AIM-120、中国有PL-12/15、大毛自己有R-77,基本上就是被锁定之后你就算是在空中翻跟头都躲不开了,你载人飞机机动性再好能有过载几十个g的空空弹机动性好?当然也不排除距离太远空空弹飞不动了,躲开也是有可能的,这方面主要还是大毛吃亏(几大阵营的先进中距弹就大毛家的射程最拉)。


大毛对Su-35的机动性的改进有很多,首先是用上了矢量推进的发动机,而且不是三哥的“猴版”,这次不仅有更长的寿命(不至于几十个小时就换一个喷口),还有更完善的控制(飞控自动控制的,不用手动)。还有就是更先进的电传控制系统,因此Su-35甚至连减速板都省掉了,靠飞机的多个气动面来减速。


至于大毛的电子设备……属实是揭短了。在诸多四代半飞机都在上AESA的当下,大毛的Su-35还是勉勉强强拿出了自己的终极PESA——Irbis-EN035),不过大毛还是本着“十里烤兔”的理念,简单粗暴地将功率拉满,结果嘛,又差点超重,没关系,机身加长就为了这一点,重一点也没关系,发动机推力也大了。至于座舱的电子设备,大毛终于也“玻璃化”了,不过开过的人表示,虽然比“钟表铺”好用,但是和先进的衍射平显比还是落后啊。


(大毛不是没有AESA,只不过数量有限,只有MiG-35Su-57设计了AESA雷达,然而MiG-35为数不多的几架量产机也拿平板缝隙雷达对付着,原因很简单——半导体元件缺货,韩国限制出口)


接下来介绍的是谁呢?


虽然一线部队已经开上了J-16很长时间,但是我已经不知道看到多少次外国媒体说中国最强的“侧卫”是J-11BG了。


所以这里来介绍一下J-11BG


其实J-11BG很简单,就是在J-11B的基础上换用AESA雷达,飞机改装后的具体型号叫什么我们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姑且叫它J-11BG。至于为什么它被认为是最强,主要还是因为它是单座的,对于Su-27来说,单座要比双座在机动性上有很大的优势。


J-16是双座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多了一个飞行员的位置的Su-27UB相比单座的Su-27S要多加几百公斤的重量,同时Su-27UB加高了垂尾,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性能,再加上多一个座带来的阻力,让Su-27UB的极速相比Su-27S降低了约0.2倍音速。所以J-16因为双座“痛失”最强机动性之位。


实际上最强国产“侧卫”的位置应该留给那个废案——J-11D,虽然是D结尾,但它不是指电子战飞机(而J-16D则是电子战飞机),它可以理解为单座的J-16,和J-16一样,AESA雷达、强化多用途等改进,但是它并没有量产。

至于J-16↑,它更强调对地、对海(统称对面)能力,这也是它双座的原因,多一个武器操作员能够降低飞行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对面攻击的效率,至于空中优势的能力,那主要还是靠中距弹了,也就是超视距攻击,能够用先进的AESA雷达率先发现敌机、并使用PL-15来打掉,这就够了,不然呢?让一个挂了好几吨对地武器的J-16和敌机视距内格斗?除非是真有猫饼,否则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不过要是把对地武器扔干净之后用格斗弹打一打也不是不科学)


总之,Su-35虽然被介绍为“多用途战斗机”,但实际上它还是为空中优势战斗机而设计的(舔地的事还有Su-34来干,这是苏联时代留下来的专机专用的传统),它的优势是更强的机动性和大改后的机体,毕竟大毛要比我们更懂Su-27。而J-16则更倾向于多用途,它的优势是更先进的视距外武器和更先进的航电。


由此可见二者可比性并不强,或者说我们也没必要去比,适合自己才最好。也正如我之前所说“两国都在这款具有优秀设计的第四代战斗机的基础上尽力研发,将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更确切地说,对于中国而言,选出一个空中优势更强的四代半战斗机已经是没有必要的了,就像老美那样,有了五代机F-22之后,就再也看不上传统的空优机F-15C/D了,哪怕波音把F-15改成了据说可以隐身的“沉默鹰”,国会姥爷们也是一分钱都不批。

F-15本来是麦道的飞机,后来波音收购了麦道,这也就成了波音的飞机,只不过波音在战斗机领域的原创设计还是0量产,例如当初那个大嘴X-32↓,丑成那样能量产就新鲜了)

中国也是如此,既然有了空优五代机,并且已经大量量产,再追求一款新的空优四代机只能是拿自己的钱、用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长处来比,这显然是不明智的。所以J-16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地攻击,保留足够用的自卫能力之后尽可能地将火力放在地面、海面的目标上,直到新的多用途机型取代它。


但对于大毛来说就不是这样了,大毛的五代机还在个位数产量上挣扎,放在中国连一个旅的编制都不够,根本就没有形成战斗力,大毛空军的主力还是以Su-27为主的四代机和Su-30SM这种四代小改,为数不多的Su-35就只能尽量发挥它的“先进性”了,虽然对付老米力不从心,但是欺负二毛还是非常足够的。


至于Su-57,就只能期待下一个“冤大头”来拯救一下了。

彩蛋:

事实证明大毛的广告不能信,一定要看疗效,当初大毛把Su-35都吹上天了,真是上打F-22、下踩F-35,四代半里独孤求败,结果买完24架回来一看,它的实际对手成了J-10C,还未必打得过,最后只能巡逻用,还只能用俄国原产武器。所以前段时间大毛宣传苏-75只要3000万一架,我就俩字——“谁信?”谁信谁就比三哥还傻。



SasugaSetsuna

From Mizuiro-Aqua

10th anniversary is coming!

蜜柑学姐的时间~

苏-35、J-16,谁是最强侧卫?真正的强者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B乎精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