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斯大林防线”游记 明斯克的战争回忆

2022-06-13 15:55 作者:hawk26  | 我要投稿

俄罗斯博主kuleshovoleg参观了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附近的“斯大林防线”。

“斯大林防线”是前苏联1928~1939年耗巨资修建的绵亘千里的防御工程体系,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军事遗产。全长1200千米。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防线不是一条简单的坑道,而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

明斯克的这段防线,为第63号筑垒地域,长约140千米,共有327个永备火力点分散于1~6千米的纵深。这个工事的墙壁有1.5米厚,工事里面有76毫米火炮和马克西姆机枪,还有观察用的潜望境。1938年安装的发电设备至今还能运行。到处是侧防暗堡,前面则是各种各样的工程障碍物和地雷区。

这条防线是当时苏联的一项秘密工程,所以没有起名字。“斯大林防线”是1936年国外报纸首先这么叫的,之后迅速传播开来。博物馆开放是在2005年6月30日。工作人员依据当年的工程图纸对明斯克筑垒地域作了部分修复,一些工事进行了重建。

这是第134号炮兵堡垒,有两个战斗炮位,指挥所配备了潜望镜、电话、电台,为了防备毒气进攻,还有过滤室,发动机和排风扇。

修建防线时,装甲兵作战理论还未行程,苏联最高统帅部对坦克也没有特别清楚的概念,所以这条防线上,只有少数从旧坦克上拆下来的76mm炮,以及37mm反坦克炮。

存放炮弹壳的地洞,变成了游客的“募捐箱”。

火炮射口采用全封闭射击,德军攻击这里时,发现无往不利的火焰喷射器对于这样的封闭射口一点作用都没有。

第134号炮兵堡垒的潜望镜。

堡垒上弹痕累累,旁边摆放着花篮。

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德国法西斯进攻时间估计严重错误,到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个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荡荡。

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队没有高射炮,炮兵部队没有大炮,士兵们只能使用轻武器和敌人搏斗。

这是第69号反坦克阵地,安置了一座T-26坦克的炮塔。这里处于路口,敌方坦克部队可能从这里突破。

这是第292号机枪碉堡,始建于1932年,是“斯大林防线”的一个独立防御工事。碉堡墙壁厚达1.5米,顶部厚达1.1米,使用15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而成。这座碉堡配备三挺马克沁1910型7.62mm机枪。

37mm高射炮。

配备“鸫”第一代主动防御系统的T-55坦克。

曾经的界碑。

另一门高射炮。

苏军战机残骸模型。

苏军炊事车。

BTR-60PB装甲车。

可爱的导游小姐。

IS-3重型坦克。

早期的T-72坦克。

修复老式装甲车辆的车间。

这里还有大批车辆需要修复。

有一双大眼睛的苏-25攻击机。

最高的就是R-12“德维纳河”导弹,可携带一枚百万吨级的核弹头,苏联对西欧的主要威胁。苏联在古巴部署R-12导弹,直接导致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此导弹共生产2335枚,所有R-12都根据1993年俄罗斯和美国的军备控制条约而被销毁毁。

这里居然还有一艘装甲快艇,陆海空都全了。

“斯大林防线”游记 明斯克的战争回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