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手都是你最看不上的人(之前那条视频删了 这是原稿)

2023-06-18 09:39 作者:fightingmom  | 我要投稿

之前那期视频引来很多喷子,负能量太多,我就删掉了,但是还有人想要继续拿来学习,我就把文字稿发出来,看文字会比看视频,更能过滤到人内心中的一些偏见。大家可以关注我个人微信公众号“fightingmom的干货补给站”,后续会把我一些文字稿放上去,同时也会更新一些表达、写作、职场、面试、书单推荐等一些干货。

以下是正文。

今天的视频,是聊一个关于,我关注了一段时间的up主叫硬核的heymatt,因为在社群卖课,然后在知乎上被黑的事。本期视频,主要是我把matt当做我的一面镜子,对他和这个事件我的一些思考,我会聊到:

1、我对heymatt这类高手的价值的高度肯定;

2、关于所谓的被黑,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说说我的看法;

3、在我看来,高手也是分不同等级的,我会借此机会系统聊聊我对高手等级的划分标准,以及我对matt的现阶段的等级判断;

4、我怎么看matt在这件事当中的反应的,他的一些行为在我看来,他这类高手,在当下确实还有一些局限性。

好,先简单还原下这个事件过程,边还原边说我的一些思考,我再强调下,过程本身对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借由这件事,借由matt这面镜子,反观自己,反思自己。

OK,我看了下,我是在去年11月2日开始关注他的,是因为当时我想自学英语,偶然看到他讲的句模逻辑的学习方法,开始关注,关注一段时间后,发现他英语的能力也是后天习得的,这种天然会让我产生一种亲切感,本身如我之前所主张的一样,高手本身就是刻意修炼的,当你遇到跟你有同样学习诉求的人,但是他的方法效率比你的要高,且他乐于分享出来,这时候你就会非常好奇他到底怎么学习的,迫不及待要吸纳为己用。并且越了解他,越认识到英语只是他最弱的一个能力,哈哈哈,他的所有输出的认知与价值观都近五年我领悟到的,不能说一模一样,但80%的同步与同频是可以做到的,况且有一些他的认知已经在我之上了。

我持续关注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跟我的前领导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认知水平,高度一致,这个前领导就是我之前讲高手那期视频提到的,本身这个领导他的起点并不高,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从基层干起来的,但是他的学习能力之强,成长速度之快,让人望其项背,我说过我很多的认知和做事风格都是通过模仿这个领导习得的,他怎么学我就怎么学,所以,你们就能理解当看到有一个非常类似的人用类似的风格讲出与你完全一致的认知的时候,那种共鸣会有多强烈。

当然,因为我是女性以及个人经历的一些特殊性,我和这类高手的认知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OK,继续还原这个事件,我在5月初开始关注他的公众号,叫口语高手,我本以为会是很多的学习干货,但没想到主要是在卖课,当然,我本来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所以我就很认真的看了他的课程体系,很牛逼,全是价值观输出与口语能力培养兼顾的内容体系,简单说就是既能把你的学习动力解决,还能把你的学习底层认知障碍逐一击穿然后重建高手级别的学习认知,最后顺便把英语口语这个技能搞定。牛不牛,我看到的时候,就觉得,这也是我想做的。并且他都已经做了21期的课程了,真的是,太牛了!不过,他的课程定价,还是比较贵的,之前应该是666,现在是999。因为我之前所在的行业就是在线教育,所以我很清楚这样的定价,只有非常强的系统课程才会有这个标价,一套系统课程老师在磨课上是需要花很大功夫的,教学逻辑以及教材都是要是反复打磨和校对的。不过,在我没有完全体验这个课程之前,单从他的课程大纲来看,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的,这个值得其实就是大部分的粉丝在了解他的基础上,愿意付出的一个交换价值。本身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定价,都是一个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逻辑,再加上ip的商业逻辑天然具有排他性,所以这个价值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就是粉丝用脚帮他定的。

