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实践意义最大的选拔方式

2021-06-14 08:56 作者:魔都升学咨询  | 我要投稿

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全国各地的考生和家长,都焦急万分。

虽然大学生录取率已经比较高,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但高考仍然是中国实践意义的最佳选拔方式。



首先,故事得从科举制度说起。

为什么说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政策?因为相比的是其他选拔方式。

隋朝以前,官员是靠世袭制察举制征辟制,缺点都很明显。

  

一、世袭制

世袭制就是丞相的儿子继续做丞相,将军的儿子继续做将军,很显然非常容易出现傻子继承人的问题。万一皇帝和大臣两个都是傻子,那国家灭亡是大概率的。



二、察举制

察举制是地方上报中央,某某是个人才,请中央审核后再录用。这刚开始总是没有问题,公司招人也讲究内部推荐,非常正常。但是,如果官僚系统出现了门阀士族,那就完蛋了。

 自己人永远推荐自己人,阶级固化不说,遇到皇帝不行,造反概率也大幅提高。



三、征辟制

征辟制就是政府发布招聘信息,符合条件的投简历,面试。但是缺点也和察举制一样,皇帝不可能盯着每个岗位的面试,而官员只会选择关系好的,亲戚、同乡、同盟派系,才会通过。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说的就是东汉末年,当官的都是名望家庭的子弟,什么歪瓜裂枣都能选上去。

袁绍家为什么是四世三公?

就是因为门阀政治,搞到最后又成了世袭制。


四、科举制

那么科举制,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1. 阶级流动,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

2. 公平公正,让中下层民众有了希望,减少社会矛盾,不会动不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为只要考的好,王侯没办法,将相随你挑

3. 官宦家族读书考试也有巨大优势,不会破罐子破摔

4. 人才选拔,一路考上来的人里可能有坏蛋,但是不会有傻子



时至今日,公务员考试,还是公务员录取的第一途径。

高考,作为全国第一大考,虽然不是考上了就有官做,但是还是非常优秀的制度。

大学,不是为了当官,学成归来,是为了搞科研或者找工作,目前为止社会一直非常认可高考的作用。


虽然大学课程已经与社会脱节,毕业淘汰率不足1%,大学生已经普遍躺倒,但是好公司挑选人才的标准仍然是985/211,非常能够说明高考的实用性。


也就是说,完全没有行政命令的自由市场,都认可了高考。



因为高考的胜利者们,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  静得下心,能忍受枯燥

2.   脑子不傻,有学习能力

3.   服从组织,心理承受强

4.   基本扎实,写作阅读逻辑英语科学基础都能保底


不管是民企、外企、国企,HR招了个名牌大学生,至少能保证大概率不会出问题,不会导致各个部门投诉抱怨。


那么,相反来说,素质教育是不是不能搞呢?

其实也不是,因为高考是为了选拔职工,真正的巨富完全可以避开这条赛道。

 

1.富人通过关系上大学,比如奶茶妹妹,她爸是个总裁,她是因为健美操队长,被校长推荐上的清华。


 

2.中产通过鸡娃,报各种培训班,课外一对一辅导,把孩子的成绩拉高到极限。


3.贫民通过天赋,真的是万里挑一的天才,那么高中课程还是可以熟练掌握。


这样一来,富人的普通孩子和穷人中的优秀孩子,在同一所大学碰了头,甚至住进了同一个宿舍,那么,双赢局面就出现了。


普通富人孩子会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是idiot,需要收买同学抄作业、写论文,学到了金钱的力量,知道自己的未来需要学好管理;


杰出穷人孩子也千载难逢的能和富人孩子交友,未来说不定还有机会一起投资。


这就是人脉资源


就算不能和富豪交朋友,同个专业的同学,未来大概率也是同行,未来都能互相帮得上忙,职场路上也有个照应。


综上,高考是个非常好的人才选拔方式,富人和天才都能脱颖而出


因此,除非家里有矿,千万别认为学历无用。



实在考不上也别急,人生是场马拉松,勤奋认真都有机会。

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最后,我给出高考志愿的一些建议:

1. 不要首选传统行业,而是有钱人家学金融,没钱去学计算机;

2. 能上双一流就在国内读大学,国外会一年一年烂下去;

3. 不要百度搜索的查分和投志愿的网址,可能会有诈骗风险;

4. 先选城市,再选大学,最后选专业。为什么城市的权重越来越重要呢?一方面,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深圳大学、上海大学的排名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可以把所在城市看做超级大的University,这个城市会给你提供一个大的平台,让你学到很多东西。


高考,实践意义最大的选拔方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