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氢弹,一点也不轻

2020-06-17 21:57 作者:我们的太空  | 我要投稿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45年7月16日,美国如愿获得了原子弹。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8月6日,B-29轰炸机投下了人类第一次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广岛7万人在一瞬间化为灰烬和焦炭,大约还有7万人受伤,大部分伤者在一个月以内痛苦地死去。美军随后在长崎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原子弹摧毁了日本仅剩的工业城市,摧毁了日军最后可以依靠的军工厂,最重要的是摧毁了日本人抵抗的意志,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核武器带来的巨大影响,让美国拥有了随时可以对任何一个国家实施打击的能力。没过多久,1949年8月29日,苏联首颗原子弹实验成功,核武器在大国之间形成了初步的平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美军占领平壤,同日,志愿军秘密入朝。一个一穷二白的新国家,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在一片狭小的地域展开搏斗。

美军计划在1950年底结束战争,但是面对志愿军顽强的反击,美军一路溃败直到三八线以南。麦克阿瑟心有不甘,建议使用数十颗原子弹在中朝边境制造一条辐射带,将中国与朝鲜隔离,将志愿军困死在朝鲜,如果美国真这么做了,我们真的没有对应的反制措施,志愿军将陷入绝境,美国最后没有这么做,不是美国善良,而是斯大林讲了一句话:“如果美国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等同于用核武器攻击苏联。”我们第一次体验到了拥有核武器,在战争中会拥有怎样的底气,没有核武器,在面对敌方的核讹诈时只能束手无策,美国的核讹诈贯穿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美国高举着核利剑,时刻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上,只不过苏联举着同样一把利剑,悬在美国头顶上。

美国的核讹诈,苏联的核保护,本质上都是将身家性命放别人手里,中国的前途命运,怎么能由外人决定?

1955年,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苏联派出数百名专家,援助中国核武器计划,毛主席讲过:“原子弹这东西就那么大,没有这东西,别人就说你不算数”。随后大批有志青年从全国各地集结到青海的某个角落,开始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之路。1958年中,中苏关系恶化,赫鲁晓夫撤走了所有核武器援助专家。1960年,全国性的粮食欠收导致参与核武器研发的科研人员每月只能分到26斤粮食,平均每餐只有一个馒头一碗菜汤,几乎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营养不良,双腿浮肿,但他们仍然一心扑在核武器事业上,夜以继日。

1964年10月16日,一道耀眼的光芒刺破苍穹,大漠戈壁上升起了“第二个太阳”,一声天崩地裂的怒吼响彻大地,一朵蘑菇云翻腾着涌向高空,这一道靓丽的风景,预示着大国的核讹诈与核垄断,结束了。

氢弹的研制并不是在原子弹爆炸之后进行的,早在1960年,我国已着手氢弹的研发,氢弹相较于原子弹威力更大体积更小,更便于导弹和飞机携带,是真正实用化的核武器,但是氢弹的技术要比原子弹更加难以掌握,每次提到我国的氢弹研发,总是避不开一个人——于敏,他提出的氢弹构型解决了关键技术障碍,让我国的氢弹得以早日问世,至于那个构型具体是什么样的,几乎没有人知道,于敏构型算得上是中国的最高机密。

1967年6月17日,空军一架轰炸机在茫茫戈壁中投下我国第一枚氢弹并成功引爆,330万吨当量足以将世界上任何一个超大城市夷为平地,这一刻起,我们有了自己的实用化核武器,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几十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化,而中国却一直安居一隅,集中精力搞建设,正是数十年稳定的外部环境,才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氢弹就像是一把伞,晴天遮阳雨天挡雨,每个人都在无形中被庇护着。


犹记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走在阅兵方队最后的巨浪-2、东风-17、东风-26、东风-41,我们都知道是谁在背后默默守护着和平,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真理的射程到了而已。


这些大杀器让美国苦心经营大半个世纪的第一岛链千疮百孔,让美国耗费巨资打造的反导体系化为乌有。东风快递车穿梭在戈壁森林沙漠中,北斗导航星覆盖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手持利剑,不惹事却也不怕事,想要有拒绝战争的权力,就要有打赢战争的能力。氢弹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就是捍卫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重锤。

氢弹,一点也不轻。


作者:战凌

氢弹,一点也不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