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rongart教授:感觉之外的感觉是什么感觉

2022-02-02 13:50 作者:Strongart教授  | 我要投稿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类的视觉范围是从红外线到紫外线,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如果是超过这个范围,那就看不到也听不到,但有的动物就能够看到听到,狗的鼻子要比人类灵敏很多,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对于感觉范围之外的对象,哲学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最强的观点恐怕是“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到的可以当做不存在。稍微弱一点的观点是,尽管它们存在,但是不可知。再弱一点的观点是,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探测到它的一些信息,但不能知道直接感受它是什么感觉。相信很多人都会赞同这个观点,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分析一下是不是真的这样。

  我们首先假设动物有和人相似的大脑结构,它保证了动物有与人相似的感觉结构。这里的相似性,主要是指不会出现感觉变换的情况,比如人类的听觉变成了它的视觉。为什么可以这样假设呢?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在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动物的大脑,找到相应的变换规律,然后给人脑也装上相应的转换软件,以达到和动物类似的认识效果。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受限的人来类比。比如有些人听觉损伤,其听觉上限只有8000Hz,那么他听10000Hz,就相当于我们在听超声波。假若某个地方的人都只能听到8000Hz,问我们听10000Hz是什么感觉?我们会怎么回答他呢?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该嗡嗡嗡的还是嗡嗡嗡,只不过是能听到嗡嗡嗡的范围有大小。

  对于视觉的情况,我们可以给出更多的例子。老鹰能够看到几公里外的兔子,这个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想象,实在想象不到的请拿望远镜看一下。有些人可能会困惑,既然看不见红外线或者紫外线,那为什么没有撞到过看不见的东西?难道红外线或者紫外线一定要伴随着可见光吗?其实,就像是我们闭上眼睛时一样,看不到的时候就是黑色,黑色不是通常意义的颜色,而是一种颜色的缺失状态,这里我们恐怕是被语言给迷惑了。

  通过研究昆虫的复眼,我们发现其结构非常简单,每个眼睛看到的只是一个像素点,最后看到的就是如同马赛克一般的图像,但它们动态视力都要强于人类,相当于是牺牲清晰度来提到流畅性。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复眼看到的是多屏幕的图像,但人类有两只眼睛,看到的也不是有两个屏幕,为什么呢?


  问题:在黑色问题上,我们是如何被语言迷惑的?


Strongart教授:感觉之外的感觉是什么感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