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峰受邀参加“第二届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
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主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作为国际支持机构的2021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将于12月4-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应邀将于分论坛三:“人工智能伦理与气候变化”上,以“生态文明与人工智能伦理(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hics)”为题做主旨演讲。 绿会国际部现特将会议相关信息预告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分论坛名称】
“第二届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论坛三:“人工智能伦理与气候变化”
【时间/地点】
12月4日(周六晚)19:00-21:00,清华大学;
【周晋峰博士演讲主题】
生态文明与人工智能伦理(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hics)
【论坛主办方】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
【论坛支持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会议背景】
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随着很多新路径的开启,人工智能正在悄然融入你我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着世界。但是技术发展也往往伴随着不可预知的安全挑战,例如,因人工智能发展而产生的道德与伦理风险是国际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工智能治理是全球共同面对的一大挑战,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需要各国、各地区达成国际合作,联合实现目标。各国或地区在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的同时应该如何求同存异,化解分歧,确保全球稳定?
此外,由于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在信息及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存在差异,在数字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鸿沟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否会继续深化数字鸿沟,加剧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中的算法公平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又应当如何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美好未来呢?
本次论坛下设三大主论坛,围绕“如何构建一个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与治理”和“元宇宙未来治理前瞻”展开讨论。
【论坛议程】(注:下图标注箭头部分为周晋峰博士参加的分论坛,该场论坛时间与主办方协调后,调整为19:00-21:00)


以下为参会嘉宾,包括顶级学术界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和科技行业的企业领军人物。
【顶级学术界专家】
●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姚期智
●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张钹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龚克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高文
●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
●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理事长沈向洋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张亚勤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HAI)副所长苏珊·阿西(Susan Athey)
● 国际人工智能协会前主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约兰达·吉尔(Yolanda Gil)
●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总裁罗欣顿·麦德拉(Rohinton Medhora)
【国际组织代表】
●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秘书长技术事务特使办公室主管官员玛丽亚-弗朗切斯卡·斯帕托利萨诺(Maria-Francesca Spatolisano)
●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政策与方案支助局局长徐浩良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伙伴关系和业务计划监测通信和信息司司长欧敏行(Marielza Oliveira)
【科技行业的企业领军人物】
● 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马维英
● 美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夏华夏
● 微软(中国)CTO韦青
● 华为公司人工智能战略与产业发展副总裁秦尧
● 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
●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晓庆
● 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副总裁徐健
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绿会融媒”。“绿会融媒”是由约50个平台组成的融媒体矩阵,旨在传播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和公共健康危机,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
文/Samantha 审/M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