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锤40000凯法斯凯恩系列小说--选好敌手(节译一)

本文节译自Sandy Mitchell所著英文小说《CHOOSE YOUR ENEMIES》,仅用作个人娱乐与交流用途,不侵犯原著任何合法权益。
编者按:
和以往一样,我尝试对凯法斯·凯恩那漫无边际的自传中涉及有我参与的部分进行了定期的整理。期间我抑制住了自己想要对他所描述的事件发表个人见解的冲动。【注:这不同于我惯常采用的脚注。】而且尽管我二人对于事件的印象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我还是抵受住了对他的描述进行纠正的诱惑,这是因为鉴于他在自己那前几卷回忆录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相信凯恩的描述依旧相当客观。(这不仅包含对事件的描述,也包括他本人对其的反应。但和往常一样,他给出的相关解释依旧少得可怜。)
由于凯恩会习惯性地忽略那些没有直接对他本人造成影响的事件,为弥补由此产生的空白,我不得不引用一些其它来源的补充资料,比如大名鼎鼎的詹尼特·苏拉所出版的个人回忆录。当时她在凯恩那个团里担任的职务远远不及后来那般受人尊崇。
和往常一样,为保持原汁原味,我尽量不对凯恩本人的描述进行过多的处理,只是为阐明他的原意而修正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语法表达,以及将原本有些难以理解的大段文字拆分成若干章节,以方便读者进行阅读,由此产生的错误皆由我本人独力承担,而除此之外的问题则完全归由凯恩负责。
安伯莉·维尔,异形审判庭
第一章
除却那些精神不正常的虐待狂【注:尽管在从军生涯中数次遭遇所谓的黑暗灵族,以及它们那些更加文明,居住在方舟世界或是流亡在外的亲属,但凯恩他似乎从未留意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不过考虑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同样想要了结他的性命,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他的错。】以及那近乎肉眼可见的傲慢自大之外,灵族一直最让我讨厌的一点就是,它们习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现身。就比如,从德莱齐亚矿井深处突然冲出来,沿途喷洒致命锋利圆盘的那些家伙。我周围的士兵有一半在几秒钟内都沦为了这场突袭的牺牲品,他们要么是被彻底切成小块,以至于负责掩埋尸体的人只能使用水桶来为其收尸,要么便是完全失去行动能力,只能使用些刺耳的言语来作为此时唯一的反击手段。
为了不让他们的牺牲变得毫无价值,我不失时机地躲到了掩体——一块露出地表的坚硬岩石——后面,无视星镖跳弹时留下的那近在眼前且令人很不舒服的火花,使用激光手枪朝着敌人的大致方向放了几枪。
“它们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格里芬中尉咆哮道。我听得出,此时的她并不全是想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管它呢。反正它们都得死这儿。”中尉的副排长兼密友——玛格特一边回应一边朝着窜出掩体的最前排守护者们掷出一枚破片手榴弹。弹体在敌丛中炸裂开来,两个离爆点最近的家伙应声倒地,它们那绿紫相间的盔甲上被炸出一处处裂缝,从中渗出了深红色的鲜血。
格里芬指挥小队的幸存者们开始用手中的光枪进行还击,收拾掉了其余轻举妄动,意图抵近到白刃距离来进一步扩大突袭优势的异形。要我说,我怀疑这帮长着尖耳朵的家伙犯下了致命的大错,它们原本的如意算盘显然是指望用这出其不意的突袭彻底压制住我们,然后再向茫然失措、无法自保的士兵们发起冲锋。这一手用来对付它们此前惯常对付的地方武装自是无往不利,但很不幸,异形们此番遇到的对手是久历沙场的帝国防卫军,老兵们在枪声响起时便纷纷躲进了掩体,并开始全力反击。这可是597团,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一直与他们并肩作战,亲眼瞧着他们与银河系丢过来的各路妖魔鬼怪殊死搏斗。一小撮自信过头的灵族宵小并不会让他们太过为难。
格里芬轻敲了下她的微型通讯器。“我们正在遭受攻击。二班、五班,从后面包抄。”她在下达了命令之后才向我寻求批准。“运气好的话,他们会截住敌人的退路,我们两相夹击就能收拾掉这批敌人。”
“好主意,中尉。”我用自己毕生练就的镇定自若成功掩饰住了内心的恐慌。眼前的这个女人才刚刚晋升为军官,据我猜测,她对不久之前还只是区区一介班长的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整排人马的指挥工作尚自抱有一定的疑问。但若是我对周遭隧道布局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那么这一策略在我看来非常合理。【注:就像我在之前的编辑过程中就已注意到的那样,凯恩对复杂隧道系统有着不可思议的亲和力,这种能力显然发端于他童年的早期,而据他本人声称,当时他是在一座蜂巢的下巢里勉强过活,但那里到底位于哪个世界,我到现在依然不得而知。】“不过我现在想知道它们起初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
