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讲:动词的ない形
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动词的ない形。
Part 1 ない形概述
既然前面用到了动词的原形和ます形了,那么否定自然肯定就得说一下。动词要是没有否定,就很不好体现出一个句子的否定情况,带有额外的“不”之类的虚词在中文看起来还行得通,但在日语里这种格式的话,“不”就不知道加在哪里合适。所以日语采用的是动词变形来体现否定的。
废话不多说,我们还是按四种动词类型举例说明它们各自的用法。
本(ほん)は読まない(よまない)。(没有看书。)
ペンを買わない(かわない)。(没有买钢笔。)
教室(きょうしつ)には誰(だれ)もいない。(谁都没有在教室里。)
無理しない(むりしない)でくださいね。(不要勉强自己哟。)
翔太(しょうた)君(くん)は十時(じゅうじ)から来ない(こない)よ。(小翔太从 10 点开始就没有来哦。)
下面我们来对上述新的语法作介绍和说明。
1-1 并用助词
首先我要强调说明一点,“并用”不是一个术语……这个就是它字面的意思:“并起来用”。并用助词就是上面「には」这样,两个助词放在一起的用法。
实际上,我们前面学到的所有助词都可以有和「は」配合产生并用的情况。我们学过了「に」、「で」、「へ」、「から」(这个我们一会儿就要讲)、「まで」、「と」(这个没有讲,但是已经在前文提到过一些基本用法了)都可以和「は」配起来用。还记得我们说过吧,「は」提示句子的主题,一般翻译成“……的话”会比较合适。那么,对于其它这些助词来看,因为意思不一样,所以很有可能会存在一种情况,比如“去往方向作主题”、“存在地点/时间作主题”之类的。这些时候,因为有两层含义,所以两个助词都不可缺少。
中国(ちゅうごく)へは行かない(いかない)。(倒是说中国的话,我还没去过。)
この学校(がっこう)ではこんなことを時々(ときどき)するよ。(在这个学校偶尔会做这样子的事情哟。)
八時(はちじ)からはいいですよ。(从八点开始的话是可以的哦。)
「お昼ご飯(おひるごはん)は何(なに)を食べる(たべる)」とは思います(おもいます)。(我在想中午吃什么。)
等等。只是有些时候哈,助词的用法可能还看不太明白,这个慢慢来,别着急。那么,最开始的那个句子里,「には」是什么呢?
教室(きょうしつ)には誰(だれ)もいない。(谁都没有在教室里。)
这句话用「には」是因为,此时“教室”被当成主题来说了,这个时候听话人会认为你在说教室的事情;接着,教室本身不存在人,所以教室是充当整个句子里的人/物的存在场所,所以用助词「に」而不是别的。
1-2 终助词「ね」和「よ」
在询问对方和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总会用到一个语气词来确保对方在听我说话。四川话里这个语气词是“噶(ga)”。这个字对于四川和重庆人来说,基本上比较熟悉,所以终助词「ね」大概和这个词的用法相似,甚至对等。
あのワンちゃんが大きい(おおきい)ですね。(那边那个汪好大啊,对吧!)
この新聞紙(しんぶんし)は小林(こばやし)のですね。(这份报纸是小林的吧。)
駅(えき)の前(まえ)に銀行(ぎんこう)がありますね。(车站前面有个银行是吧。)
这里的「ね」读升调,表示想让对方听我说话,好再续前缘继续下文,同时也略带疑问,毕竟是寻求回应嘛。另外还有例句有助词「よ」,因为是相似的,所以放在一起说。助词「よ」比「ね」的语气要强一些,它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是这种场景:比如两个人打电话,A(家长)对 B(老师)说“我家小孩去春游了吗”,B 说“欸,你家小孩没有来啊”。这个时候,B 会用到助词「よ」。它起到的作用是刻意提醒和告知 A 事情的真实情况。只可惜这个不好举例子,主要是需要上下文,所以这里我就不打算举例说明了。
そうですね。(确实如此呢对吧。/也是哈。/要得。)
そうですよ。(就是这样的哦。)
你感受下区别。
1-3 助词「から」和「まで」表起终点
例句里只用到了「から」,而「まで」没有出现。这个反正都要说,也是配套的,所以就直接说了。这个用法其实很简单,你当成中午的“从……”和“到……”就可以了。入门阶段来说,基本都没有问题。
十時(じゅうじ)から。(从十点开始。)
そこまで。(到此为止。/到此结束。/适可而止。)
これからもよろしく。(从现在开始也请多指教。)
森(もり)さんは東京(とうきょう)から広島(ひろしま)まで新幹線(しんかんせん)で行きます(いきます)。(森先生坐的新干线从东京去往的广岛。)
1-4 「ないでください」:请不要做什么
这个目前还讲不了具体的语法,这个你先记住就行了。动词的ない形(稍后讲)后加上「でください」就可以表示“请……(谁谁谁)不要做……(什么事情)”,一种委婉的、礼貌的说法。比如前面的句子里说的是“请不要勉强自己”,就是一种委婉礼貌的、否定的说法,所以用到的是动词的ない形表达否定,即“别这么做”的意思。
Part 2 动词ない形的用法
2-1 五段动词
所有五段动词不管是啥样形式的变形规则都和ます形变形规则差不多,即“将最后一个假名改成同行的某段假名”的模式,ない形也不例外。只是……因为音律的原因,这次有两个不同的变形规则需要用到:
如果最后一个假名是是あ行的假名的话,变为「わ」,然后加上「ない」;
其它的情况,全部改为同行的あ段假名,然后加上「ない」。
可以看出其实非常清晰的两种情况。因为あ行假名自身变为同行あ段假名的时候会变为「あ」,而加上「ない」就成了「あない」的组合,这不是很好读清楚不说,而且音韵上也不是很合适。所以日语就把あ行的变化特殊化了一下。