于是,抱着既能学习口语又能学习他这套商业逻辑的目的,想要这期一定要报名,但是我错过了报名时间,然后只能等下一期了。以我多年做品牌与公关工作的直觉,哈哈哈,这时候我就想,既然都已经做了21期了,网上一定有正向或者负向评价了,而且网络天然是负面评价的土壤,所以果不其然,我一搜就搜到了,但是长期做公关的人早就养成了一个思维模式,就是负面评价越多反而越是说明品牌影响力大,这也是毛爷爷的实战理论,我大学专业是历史,再加上我身边的高手无一不是历史迷,毛选本就是我的必读书单,所以这是常规操作。

好,看了知乎上具体的一些评价内容,我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去评价的都是真正的学员,严格意义上,谈不上黑,主要集中在:

1、课程掺水,价值观内容太多,干货少,方法并非所宣称的原创,炒作概念,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总是有所保留,课程上下来质的提升没有,割韭菜,

2、吐槽matt的脾气和性格,暴躁,偶尔不准时

具体怎么说的,大家可以自己去扒知乎。

我相信这些都是基于课程体验之后的真实感受,但是感受的真实不一定代表“诚实”,对自我感受的诚实。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主动攻击别人呢?

因为很显然,matt并没有攻击任何人,没主动去招惹到任何人。我的答案是,在一个人内心感到很虚弱的时候,他就会主动攻击别人,这是一种很微妙的人性状态。他需要通过攻击对方的一些弱点,他以为的弱点,来建立一种优越感,一种可以让自己绝对自洽的优越感,来掩盖他内心极度虚弱却不自知的状态。

这里我们要区分攻击和建议,这里也很微妙,很多人都是以建议之名行攻击之实。其实很好区分,你看攻击matt的人,一般也不敢实名,本身就是学员,完全可以和matt平等沟通你看到的问题,但他们往往采取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地盘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视角把问题逐一罗列,最后再挑衅一番,喊matt杀过去。这期间matt暴露的自我防御手段也会被他们拿来再戏耍一番,matt在明处,他们在暗处,公平吗?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不对等就是攻击的属性。往往,在同龄人之间比较普遍。(细品)

那么他虚弱在哪里呢?你就看一个人人在炫耀什么,就是什么虚弱。他炫耀的是他对英语学习的理解,虽然他用的是他认为很客观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认知水准更胜一筹,不惜拿出自己博士学位证书来证明。

细节我真的不想多说了,看这些细节会消耗我的脑细胞,重点是我们要抽象出来,这就是躲在暗处的人的内心世界,看似在输出客观真实的感受,但是实则是,眼红罢了。我为什么能理解这种感受啊?因为我曾经也这样眼红过别人!一会我会聊到。具体眼红什么呢,眼红他人能做到但自己没做到的事,matt做到了靠自己的不断学习和精进,掌握了一套确实如他们所说的,就是一套其实已经有人用过的方法,matt换汤不换药而已。可是,matt之所以还能有市场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准确问法应该是:matt这类高手他们能将自己的知识变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我引用最近正在重读的这本书上的两句原话来解释:

1、当人们感到自己被理解时,他们即使不完全同意你的说法,也会愿意按你所说的去做——这就是利用同理心增强你的权威。

2、真正能让求询者信服的是我们以怎样的深度和热忱来解释我们所坚持的方法——即便他们在质疑我们。

是的,这就是攻击matt的人,他只能选择边角料去攻击的原因,他们看不到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承认matt这类高手的超级特质:

1、因为你在看matt 的视频的时候,你会非常清楚,他理解你,他比谁都知道,认知混沌的痛苦,情绪失控的痛苦,求索不到正确的方法的痛苦,一次又一次失败、挫败的痛苦,深陷各种人性之殇的痛苦,所以,他比谁都知道,如果有高手带路,会有多爽。

2、他通过精进,不断的精进,不停的看书、思考、输出、看书、思考、输出,总结出自己受益的方法,分享出来,他迫切的想要让更多人走出人生的泥潭,他无比坚信自己这套方法有效,因为他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就是布道者之路。

