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回巅峰还是人为操纵?The Race撰稿者评价百年勒芒

2023-06-21 20:35 作者:新CIA高管  | 我要投稿

(节选自The Race专栏:https://the-race.com/wec-le-mans/back-at-its-best-or-contrived-our-le-mans-24-hours-verdict-after-ferraris-win/ 翻译而来,若有错误欢迎进行指正)

        所以众所周知,法拉利最终赢得了2023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全场冠军。在这家意大利制造商首次回归勒芒的顶级运动车组别,同时还正值该场赛事的百年纪念之时,这似乎是一个十分不错的结果。

        对于叙述这一传奇故事来说,更好的一点是,先前长期统治了该场赛事的日本制造商——丰田,他们所拥有的勒芒多连冠荣誉就此被终结——即使这一结果无疑受到了世界耐力锦标赛(WEC)在赛前发布的新版“性能平衡”(BoP,Balance of Performance)规则变化的影响。

        考虑到这一情况的出现,我们是否能够认为勒芒这一赛事又得以重新回到了它的巅峰时期?在BoP规则变化的背景之下,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比赛的结果?(赛会拥有的)信息又是否足以捕捉到比赛的最佳平衡点及其所有的复杂性?以及,全新的安全车重启规则处理得怎么样?

        我们(The Race)的专栏作家对此有一些说法。

“比赛很棒,但BoP让我心感不安”——Edd Straw

        2023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直到最后的1小时45分钟之时,形势才真正开始对法拉利有利。

        不过,即使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似乎有些粗鲁,但勒芒Hypercar组别规划的BoP规则着实让我感到不安。

        在今年五月份的晚些时候,丰田被高达37公斤的额外配重“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而法拉利也被强制增重了24公斤,这便意味着丰田相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获得了13公斤的额外加重。这十分值得被提及,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改动,两家制造商的赛车性能表现可能便会完全不同。

        需要的注意的是,这被纳入了勒芒Hypercar组别的规则之中。数家汽车制造商重新涌入勒芒的顶级运动车组别赛事的众多原因之一,更多的也是因为这一套规则的制定。它们旨在使用技术手段来平衡各辆赛车的性能潜力——这些赛车不仅包括了同场竞技的LMH规格赛车,也同时包括了LMDh。赛会使用这些被称为“性能平衡”的机制去微调所有赛车的相对速度。

        但这其中有两点令我非常担忧。第一个问题是,WEC运动规则中的一则条目实际上禁止了公众对于BoP的评论:“所有制造商、竞争者、车手以及任何与参赛者相关的个人和实体不得试图影响BoP规则的颁布或对于BoP结果发表评论,特别是不可通过公开声明、媒体和社交网络实施此行为。”所有竞争者们似乎在今年勒芒开赛前被大力地提醒了这项规定。但这其实也可以不予提及,毕竟所有人都已经签署了这项规则。

        第二个问题则是,这种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加比赛竞争性的做法,却也同时可能带来一种风险:比赛成为了各家制造商轮流制霸的竞技场。从今年的比赛进程来看,法拉利和丰田都拥有着最终获胜的可能——而理想情况下拥有如此竞争力的制造商可能会有更多——但即使在BoP规则能够被极其谨慎地裁定的情况下,某些制造商也有可能将它们在赛场拥有的统治力延续至第二年。即使BoP规则的实施成功了,我也依然无法摆脱不安之感,因为这使得这项比赛为了追求能够出现赛场上的激烈竞争,放弃了将赛车的设计理念作为制胜的关键。

        这就是如今已经消亡的勒芒GTE Pro组别最终演变而成的样子。曾经在每一年的勒芒之中,该组别的参赛者们确实贡献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缠斗,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使得某些本拥有着不俗的竞争力,却在随后某次的比赛中随着BoP规则的更改,毫无征兆地淡出了冠军争夺的制造商出现的可能性,变得让人习以为常。

