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可以指导发明到什么程度?
天行健咨询的TRIZ专家将发明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从最简单到困难分为1~5级:
Level:显而易见的解(32%);常规的解决方法;没有解决矛盾;专业范围内已经熟知的方法;试错次数:1~20;例如:使用隔热层减少热量损失。
Leve2:小的改进(45%);对现有系统进行小的改进;部分解决矛盾,通常有妥协;行业范围内已经熟知的方法;试错次数:20~100;为减轻重量,将斧头柄做成空心。
Leve3:根本性改进(18%);对现有系统进行根本性改进;解决矛盾;行业范围外已知的方法;试错次数:100~1,000;电动控制系统代替机械控制系统。
Leve4全新的概念(4%);使用新的原理实现系统主要功能;不是在技术方面,而是在科学方面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试错次数:1,000~10,000;内燃机替代蒸汽机。
Leve5:发明创造(<1%);科学发现、原理性创新;新系统,开拓性创新;试错次数:10,000~100,000;飞机、计算机。 很显然一级发明过于简单,不具有参考价值;而五级发明对于一般科研人员来说又过于困难,可遇不可求,也不具有参考价值。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准则是:
1. TRIZ通常不解决技术领域以外的问题;
2. TRIZ不解决技术领域中的第五级发明问题;
3. TRIZ不同于专业科技著作,不讲与创新思维问题无关的技术规律;
4. TRIZ不同于头脑风暴,不讲与技术规律无关的思维问题。
阿奇舒勒把属于二级、三级和四级的专利挑出来,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归纳、抽象出蕴藏在这些专利背后的规律。--用有限的40条原理来解决无限的发明问题。

阿奇舒勒团队通过对250万份发明专利的研究发现,大约只有20%左右的专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其它80%的专利往往早已在其它的产业中出现并被应用过。
阿奇舒勒坚信发明问题的原理是客观存在的,设计者掌握这些原理,就可以大大提高发明的效率、缩短发明的周期,而且能使发明过程更具有可预见性。为此,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40个发明原理。

当前,40个发明原理已经从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展到微电子、生物、医学、管理、文化、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问题。40个发明原理的广泛应用,导致不计其数新的专利发明的产生。
上述说明的是,为了解决2-4级发明问题,总结出了40个发明原理。利用40个发明原理即可解决大部分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