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良家子到贼配军:中原王朝的堕落之路

2023-03-23 11:18 作者:你好美丽新世界  | 我要投稿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春秋时代,基本上延续了最初形态的兵役法和兵役制度。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主要是实行“民军”制度,同时也实行临时性的征兵制度。“民军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兵役寓于田制之中,凡有受田权利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他们平时耕牧为农,战时出征为兵。而实际意义上,这些士兵也就是公民兵。而贵族,实际上为军事贵族(这些已经存在数百年的政权,还会出现国王在战场上受伤被俘,甚至战死,实际上就是军事化贵族的特征)。换句话说,兵役制度的征兵对象,是朝向统治阶级。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开始,随着礼崩乐坏的程度不断加深,公民兵逐渐扩大到征召农兵。战争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最后以全民皆兵的秦国统一中原告终。


        秦的统治虽然在统一中原后没有持续太久,但全民皆兵的制度被汉继承。但封建时代的公民兵制度显然是维持不下去了,就像罗马帝国的公民不再理解共和国的祖先为何走向战场一样,反正万民法已经颁布了,多征点低贱的日耳曼蛮子。而汉本身即可以用金钱代替兵役,这也就最终意味着义务兵制迟早要走向破产,而募兵制和职业军人必将登上历史的舞台。


        汉的解体带来的余波是蛮族的入侵,晋远在其灭亡之前就引入了蛮族的雇佣兵,这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原王朝的军事制度。在世家大族的衰落下,最终是寒门的崛起。在军事制度上,华夏也迎来了另一个的高峰,即府兵制。


        当然府兵制虽然说是理论上的耕战一体,但要求自备武器装备,甚至粮食。与其说他们是农兵,不如称其为低阶的军事地主,对标同时期的西方,这些府兵实际上等同于骑士。


         这也是为何府兵制的成就辉煌而又短暂,毕竟维护的是自身的利益。但随着土地的兼并,以及统治阶级的堕落,贵族这最后的一点武德意识也消散了。


        府兵制的瓦解,伴随的是又一次蛮族的入侵 ,至此汉家再无驯服游牧。


        宋的募兵制,完美的包含了马基亚维利对雇佣兵制度评价的一切缺点:和平时期,被雇佣兵掠夺(大量的兵员压垮财政),战争时期,被敌人掠夺(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


        按照宋的募兵制,应募以后,家属可以随营,本人须黥面涅臂为号,中途不得退役,实则终身为兵。每遇凶年饥岁,就大量招募破产农民,又往往收编“盗贼”为兵,即所谓“除盗恤饥”。在兵源缺乏时,也捉民为兵。罪犯也成为兵士的来源之一。何为贼配军,这就是贼配军。


        这样的兵员,战斗力如何,大宋已经给我们展示过了。


        明的卫所制度,虽然极力效仿府兵制,但到了专制主义时代,缺乏地方强力势力支撑和士绅优待大大加快了军户的破产速度,不到百年卫所制度就不堪其用。兜兜转转,最终又回到了募兵制。


        清的八旗制度,在本质上又重走了军事贵族的老路,但随着战争烈度的下降和专制主义的影响,也在短短几十年之间丧失战斗力,清在大部分时间依然依靠募兵制。


         伴随着募兵制度并行的是世兵制(即强制性世代为兵),只有在强制力的压迫下,封建王朝才勉强能征召到足够的军队。同时伴随着军队职业化,帝国的总兵力在事实上不断下降,而动员能力也一代不如一代。


       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常备军都只有几十万,法国依靠民族主义和民主政权的优势,以一国之力抗衡一洲。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个主要民族国家常备军都纷纷接近百万,在动员后还能再翻一番甚至翻两番。而清庭以4亿人口,却只能维持78万常备军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中国在民族主义和近现代社会契约论的影响下,重新恢复义务兵制和良家子为兵,是继承并发扬了华夏最初的优良传统。


        


          


从良家子到贼配军:中原王朝的堕落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