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启示】从前有个穷村子

2021-11-12 16:11 作者:敲口耐滴小雨文  | 我要投稿

从前有个特别穷的村子,不至于说民不聊生,却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寒冬降临时,大伙只能抱团去村里张大户那,围着炭火取暖。人人都夸张大户是个大善人,冬天晚上炭火不断,大伙劳累了一天,过去暖足了身子,再回家睡觉,不容易冻着;偶尔还会布施白粥,虽然每个人都只能分到一小碗,但毕竟改善了生活。而且当着是每人都能分得,即便是村里知名的痴傻白仁,也不例外。

这天张大户心情好,又命家仆架起大锅,煮粥布施。二柱冲在最前头,分得了一碗。二柱虽白拿了人一碗粥,心里却不是滋味。这粥稀的,就是水里加了几粒大米而已,不顶事。二柱是和张大户签了长约的农工,地主家里一年收成多少粮食,他心里有数。虽不比别村,但也不至于这么少。

怎么我就不能是凭心情布施的那个人呢?怎么我就得看人心情,受人施舍呢?二柱黝黑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内心的不满一闪而过,也没怎么细想,将白粥一口灌下。转身将碗一撂,正想离开,却看见几名孩童玩耍。

那里边,有张大户的儿子富贵,也有他的儿子大蛋。他们追逐嬉闹,举止亲密,玩累了,便一同到锅前,各要了一碗粥,美滋滋喝下,脸色红润润的,惹人喜爱。

为什么他们这般快乐?看着富贵和大蛋那别无二样的无邪笑容,二柱若有所感。

隔天,二柱便变了个人似的,收拾好包裹,准备上方寸山去修道。他娘子哭的死去活来,又是哀求哭嚎,又是撒泼打骂的,也留不住他。在山口的坡台上,他毫不留情地推了娘子一手,娘子咕噜噜滚了几圈摔下,又因之前哭的声嘶力竭,且腹中空空不耐消磨,晕了过去,醒来时已经全然不见二柱踪影。

这事很快就在村里被议论开了,凡是见着二柱娘子的,没有一个不咋舌说惨。这二柱一走,那撕毁农工长约的债,可就得她来背喽。她一个柔弱女子,哪有能耐偿还哦?好在那张大户慈悲,见她模样还算标致,儿子大蛋又和富贵亲密,便将她收为妾室,抵了这债。

这小娘子在张大户家中,吃好喝好,心中却并不感激。她最常做的事,只是坐在庭中,望着屋檐边边,发呆。那里隐约可见方寸山的山尖。

经此一事,她悟了,她悟了男人本性。她这半生苦难,全是因为男人。她生长在大都市,家庭说不上富足,却也不愁吃喝穿住。但因父亲贪于赌博,荡尽家财,将她卖去青楼抵债,她年纪青青,便在烟尘中翻滚。她在青楼中,又遇着了一位俊秀博学的白衣公子,将自己一片真心都托付与他,与他相约私奔。坐着马车恩爱相依几天,讲了很多海誓山盟,甜言蜜语。而后某天夜里公子不告而别,留她和车夫孤零零地停在野地。无钱支付车费的她,漫无目的地步行,只想着能找一村落,救济一下自己,却力竭昏倒在泥地里。是二柱将她捡回,救了她一命。而当她以身相许,决心抛弃过往,忍受眼前的贫苦,和二柱好好过日子的时候,二柱也抛弃了她。

谁知道以后,张大户会不会做出同样的行径呢?未来啊,是要自己去掌握的……娘子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正在和富贵玩耍的志高——这是大蛋的新名字。

岁月冉冉,时光如梭,眨眼过去了六年时间。这天村子里忽然就热闹了起来,因为有一群仙风道骨的修士,来到了村里。他们在村子中间的湖上,搭建竹台,开讲设座,欲启发民智,以纯元之道法,定饥苦人民之心性,使其乐天知命,不惧苦难。

村里有人惊讶地发现,带头传道宣讲之人,正是当年毅然离村求道的二柱!

当然,他现在也不叫二柱,应该称他为怀赤道长。道长讲到深处,感慨自己当年正是见了孩童嬉戏时烦恼不侵的无邪之姿,才有所顿悟。秉怀一颗赤子之心,以初生的、纯净的念头去面对这个世界,这就是纯元。

怀赤道长设讲七日后,便带着一众修士,重上方寸山去也。这村里众人,大多无甚感触,而有所悟者,三名。这几人此后定心修性,行善积德,既为人师传道受业,也为劳工行走田野,渐渐地,从村中一干凡人中脱出,被奉为三贤。张大户尊敬他们,将他们迎为贵宾,村民尊敬他们,谨记他们的教诲。不消两年时间,村中风气,友爱和谐,村民皆亲。

有一游历人间观察民生百态的诗人到此,见村中人民之善良蔚然成风,大为感动。说,人性本恶,走遍大江南北,所见皆此,本以为这是无可奈何之人间道,没想道啊……明明都还在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饥苦生活,但他们脸上却都是安心的笑……这是什么样的人间啊?

于是不久后,这个村子改名叫桃花村,成了文人墨客口中的桃花源,为天下所知。来这里观光的人,很多,来这里作诗的人,不少。他们或只是简单感慨,或当着有所感触,然后奔赴各自的人生,有了不同的作为。

多年之后,怀赤道长的名头呢,在天下传得很开。桃花源的传说呢,人尽皆知。桃花村呢,也依旧贫穷,吃不饱,穿不暖。人民歌颂着施舍的无私炭火和白粥,但歌颂的对象不再是张大户,而是志高老爷。志高老爷给的粥,比以前稠多了,起码能吃饱。但或许是为了节省粮食吧,只布施给妇孺。干活最苦最累的男性,吃不到这浓稠的白粥。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村里的大家,都自诩是受过点化的智民,不会为了这一碗粥,坏了心性。让给妇孺,那是应该的。

“诶!诶哦!这粥我昨天还能喝呢!”对此有意见的,只有白仁。他见负责布施的家仆不给自己喝粥,双眼瞪得浑圆,咦咦哦哦半天,家仆才摇了摇头,给他盛了半碗。

众人见次滑稽的一幕,皆笑,白仁白仁,真痴真傻,不能启示点化。

【启示】从前有个穷村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