而更为关键的是要弄清楚灵族的藏身之处里是否还埋伏着其它的敌人。不用说,假使有想到可能遭遇来势凶猛的敌袭,我绝不会靠近这个地方半步,而这便是那天我决定与格里芬排一同行动的原因:若是有人问起,我会说同行是为了便于观察这位新晋中尉在新指挥岗位上的表现,并就近提供她可能会需要的帮助,以便让她适应肩头更加繁重的责任。而真正的原因在于我已经彻底厌倦了灵族那神出鬼没的空袭:几乎从我们到达这里的那一刻起,那帮家伙便开始动用被我们的士兵称之为“喷气摩托”(尽管那玩意儿既没有喷气装置也没有轮子【注:尽管它们看似是纯以操纵重力的方式来进行驱动,但自从人类遭遇灵族与它们的战争装备以来,这些载具便一直被称为“喷气摩托”,而尽管凯恩身上的迂腐气发作,但这一命名在如今这个时代也不太可能发生改变。】)的单人高速载具对我进行连番的空中扫射。更不用说敌人的飞行器了,尽管那些讨厌的东西数量不多,但我们缺乏足够数量的九头蛇防空炮来对其进行防御,因此它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袭击我们。鉴于空中武器在地下洞穴中的效果大打折扣,我便抓住机会,跟随这支受命的队伍一同下来检查隧道之中是否有被敌军渗透的迹象。结果却发现,我又一次沦为了帝皇陛下那小玩笑嘲弄的笑柄。
“鸟卜仪上什么都没有。”玛格特瞥了一眼自己从装备袋中取出的探测设备。不过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惊讶。我们周围都是些矿石以及包裹它们的岩体,鸟卜仪的侦测范围充其量也非常有限。“我们只能玩硬的了。”这套路在任何情况下对她来说都是首选。莽女人指了指我们面前的隧道口。“冲进去把它们赶出来。”
“前提是那里面还有需要我们进去清剿的敌人。”我嘴上这么说,心中已然笃定事情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敌人的数量只会有两种:很多,以及非常多。
而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们面对的是后者。
……
灵族在德莱齐亚上的首次现身是在几年之前,起先它们的数量还相对较少,只是夺走了一批新近挖掘出来的麦尔蔻尼乌姆【注:这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因其能将绝大部分东西紧密粘合在一起的特性而备受铸造世界推崇。】,然后就如同它们那突如其来的登场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果不其然,行星防卫部队的应对一如既往的迟缓乏力,【注:和大多数帝国防卫军军官一样,凯恩对于大多数行星防卫部队也抱有一些偏见,他倾向于认为他们充其量也只能勉强胜任基本的防御工作。这其中自然也有例外,当凯恩发现与他并肩作战的地方武装的表现超出预期时,也会给予他们应有的褒扬。】由此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便是去而复返的入侵者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行星总督听信了来自于她那庞大家族中掌管当地防务的某些军事白痴的保证,认为他们能够独力应付这一状况,而由此引发的恶果便是待等到帝国防卫军被叫来清理烂摊子时,异形们几乎可以在这个地方随心所欲地横冲直撞。这便意味着597团和我被迫要更改原定返回克洛努斯【注:该星系被帝国防卫军用于中转运输,达摩克里斯湾中的大部分防卫军团都会定期返回这里进行补给和任务的重新分派。】的行程,怀揣一纸不值得羡慕的命令,在那颗行星上登陆,独力挑起当地防务的大梁。本来派出一支合适规模的特遣部队才是上上之选,但随着泰伦逐渐渗入达摩克里斯湾腹地,仓促间军务部无法攒出这样一支力量。所以在他们有能力凑齐援军之前,我们也只能尽己所能,勉力支捂。
面对此种状况,我自然也发过些牢骚,但也压根不指望有什么人能对此给予那么一星半点儿的关注,而事实证明我猜得果然没错:我那言过其实的声望所带来的一桩坏处便是,军务部的奴才们显然笃定,无论发生何种状况,只要有我在场便能担保大获全胜。所以在确认了命令之后,我能做的就只是继续工作以及和往常一样低调行事。
“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待等到政务院的寄生虫们递交完那些和往常一样我压根不想费心阅读的简报文件并仓皇关门跑路后,我开口说道。透过透明观察孔,我扫了一眼空间站的对接臂,那里停靠着我们的运兵船,它被赋予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名字——“坚不可摧四号”。【注:在帝国的广袤疆域内有不少于三万八千艘在役舰船被赋予了“坚不可摧”的名号,其中有几艘被分配到了达摩克里斯湾及其邻近地区,因此尽管凯恩给出的结论有些悲观,但这个名字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三艘辜负其名的前任舰船。(译注:这一点可以参照族谱异常复杂的“企业号”。)】在它前面部分遮挡住视线的是一艘“阿玛吉多顿级”的战列巡洋舰,藉由它船壳上那一处处裂缝可知,它最近不幸遭受过太空死灵的电弧攻击。“我们可是要用区区一个团来保卫整颗行星。”