当然,有人会说他依旧有所保留,并且有一些吸血行为,嗯,我只能说,当他选择开始卖课变现的时候,他同时拥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商人,这是他两种身份的平衡,至于平衡的好与不好,他自己会在这条路上一点点精进的。

好,到这里,我来说说我理解的高手修炼过程当中的不同阶段:

首先,能称之为高手的人,他们至少已经在三个层面修炼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1、在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已经通过实践有过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并总结为方法论,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这些方法论客观上都足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到他人了

2、他们很清楚,这个世界是有几条基本规律在运作的,他们尊重这些规律,且通过实践不断的提升自己对规律的深度认识

3、对人性有着基本客观的认识,只不过在或克服或顺应人性的道路上,选择各有不同,程度也各有不同

基于这个起跑线,后面才是高手的进阶之路。看我这张图:

我把高手分为,专业精进型和专业兼顾利他型。

灰色区域,属于他们必然的成长阶段,很多高手终其一生也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了。后面需要更大的能量注入才有可能发展成为那样的人,一般都需要很特殊的经历才有可能锻造成。

比如,专业精进型,我身边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的姐姐,生物学教授,她就是高度享受自己的专业,但是对于职位晋升、以及要带学生教课、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很反感,对如何更有创意的解决一个课题,她会非常投入,但是让她单纯的分享给别人,她就觉得很疲倦,哈哈哈,经过一段被迫要授课的过程后,她也慢慢认识到分享和讨论的乐趣,加上她本身这个专业就是天然要解决人类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所以如果她能将自己利他心再更多的释放出来,她的可能性会更多一些,比如像很多科普畅销书作者,这类人我把他们放在专业兼顾利他型里面了,这种纵向跨越的高手就更是稀缺了。

专业兼顾利他型,我对他们的划分与理解,我前几期视频有具体讲过,这里我就不展开了,我具体说下matt这类高手,如图中所示,常见于商人。现在matt就在灰色区域内,他把利他当做一种工具在使用,因为他清楚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有一条就是,你不创造利他的价值,你就不会获得的回报。所以,他为此修炼内功,不断修炼、精进,在利他和利己中获得一种平衡。

为什么我说他依旧在灰色区域内呢,并且我可以很肯定的是他还会在这个区域内停留很久,因为,看他呈现的状态,这是他的朋友圈的文案,他极度享受这个区域带给他的成就感,这个区域空间足够大,大到他可以一直享受这种打怪升级的爽感,这个区域的边界是什么呢?更准确的问法,高手突破了什么限制才有可能打破这个边界进入到“布道者”之路上去呢,他第一个障碍就是“优越感”,这个是这类高手的“温泉”,是精神spa,是认知的优越感,是自己可以靠自己就能很强大的认知优越感,他享受这种认知碾压别人的感受,享受自己用上帝视角觉察自己情绪的感受,享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情绪甚至某种可以掌控他人情绪的感受。

优越感是第一个障碍,克服这个就需要很长时间的修炼,第二个障碍是什么呢,是承认“自己的有限性”,深刻的承认,抵达这个阶段的高手,典型代表是谁呢?就是罗翔老师,你从罗翔老师的话中,你是感受不到傲慢、轻视、敌意以及优越感的,你只能感受到一种莫大的谦卑,他的谦卑让你反复觉察到自我的渺小。罗翔老师在灵魂层面已经非常非常接近布道者了,但是他还差一个障碍,他自己也经常说的,

就是勇气!这种勇气与我们常常说的无知者无畏不同,是一种看透一切依旧一腔孤勇的勇气,他突破了对自我有限性的认知,而是将内在伟大的无限性发掘了出来,这种伟大无关某一种具体的物质的限制,它就是一种基于内生的慈悲,以勇气的形式展现,但内核是“爱”,爱本身就是无限的,突破时间与空间,突破物质与精神,不属于具体的某个肉身,就是爱本身。

高手都是你最看不上的人(之前那条视频删了 这是原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