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和平贝墩凌姓,有一块最霸气的牌匾!

2023-04-09 06:23 作者:资产在线  | 我要投稿

      和平县贝墩镇南坝村有一块《棣萼联芳》牌匾,赞誉凌姓一门四监生,这牌匾可称得上最牛的!

     话说中华凌姓,始祖甸,本姓姬,周朝时受姓。子孙后代繁衍昌盛,不断南迁,其中一脉从江西寻乌迁至广东平远,

     元至正年间,凌仲清迁居于龙川官天岭上营屯,崇为立基始祖。明洪武年间分衍和平县贝墩镇贝溪村正背落居,

      后来,八世祖凌泽在贝墩南坝低段觅得福地,择吉在此地大兴土木,立基建房,生孔周,颜周,孟周三子。

       南坝村,位于贝墩镇西部,距离镇政府约8公里。东邻强新村,南邻碗陶村,西面毗邻上溪村,北邻树华下村,世居村民主要为凌姓、萧姓、周姓、杨姓等,有人口2700多人。

      南坝村傍山依水,四周层峦叠翠,中有清澈的鱼潭江流,仙人嶂巍然矗立,山间峡谷峭壁凌空,怪石嶙峋。

     南坝村绿树葱茏,村廊开阔,竹影婆娑,鸡啼、狗吠、鱼跃、小桥、流水、人家,好一派岭南山村景色,夏无酷暑,凉冬无严寒,这里地热广佈,是和平县内有名的鱼米之乡和康养福地。

     南坝村村内有一座宁波古庙,供奉华光大帝,长年香火不绝,每年的九月二十七日为大帝诞辰,村民祭拜十分热闹。

      龙和凌姓第十三世子裕公在低段下坪立祠,期间曾赞助巨资助为兴建惠州考棚,获上峰褒扬,凌姓在当地声名鹊起。

       奕世以来较为有名的是第十五世凌启达公,

       启达公生于清康熙年间,在低段下芬里创建基业,生天衢、昌瑞(出嗣鸣岗人)、义瑞、礼瑞、智瑞五子。

    启达公长子天衢,清监生。在东皋圹设账课子弟。在桂峙峰建住宅一座,生五子:植纲、植径、植纪、植纶、植绪。

       第三子义瑞,清恩赐九品。在杨柳圹创建住宅一座。又立学膳以兴斯文。生四子:植芙、植蓉、植芹、植藻。

      第四子礼瑞,清恩赐九品,生四子:汉皋、汉桂、汉梧、汉桐。

  第二子智瑞,字碧川,清监生 ,由低段移居彭塘,生二子:植朝、植干。

    旧时,官员为地方上有名望的人题匾,这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符号,更是文化身份的象征。 贝墩镇南坝村低段自然村至今遗有一块旧匾《棣萼联芳》,历200多年,仍翰墨留香。

     棣萼联芳意指兄弟才华横溢,同享美名。

低段这块匾,是为他们凌家四兄弟考取功名,世享荣华而立,这就难能可贵,一门四监生,堪称凌姓最霸气的牌匾。

      《棣萼联芳》木匾,阳刻行字,右上题款是“钦命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十级纪录十次於为”,左下落款为和平贝墩监生凌天衢、凌义瑞、凌礼瑞、凌智瑞昆仲题赠,乾隆四十年孟秋吉旦立。真是荣崇之极。

     自古以来,龙和凌姓宗人崇文重教,作育人才,自明清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有224人在封建社会考取功名,其中监生、庠生92人,贡生6人,民国时期铁扇关门有凌开先,凌开涛,凌开诚,凌开镛,凌开蔚,凌秀峰,凌钜青等问鼎和平文教界,开创新文化纪元,崇为美谈。

     新中国成立后有凌炯昌,凌海洋,凌金声等省厅级干部,有凌东良,凌文章,凌月腾,凌金铃,凌石锦,凌子平,凌金文,凌小准,凌观潭,凌水雄,凌光明,凌圣华,凌春涛等一大批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和教师无数,在革命战争时期,凌姓有凌开金,凌观峰等13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

     自古以来,贝墩凌姓被誉为“才子之乡”,

     也许凌姓人居地位置独特,文笔好,风水好,人文好,他们的《棣萼联芳》也许就是一种鞭策!所以出了这么多有用之才。我们虽然不否认风水学的科学性,但从客观地看待也可得出结论。

      其实读书风气才是最重要的,凌姓人有不服输的精神,他们有超前意识,村村设有学租田,扩办书塾学堂十分兴盛,诸如民国初期凌姓人创办的有纪植国民学校、纪植高等学校、正培国民学校、敦厚学校、西段学校、植毓学校、普善学校、行贤学校、培文学校等乡村学校的优势,所以读书风气一下子就兴盛起来了,

    也许,这就能解释贝墩凌姓为什么一直出人才了。

乡贤凌庆格先生热情邀我去南坝村低段凌屋采风。

作者:陈仰天

编辑:蜀中野人

和平贝墩凌姓,有一块最霸气的牌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