“严格来说,那算不得是一颗行星。”布洛克劳少校撇下抄写员留下的一块数据板,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出于一名高效执行军官的积习,少校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那份长篇大论,如此一来,卡斯廷上校和我便都能从他那更为简约、高效的总结性陈述中获益。“它只是一颗大型卫星——围绕一颗边远气态巨星旋转的十几颗殖民卫星中的一员。”
“也就是说我们将会开展隧道作战。”一小股乐观情绪涌上了我的心头。对于像我这样的老下巢人,若是无视掉“凶残的异形试图了结你的性命”那一部分,这几乎可算得是上上之选。相较于敌人,我对那种环境知根知底,而且那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一旦发现情况不妙,我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躲进暗处。
布洛克劳摇了摇头。“那确实是一颗非常巨大的气态巨星。说真的,它更像是一颗原恒星。”
“也就是说这些卫星的气候很温暖?”卡斯廷拿起另一块数据板,从中调出一张德莱齐亚的地表照片。我的内脏顿时收作一团。
“对于我们来说是这样没错。”布洛克劳兴高采烈地给出了回答。他凝视着雪原与冰川,便仿佛那些东西是帝皇陛下赐予我们的礼物——对于瓦尔哈拉人来说,情况很有可能就是这样。“德莱齐亚是一个冰雪世界。”
“这情况就不一样了。”卡斯廷的情绪很是亢奋。这些年来,尽管接受了一两次延寿手术,但她原本的一头红发还是有些泛白。(我必须得说,布洛克劳和我也是一样,不同的是少校的头发仍以黑色为主,而我那不起眼的头发此时已然多了几分斑白。)一想到可以在那顷刻间便能冻死活人的彻骨低温下尽情玩耍,上校顿时就年轻了一二十岁。“士兵们会很开心。”
“他们肯定会的。”我嘴上表示赞同,却不由自主地仔细看了看数据板。果不其然,机械神教在开始移民的最初几个世纪里便一直忙着加厚大气层,以及将气温提升至堪堪致命的水平。改造的范围不仅包含德莱齐亚,也涉及其它许多本地的星球。“星系的其它区域该怎么办?”
“那用不着我们操心。”布洛克劳向我们保证道。“原恒星以及它的卫星独立于星系的其它部分。它们各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星总督、政务院和基础设施。”
我快速浏览了相关的页面,密密麻麻的人口以及什一税统计数据像是一颗从欧格林人头盖骨上弹开的子弹一样触目惊心。我点了点头,装作和少校一样迅速掌握了所有的基本信息。“这在道理说得通。”我说道。“就其本身而言,它就像是一个微缩版的恒星星系,处在靠近光晕的突出位置上。【注:事实上,这种现象极不寻常:通常来说,这种拥有大量卫星——而其中少数卫星的体积与小号行星相仿——并且能够辐射自身热量的巨星相较于布满彗星碎片的边缘区域,一般会更加靠近恒星。围绕这一现象的起因,本地的机械神教成员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我怀疑这其中掺杂了大量一厢情愿的想法)。总的来说,观点大致分为两派,一方认为这是由于星系形成初期引力摄动将它抛向了远端,而另一派则认为这可以归因于以如今这个技术黑暗时代所难以想象的自然秩序带来的某种干扰。】从艾恩方德进行人员物资输送会是后勤部门的噩梦。”
“确实如此。”布洛克劳一边表示赞同一边调出了整个星系的简图。担当政治中心的那个蜂巢世界与中心恒星的距离还不及整个星系直径的四分之一;至于绝大多数的殖民行星、卫星以及小行星也都不超过这个数字的一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座空间站或是毫无价值的大岩块点缀着外围星球与原恒星之间的巨大鸿沟。因此,实际上原恒星这块区域也可称得上是另一个独立的星系。“即便是无线通讯传输也要花上几个小时才能到达那里,更何况那些慢吞吞的星船。”
“很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我点了点头,回想起大概三十年前自己乘坐逃生舱前往佩里亚时也曾经历过差不多同样漫长的旅程。这便是我们要被直接送往战区的原因,艾恩方德星系的其它区域大概仍旧沉浸在一无所知的幸福感之中,未曾意识到灵族入侵者正在袭扰他们身在远方的邻居,而即便情况并非如此,他们也会因为惧怕引起异形的关注,而不愿对那里施以援手。【注:更不用说分派大批船只向星系边缘输送军力会给他们自己的经济产出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降低他们的什一税收入,并引起亚星区政务院那不受欢迎的关注。即便没被手头的工作搞得焦头烂额,也很少有行星总督愿意考虑向同区竞争对手施以援助。】倘若亚空间潮流的流向出现问题,我们至少要在亚空间里待上一个月的时间,但起码等我们抵达时能够搞定这份工作,这比当局想要摆脱的艾恩方德行星防卫部队渣滓可要强得多。“出发时间定下来了吗?”