        今年的100周年勒芒确实有让我目不转睛地关注着,即便我待勒芒一向如此。但让我脊背有些发凉的是,(BoP规则的实施)可能会使比赛更加充斥着人为因素,并让它失去自己的特色。

        我希望是我错了。属于勒芒的黄金时代确实来临了——不管是制造商还是公众对于这项赛事的兴趣,均是势头正涨。但也应该注意的是,在勒芒Hypercar组别时代到来之前,这种性能平衡手段也以某种方式存在着,且充斥着危机。它需要得到正确的看待和处理。

“一次对竞争格局立竿见影的改善,却伴随着巨大的缺陷”——Alice Holloway

        看看赛场上Hypercar组别的竞争程度——这是迄今为止在任何先前的WEC比赛中都看不到的。今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只会是对于未来该比赛发展轨迹的绝佳展望。

        比赛的最终结果难以预测、争冠热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是WEC和勒芒在至少过去七年之中错失的一切,也使得刚刚结束的百年勒芒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赛场的竞争格局稍显混乱,但在这其中,有很多情况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使用了错误的轮胎——本场比赛中的降雨来临得十分突然且难以预测,甚至没有在赛道上的每一处出现,这使得(车手驾驶时经过的)赛道表面一会儿是干燥的,一会儿又是完全湿透了。

        究竟是仅仅为了防止滑出赛道而进站换上雨胎为最佳选择,还是在因赛道部分区域无需额外抓地力的情况下顶着风险继续消耗干胎更加值得?这确实很难找到解决方案,因为这需要车队能够掌控着一些无法被人为控制的因素的信息:天气。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业余组车手的综合素质也是耐力赛事所拥有的精神与其运营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这场比赛的一大痛点绝对是全新的安全车执行程序。即使对该程序进行如此更改的理由还仍然能够被理解,但新流程的执行对于这项赛事的粉丝来说会令人十分困惑,同时实在是非常冗长。请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位意图关注这项赛事的新粉丝收看了比赛,却观望着极长的车阵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蠕行了超过一个小时......从以电视收看的角度来说体验真的不大好!!!

        或许在明年(的比赛)到来之前,(赛会)可以在开赛前对于不同的(运动规则)体系进行更多的测试,以确保此项规则对于车迷的阐述能够更加清晰,以及一旦赛道条件安全,重新开始比赛的间隔时间能够被尽可能缩短。

“BoP规则展现出了最好的丰田”——Jack Cozens

        即便是在备受争议的“性能平衡”规则遭遇改动之前,法拉利与丰田也依然最可能被认为是本年度勒芒24小时耐力赛表现最佳的两家制造商。

        与Edd提出的观点一样,我个人也对赛前的“性能平衡”规则调整持有保留态度,丰田也确实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事实上,从最终十分紧张且及其精彩的比赛结果的根本来看,我们得以看到了这支长期以来能够作为WEC所有车队的终极基准,且依然展现出了其顶尖水准的丰田车队。

        面对着将(Hypercar)组别参赛赛车进行平衡的BoP规则改动的情况,丰田(的赛车性能)不得不下降了一个档次。结果就是,这意味着这支团队必须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才能得以对勒芒全场冠军发起冲击)。

        无论差距是否有那么微小,法拉利的赛车似乎在综合速度上拥有着绝对优势。但在比赛的最后两个小时中,8号丰田赛车距离法拉利51号赛车的领先优势一度仅有15秒左右。7号丰田赛车也曾是法拉利面对的主要挑战者之一,直至该车组的比赛因为卷入了一场离奇事故而宣告终止。

        关于比赛进程的争论情况仍然十分微妙,但丰田争胜的决心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能看到另外三家制造商(凯迪拉克、标致以及经由客户车队Hertz Team JOTA运营的保时捷)的赛车有能力偶尔在前排对争冠格局造成威胁也十分令人愉快。

......

       

重回巅峰还是人为操纵?The Race撰稿者评价百年勒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