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根据临床特征、发病年龄
肌营养不良的主要是进行性肢体肌萎缩肌无力,近端为主,伴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一般3~5岁出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10~12岁丧失行走能力,多于20岁左右死于呼吸衰竭和(或)心力衰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会不会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常见的肌肉疾病之一,也称为进行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的遗传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为骨骼肌无力和萎缩,多是肌体近端开始呈两侧对称性和肌肉无力和萎缩
肌营养不良根据临床特征、发病年龄、肌肉萎缩及无力的情况和受累肌肉不同等,大致可将本病分为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和其他类型,其他类型如股四头肌型、远端型,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垂睑、吞咽困难)等,均极少见
假性肥大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临床最常见的类型,对健康危害也是最严重的类型,呈性连锁隐性遗传,故以男性为主,女性仅为异常染色体携带者通常不发病,即所有男性患病,女性携带,偶尔也有女性病例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两性均见,起病于儿童或青年,首先影响骨盆带肌群及腰大肌,行走困难,不能登楼,步态摇摆,常跌倒,有的则只累及股四头肌,病程进展极慢,股四头肌型、远端型、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等,极少见
Duchenne型营养不良症(DMD)也称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几乎仅见于男孩,母亲若为基因携带者,50%男性子代发病,常起病于2-8岁,初期感走路苯拙,易于跌倒,不能奔跑及登楼,站立时脊髓前凸,腹部挺出,两足撇开,步行缓慢摇摆,呈特殊的“鸭步”步态,当由仰卧走立时非常困难,必先翻身俯卧,再双手攀缘两膝,逐渐向上支撑起立(Gower征),亦可见于肢近端肌肉、股四头肌及臂肌
肌营养不良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有的患者病情较重,最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致使运动功能活动受限,严重的患者会生活不能自理,如果肌营养不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最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患者可能会长期卧床,因为发病后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