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闹分配?ACA5法案通过,美国亚裔受影响、中国留学生莫担心
还记得此前在网络上热议的ACA5法案吗?
它还是通过了!加州市众议院以58:9的极高支持率通过了该法案。
而在加州参议院的票选中,加州参议院劳工委员会就ACA5提案召开公开听证会,最后是4:1通过。
随后,加州大学系统表示全票通过支持ACA5法案。

ACA5的通过让美国亚裔和中国留学生都担心不已,法案会对中国留学生录取比例有影响吗?
对这个问题,我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和观点分享给同学们。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ACA5到底是什么法案?
加州众议院第5号宪法修正案(ACA 5)由加州议员雪莉·韦伯,迈克·吉普森和米格尔·圣地亚哥于2019年1月18日提出。
ACA 5是一项通过废除与政府优惠待遇有关的宪法第一条第31节,向加州选民提出对州宪法修正案的决议。
此措施将全面废除加州209法案(1996)。
209号法案禁止加州政府(包括加州公立大学)在教育,雇佣,和合同中使用种族,性别,肤色, 民族或原籍等因素歧视或者优待任何个人或者群体。
而这里的废除209法案的意思是不仅要排除歧视,还要针对少数种族进行特定的支持。
关于ACA5的出现背景,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份介绍:
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的行政命令中首次提到了平权行动,该命令指示政府将采取“平权行动,以确保求职者受雇期间受到平等待遇,而不论他们种族、信仰、肤色或国籍。”

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依旧有少数种族,尤其是非洲裔的美国人依旧无法摆脱贫穷、收入低、学历不高等现实状况。
所谓的平等机会下,非洲裔的美国人还是“机会太少”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要“按比例分配”的想法。
简单说明了来历和背景,我们接下来就要说说这项法案对加州的高校招生有什么影响?
并不会。
中国留学生属于国际生,在录取上并不会占用亚裔学生的名额。但在美国的亚裔群体,恐怕会受到影响。
首先亚裔的比例非常高:
我们都知道亚裔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们因此从小就刻苦学习,所以亚裔孩子在美国名校的录取率上有着不错的成绩。
而该法案的通过,让公立大学的录取规则从原来的择优录取变成按种族比例录取,并且不仅针对升学,还有政府招聘等,都会按照种族比例来进行。
所以亚裔学生面临的录取难度可能就会变大。

支持与反对之声
支持
该法案的主要作者韦伯辩称:
“加州人已经建立了世界第五大最强的经济体,但是许多辛勤工作的加州人没有享受我们州的繁荣,尤其是女性、有色人种的家庭和低薪工人。
5号议会宪法修正案将通过废除209号提案,以及消除州在契约、雇用和教育方面的歧视,来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
涉及所有人的平等机会以及对我们群体的投资。”
女议员韦伯在新闻发布中进一步解释了支持平权法案的理由:
“自1996年成为法律以来,209号提案每年使女性和少数族裔拥有的企业损失11亿美元......
这导致了工资差距,使得女性在男性的每赚1美元时只赚取80美分,并且歧视性的雇用和签约得以继续不受阻碍地进行。”
女议员洛雷娜·冈萨雷斯补充说:
“我就是平权法案的产物。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相信来自加州代表性不足的群体的每个符合资格的人员都应该拥有与我相同的机会。”
该法案分析中总结了类似的支持理由,如下所示:”加州目前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尽管如此,女性和有色人种仍未平等地获得应有的成功机会:
1、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年女性和有色人种所有的企业在与政府的合同中流失11亿美元。
2、加州的女性平均在男性赚取1美元时赚取80美分,有色人种女性和单身母亲在白人男性做同样的工作赚取1美元时所赚的钱少于60美分。
3、加州社区学院、加州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的领导层和终身教职中只有三分之一是黑人、拉丁裔或亚裔美国人学者。
4、在加州大学,女性占在校学生的54%,但在终身教职中只有三分之一,而在校董事会成员中则不到三分之一。”
反对
ACA 5的反对者指出“一些加州立法者提议完全废除第209号法案,并且非常不公平地倒退回合法地基于种族、性别、肤色、民族或国籍而歧视一个人的时候。
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任何州都不得否认其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人基于法律的平等保护。
ACA-5将种族歧视存在(仍然是种族歧视的一种形式)重新引入州法律。因此,它违反了美国宪法。
它会根据种族、性别、肤色、民族或原籍分裂加州,将一部分公民放到另一部分公民的对立面。
这将使少数群体的成就被简化为优惠待遇的直接结果,严重打击了他们的非凡努力和牺牲。”
其他公开反对平权法案的人,例如前法学教授劳伦斯·斯蒂芬斯博士建议:
“我们看到了平权法案的结果以及巴基案的判决,”且“在没有实行平权法案的所有州中,加州自1996年以来一直以某种方式完整。
而且那里的人民投票决定根据成绩和经验提供给人民工作和大学职位,而不是因为种族或性别等因素。
只有最好的人才能被选中。”
本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维基百科
封面图:Photo by Nitish Meen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