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杯”科幻征文大赛翘首以盼,各方助推高校科幻繁荣发展


为发掘校园科幻创作人才,助推校园科幻快速发展,由八光分文化独家提供专业支持,《高校科幻》平台和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发起并主办,联合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等全国高校科幻社团举办的第一届“星火杯”全国高校联合征文大赛自11月7号启动以来,吸引了众多高校科幻爱好者的投稿。离投稿截止不足20天时间,大赛进展如何,通过这次比赛如何推动高校科幻繁荣昌盛,听听他们怎么说。
大赛如火如荼,来稿灿若繁星
南华大学极星科幻协会会长蒋炫玮在接受采访时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为什么要组织同学们参赛?从大的说,我希望我们协会能在我们科幻气氛不太浓郁的校园里茁壮成长;从小的说,我有虚荣心,不想协会在我的手上止步不前。相对于其他高校,我校的科幻氛围比较低沉,小打小闹的感觉。十一月份,我看到了‘星火杯’这一征文比赛,在协会管理层的鼓励下,协会向高校科幻平台发出申请,成功加入了南华大学点的协办单位队列。截至12月4日,我校有一百余位同学参与了此次征文比赛,有意向参加的同学更是数不胜数。说实话,我有些意外。原来,喜欢科幻的人还是挺多的,只是苦于没有平台。我希望通过此次征文比赛,提高我们协会在本校,甚至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希望我校的同学们与其他高校同学一起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打开大家的脑洞,让大家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为全国科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这个友好的大圈子输送人才。”
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许建鸿作为大赛日常的运营人员,与众多投稿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参加此次征文大赛,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挑战,组委会成员都尽职尽责,努力将这次大赛办好。我在与作者沟通联系时看到,科幻迷并不总是内向、不善于交流的,热爱科幻的他们实际上充满激情、渴望探索科幻的广阔世界,这也算是科幻迷的特质。”
“很久之前,我心中的世界已经慢慢形成了。我认为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我们感觉到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假的。所以这次我的参赛作品《平行时空》主要描述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场’组成的。我早有把自己心中世界呈现出来的打算,但困于高中学业繁重,一直没有机会,我甚至都忘记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而星火杯就像是一条绳子,把我从昏昏沉沉的生活中拉了出来,让我重建故土。正如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我们都不应该被生活、被现实蒙蔽了双眼。保留幻想,保持怀疑,剖析世界。感谢‘星火杯’,我又可以了!”投稿作者、杭州师范大学大一学生韩文壮坦诚道。
评委高配新颖,评审公平公正
此次大赛分为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其中初审评委由高校科幻平台编委及四川大学科幻协会骨干成员组成;复审评委由全国30位资深高校科幻社团负责人组成;终审评委团队则由12位优秀青年科幻作家组成,可以说,最终获奖的作品至少通过20位评委的火眼金睛。
来稿作品如何筛选,初审组组长吴如其讲道:“截至目前我们已收到200多篇投稿作品,初审阶段通过作品仅占来稿作品的三分之一,尽管以新人作品居多,但其中不乏成熟大气的作品。初审组将会继续推荐新人杰作,同时坚决抵制抄袭作品,不负大家的期望。”
复审评委、清华大学王博言同学表示,“虽然复审工作还未开始,但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看到了进入复审的稿件。也许某些文章由于初次写作还稍显青涩,但其字里行间中洋溢着同学们对于科幻的满满热爱。每一次通向未知的尝试都是有意义的,相信此次参赛必将激发起许多同学的创作热情,带来更多优秀的稿件。”
“每一个时代都同时是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我们所置身其中的这个时代同样如此。我无法确定参与本次星火杯的同学中,有多少会是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尝试写作;但既然已经拿起了笔,我们就不仅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更是它的见证者。今日之AI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大数据究竟解放了还是奴役了人类?新的乌托邦将出现在哪儿?赛博空间还是火星表面?这些问题不必非要由未来的刘慈欣回答。一场比赛不过是一场旅程,让这些见证者们聚集在一起,成为同路人。请放下陈词滥调,放下争强好胜,尽情享受旅途的乐趣,评委们会公平公正审稿,帮助每一位科幻新星冉冉升起。我愿借用一部游戏中的台词作为寄语的结尾:‘祝愿我们在抵达路的末端时,都不会后悔。’”青年作家、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钟天意则动情道。
助推高校科幻,各方齐心协力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会长、大赛执行主席王喆参与了“星火杯”发起并举办的各个环节,“能够参与到星火杯的举办过程中,我感到很荣幸。我们复审请到了来自全国几十所幻协的负责人,终审更是有获得过冷湖奖、水滴奖、晨星奖的青年作家参与。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比赛,是很优秀了。作为大赛的执行主席,通过协调大赛的各个环节,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良多,可以说和星火杯在一起成长。同时作为四川大学科幻协会的会长,我也希望我们协会能够和高校科幻有更多的合作,共同为中国科幻发展出力。”
八光分文化CEO、《银河边缘》中文版主编杨枫老师作为中国科幻界的资深前辈,见证和帮助了中国科幻的持续发展,在谈到其个人及八光分文化为何愿意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促进此次大赛的举办,以及如何帮助校园科幻创作者们成长。杨枫老师道:“很高兴在北京中国科幻大会闭幕第二天,就收到了高校科幻平台创始人赵文杰同学的邀约,使八光分有机会参与到‘星火杯’科幻征文大赛活动中来。对于中国科幻来说,高校一直是最重要的读者群聚落,也是最重要的作者孵化器,诸如大家熟悉并喜爱的赵海虹、程婧波、夏笳、陈楸帆、陈梓钧、阿缺、索何夫、七月等许多当下的科幻主力作者,都是直接从高校中生长发育出来的。重视高校科幻创作,就是对中国科幻最大的推动。八光分有一支极为优秀的科幻编辑力量,我们非常愿意为高校科幻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非常期待能陪伴并见证更多年轻的新生力量的成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期待未来通过持续不断的征文活动,我们能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创作新苗,为中国科幻的繁荣发展助力。”
“这次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大赛并不是我们助推高校科幻发展的第一步,只能说是重要的一步。在此之前,我们通过‘新星采访系列’已宣传推广了近三十位青年科幻作家。我们计划在大赛结束后,对一些优秀的投稿作者进行公益培训和授课,每20人一小班,每班配一位高校老师或在科幻领域躬耕多年、经验丰富的前辈作为指导,来帮助校园科幻创作者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助推校园科幻繁荣昌盛,是我们亘古不变的初心。我也在此向杨枫老师及八光分文化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他们为高校科幻发展所付出的宝贵精力和时间。”高校科幻平台创始人、大赛主席赵文杰如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