“十二小时后。”布洛克劳回答说道。“如果我们加快动作的话,应该还有足够的时间将所有东西送上他们找来的货船。”少校在说这话时眉头紧锁,但这绝不是他的错。十二小时可能听起来不短,但请相信我,当你要将四千名士兵赶在一起,并把这么一大票人与他们的车辆、武器、口粮、弹药、个人物品还有团属乐队的乐器一同打包装船时,这么点儿时间很快便会消耗殆尽。而更加糟糕的是,占据总人数两位数百分比的家伙已经获准去分散进行他们在这个漂浮在“他妈”数十亿立方公里空间中的密封“口粮罐”里所能找到的娱乐活动。
“我会派苏拉来负责这件事。”听上去,卡斯廷很高兴能把这份苦差事推给她在指挥链中的二号下属。【注:在苏拉从军生涯的这一时间点,她刚刚被提升为少校,不过仍然负责597团一连的指挥工作。】
“好人选。”我表示同意。苏拉从军伊始便担任过军需官,而且一直保有后勤方面的天赋,她也因此十分喜爱这样的挑战。我站起身,摆出一副最不情愿的模样。“而且我想我最好是先把咱们的人召集起来。这等规模的空间站上,酒吧和赌场的数量不会太多。”不过在部队开拔之前,我仍然打算对它们多加利用,特别是眼下这个当口,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四处闲晃的完美理由。
“祝你好运。”卡斯廷说道。“我会发送通令,召命全员归队,但肯定会有很多人关掉了他们的无线通讯器。”
“听起来我们将会度过一个繁忙的夜晚。”尽管事实证明我并没有说错,但这与德莱齐亚上等待我们的任务相比委实算不得什么。相应地,随着即将到来的威胁在我们面前渐行展露它的真实面目,保卫卫星的这一工作也变得有些相形见绌。
编者按:
和往常一样,凯恩除了偶尔会对他认定的不便之处发上几句牢骚之外,对那些他访问过的世界着墨确实不多,下面这段内容也许有助于填补他行文中某些较为突出的空白。
摘自《有趣山水无聊人:漫游者指南》,杰瓦尔·塞卡拉,145.M39。
艾恩方德亚星系的这一异常现象属实非常有趣,如果途径帝国的那一块疆域,那里也许值得驻足一览,不过我并不推荐作长期逗留。对于那地方,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被当地人称作“阿维纳斯”的亚星系主星。从其轨道卫星上放眼望去,确实可以欣赏到它那毋庸置疑的壮美景致。不过那些可供观景的卫星上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除去那些最顽强的人之外,没有谁愿意在室外多作逗留。因此我更加推荐那些位于聚居区外的旅馆。在那里,眼光敏锐的旅行者能够端着一杯阿马赛克,隔着透明观察窗,更加舒适地欣赏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景。
话虽如此,在选择观测地时,将周遭光源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努力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就是能够欣赏到更加清晰的景色,这一点在观测环状星系那微妙的闪烁现象时显得尤为重要。就像这些卫星上无休无止的降雪一样,那来自阿维纳斯,主宰大半个天空的光辐射为它们涂抹上了一层万年不褪的暗红色,同时主星那闪烁的特性给人带来了一种十分不安的错觉——仿佛整个星球都在燃烧。【注:看起来,无论这是大气折射的杰作,亦或可以归因于其内部的变化,赛卡拉不是未曾留心,就是不感兴趣。】
尽管如此,卫星上的天气依然十分寒冷,绝大多数有常识的人要么是待在他们那密封的城市之中,要么就是在遍及所有小型殖民世界上的矿井里辛勤工作,以此来相对安全地避开可能致命的严寒。
过路的旅行者可以随意选择在这十数个世界上暂作停留,至于具体该选择哪一个委实无关紧要,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们全都是同样的乏味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