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别人的语言陷阱

主体的 更换,不要去论证对方的假设或相信对方的假设,就算是同一个群体,甚至是同一个人,但是在十年后二十年年后也并非完全相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前进和运动着,不要承认对方的假设,而是抓住自己想要认同的观点和想要从对方素材中获取的资料,让自己得以拓宽偏见,而不是陷入一个新的偏见。
很多时候他人的提问会让你感觉到言行不一,但你不必走进它的陷阱。
真正难的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结合总体方向正确且合理的佐证以及审美,而不是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
假设一种很合理的、大家都觉得应该没有问题的情境,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去理他,这种主观假设的思想实验,如果是有针对的攻击倾向性,不必落入陷阱,这个时候如果承认这个假设成立(美好的、温暖的表情包),那么你之前说的“表情包都是不尊重人的”这种观点就反映出了你言行不一,就被弱化了
遇到假设的情境不要理对方,这是没有说服力的,当你回应了他的假设,反倒说明它的假设是有说服力的,
直接论述“表情包并不等同于不伤人的玩笑。”直接揭穿对方的主题置换:表情包和玩笑,
孤独在两种情境下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孤独的感受,一个是人存在的客观状态,反客为主,口头表达的孤独是“不感到孤独”,但书里面所说的孤独是一种客观事实,和我们有类似价值观的人是不多的,更难的是我们遇上他们,而感到孤独则是一种感受:客观事实和感受并非同一个东西
避开对方明确需要论述的各个主体以及找到被对方偷换的主体
真正有效的是根据对方的需求去设计能够满足对方需求的产品,在你力所能及的能力范围内,双方进行协商
大家会说这是个娱乐的时代,但是我们不要老是用大家这个词,根本没统计过,你数过多少人吗?别绑架,都叫绑架。都是为了拿个挡箭牌
不要和一些自以为是的人一样,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如果对方充满敌意,一定要抓住对方话语中的错误主语置换的假定,否则你就会落入对方所谓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这个前提背景去大做文章
早点否定他的假定,当然不是否定这个人,而是否定他有针对性地引导你、刺痛你的假定
默许对方的假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比如你立刻抓住他们假定的漏洞加以驳斥效果好
“那你为什么那么容易遭人批评?”
这句话就像有的老师问:“为什么他只打你不打别人?”
假定是:“你容易受批评”,被批评的次数是多的这是事实,但是它隐藏了另外一个假定:你是有些问题才导致你受批评。这些问题是什么呢?
按照这个框架去回答的话,就是等同于承认自己有问题了
周杰的大幅:“有一个错误的词叫苍蝇不叮无缝蛋的。”意思是鸡蛋本身自己有问题,所以苍蝇才叮它,这是一个非常误导人的词,苍蝇可以落在任何地方,它连桌子上根本啥都没有它也落啊!那你的意思是桌子也有问题?
第二个语言陷阱:对方会隐藏它的前提来说自己的观点,来问你问题,而你要找到对方那个隐藏的前提,并且攻破那个站不住脚的前提,
第三个语言陷阱:你是个好演员吗?这是个二元问题。如果周杰回答是,易立竞可能会搬出一些他没有达到的好演员的标准,周杰如果回答不是,这不是事实,这表示周杰的认知会显得其心口不一,原因是他们并没有实现定义好好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应对这样二元的问题,周杰不回答是,也不回答不是,是或者不是是易立竞的框架,额周杰可以根据自己的框架去回答问题,不管好演员的定义是什么,它只说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演员,这是可以被允许的, 也不违背他对自己的认知
明确老派的定义,然后再去跳出对方假设的框架,并没有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是按照自己的框架去作答这个问题。
按照自己的框架,圈重点要考!
这个主观的定义,或者是给出定义的所谓多数人,他们的定义是错的,他们看待其他人和世界的方式也可能是错的,这个回答的效果要远好过于是或不是。
第三个陷阱:没有明确定义的二元问题,你的应对方式可以是第一,和对方明确所用的定义;第二,不需要用对方的框架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你自己的框架去回答这个问题。
看得出别人的逻辑毛病,你当然可以用自己的框架有效应对,但是如果你看不出别人的逻辑毛病的话,“不会被人说不懂人情世故吗?”
“我不是下意识的,我就是故意的, 我就是想让你疼一下,有目的的,因为它那种人情世故我早就懂了”
“我演戏还不错把。”
“我认为生活中的那不是人情世故,你按个人情世故是错误的。是浆糊、是虚伪的、假的。”
我要破你这个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我也懂,只是不想装糊涂。
这不是我的逆反心理啊,这是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啊。
在逻辑的背后,支撑你的一定是关于事实,尊重你的事实,
如果你觉得对方在设陷阱,你可以跳出对方的框架,说关于自己相关的事实,这其实需要很大的自信,也需要忍受可能会到来的否定
因为生活中说真心话的人不多,因为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尽可能地变得真实,因为和人打交道的任何场合,你都会遇到别人有意无意的语言陷阱和挑战,只有保持真实,你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保持真实你也要做好准备被对方进一步地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