2-2 一段动词
一段动词就很简单了。因为固定「る」结尾,所以……去掉「る」再加「ない」即可。

サ变动词固定以「する」结尾,所以直接把结尾的する改成しない即可。

カ变动词只有「来る」一个。カ变动词的ない形是从「くる」变为「こない」。和ます形一样,因为单词特殊性,它变形后「ない」作为单词的送假名,但「来」改变读音为「こ」,作为它的振假名出现。

Part 3 否定疑问句
日语存在一种语法,将动词本身改为否定状态作为疑问句的一部分。
一緒(いっしょ)に*行く(いく)**か?(一起去吗?表达建议*)
一緒(いっしょ)に*行かない(いかない)**か。(不一起去吗?表达反问*)
日语把动词变为否定还放在疑问句里的这种情况叫否定疑问句。否定疑问句的回答有些麻烦,因为……学过英语就知道“是”表示否,而“否”表示是这种绕来绕去的规则不说,而且后半截还得和前面的“是”和“否”配在一起,真的很晕。
如果你说要去,你就说“去”就行了;如果不去,用否定就行。
——行かない(いかない)です。(——啊……我不去。「です」助动词没有意义,单纯表达一种强调)
——行く(いく)行く(いく)。(——走走走。重复说一遍动词也只是起到强调说明的作用)
基本上跟中文的说法是一致的,所以……不必担心。
我看某乎上对这种问题的回答也是有点意思……“学了 n 年的英语好不容易思维都扳过去了,又被日语扳回来了”。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果你非得从「はい」和「いいえ」的角度切入回答这种问题的话……很高兴,它和中文的思维是一样的。如果别人问你“难道你不去吗?”的时候,你肯定会说:
啊是的,我不去。
不是不是,我要去要去,这就来。
我们按两个句子的第一个逗号分隔开,前半部分用肯定,而后半部分则用的是否定;反之亦然。这也是符合中文的思维的。所以……日语里也是一样的:
はい、行かない(いかない)です。(是的,我确实不去。)
いいえ、行く(いく)。(不,我要去。)
中文思维是这样的:别人既然作为反义疑问来问你,你的回答肯定会按照它这个问题本身来表达“同意”和“不同意”两种情况才对。既然你同意他说的“你难道不去吗”,是不是就等于说“我确实不去”,是吧。所以这种时候反而用的是“是,不去”;而如果你去否定他的问题,那么你就好比是在否定“你难道不去”这句话,自然就等于是“我要去”,所以这个时候用的是“不,我要去”。绕过来这个逻辑了吗?
Part 4 其它问题
4-1 其实……ない形的「ない」是可以单用的
在日语里,「ない」这个动词的后缀表示动词的否定情况。但是,它其实和「する」是一样的存在:它可以单独使用。「ない」实际上是一个形容词,可写汉字「無い」,但一般在使用习惯和书写习惯上来说,它是不写汉字的。
形容词的用法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里再来说,这里就不多说了。
4-2 「ある」和「いる」的否定
前面用到的「いない」就是动词「いる」(“在”的意思,ます形是「います」)的ない形式。不过,「ある」的否定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比较特殊。「ある」是“在”的意思,是用于非生命体的存在。不过,「ない」是“不”的意思,是否定。按理来说,「ある」是五段动词,所以要变为「あらない」的形式才对。实际上,「ある」的否定是「ない」,而不是「あらない」。这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ない」自身就带有“物体不存在”的意味了。如果和「ある」这个本来就表示物体存在性的词语一起使用的话,两个词语放一起就是冗余的说法。所以,日语也没有用过「あらない」这种说法,是直接使用的「ない」表示“不存在”。
ここはヒマワリが
あらないない。(向日葵这里没有。)
4-3 ます形自身是有否定的
日语的灵活性就在这里。ます形虽然是一种单独的形式,但它自身是拥有否定形式的。因为动词都变为ます形了,所以结尾自然是「ます」这两个假名。日语里ます形的否定直接把「ます」改成「ません」就可以了,而它前面的部分是ます形式变化得到的结果。

记住即可。
Part 5 总结
5-1 术语
本节没有术语。
5-2 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